“我來說雜草”科普系列(三)

“我來說雜草”科普系列

我來說雜草(三)節節麥和山羊草—讓你傻傻分不清

“我來說雜草”科普系列(三)

中國農科院植保所李香菊團隊製作

“我來說雜草”科普系列(三)


“己”和“已”、“日”和“曰”、“口”和“囗”,對於這些“撞臉”的漢字,除了難辨雌雄以外,我們不禁感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植物也是如此。歷史的長河中,生物進化形成了豐富多彩的植物種類,而形形色色的雜草,也總有一些近緣種讓我們傻傻分不清,例如繁縷和牛繁縷、看麥娘和日本看麥娘、節節麥和圓柱山羊草……。今天介紹的是如何區分節節麥和圓柱山羊草這兩個近緣種。


節節麥(Aegilops tauschii Coss.)和圓柱山羊草(Aegilops cylindrica Host.)均屬禾本科小麥族(Triticeae)山羊草屬(Aegilops),為一年生或越年生雜草。兩者多發生於麥田,秋季與小麥同時出苗,伴隨小麥生長在其全生育期構成危害。收穫時,穗軸節節脫落於麥田,尚存於穗軸上的種子隨著麥種傳播。



“我來說雜草”科普系列(三)

節節麥穗軸脫落於田間


古語云“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面臨節節麥和圓柱山羊草的“進攻”,正確區分“敵人”的身份至關重要。從遺傳學上分析,節節麥染色體數目為2n=14,僅含有D染色體組,而圓柱山羊草2n=28,含C和D染色體組。從形態學上,兩者苗期差異較小,抽穗後區分相對容易,而區分的關鍵在於兩者小穗的形態。節節麥小穗穎殼頂端截平或有2齒,其齒均為鈍圓突頭,外稃披針形,頂具長約1釐米以上的芒;而圓柱山羊草穎殼頂端具2齒,外側者延伸成長0.5~2釐米的芒,內側者為鈍圓突頭,外稃披針形,頂端3齒裂。藉助這些形態特徵就可快速區分節節麥和圓柱山羊草了。


“我來說雜草”科普系列(三)

節節麥(左)和圓柱山羊草(右)的小穗比較


節節麥在我國較為常見,其在小麥田“肆意妄為”並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擴大其領地。相比之下,圓柱山羊草則較為“安分”,目前只是局部發生。


“我來說雜草”科普系列(三)

節節麥在麥田危害狀


“我來說雜草”科普系列(三)

圓柱山羊草在麥田危害狀


上世紀50年代,我國就有節節麥零星發生的報道;中國農科院植保所最近調查發現,節節麥已經擴散到河北、河南、山東、陝西、山西、江蘇、安徽、湖北等15個省市。中度發生田塊每平方米51~100株,導致小麥減產 50% ~ 80% ,嚴重發生田塊每平方米節節麥100株以上,個別田塊密度高達每平方米500株以上,小麥近乎絕收。圓柱山羊草目前在河北保定、河北涿州、北京、天津等地有零星發生。


節節麥和圓柱山羊草與小麥同源性較高,選擇性除草劑防治難度大。研究節節麥與圓柱山羊草的生物學特性從而發現其生物學上的薄弱環節,利用有效的除草劑和綜合措施進行防控,仍是北方麥田今後防除這兩種惡性雜草的重要任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