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欲對華為“斷糧”,華為高調回應:中國不會讓華為任人宰割

儘管美國成為全球疫情最嚴重的地區,便美國仍不中止對中國的科技戰。成為冠病疫情“震中”並未澆熄美國加大打擊華為力度的念頭。美國政府此前就傳出要對華為加碼封殺。當然,華為也不會坐視不理,就在最近,華為高層高調回應:“中國政府不會讓華為任人宰割。”

美國欲對華為“斷糧”,華為高調回應:中國不會讓華為任人宰割

去年5月以來,美國政府將華為列入“實體清單”,以此來限制美國企業與華為的正常商業合作,打響了中美科技戰。便是,由於兩國科技企業的高度關聯性,開打科技戰,面臨“”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後果,因此美國曾五度延長允許美企與華為開展部分業務的臨時許可,而最近到期日期是下個月的5月15日。

來自外媒的消息稱,美國特朗普政府多個部門高官出臺限制華為的新措施,這些措施旨在限制全球尖端精密芯片給予華為的供應。

這一新規的主要關鍵點在於:對於外國公司,使用美國芯片製造設備要先獲得美國的許可,方可為華為供應那些關鍵高端芯片。

而目前,華為自研的高端芯片是華為旗下的華為旗下海思半導體芯片。製造商是來自臺灣的臺積電。臺積電生產芯片設備包含來自於美國的設備。這一新規如果實施的話,臺積電就會被美國綁手綁腳,不能再為華為生產製造那些高端芯片,可以說會讓華為陷入“斷糧”的境地。

美國欲對華為“斷糧”,華為高調回應:中國不會讓華為任人宰割

對此,我們《中國日報》發出強硬社論,“如果新措施得以實施,中國政府別無選擇,只能對一些美國公司採取同樣的措施。”如果美國果真實施這一舉措,我們也會採取以牙還牙的回應。

華為被美國製裁已經快有一年了,華為最新年度財報顯示,在2019年營收雖有增長,但較過去相比,明顯放慢了很多。2019年華為實現淨利潤增加627億元人民幣的業績,同比增幅只有5.6%,是近幾年最低增幅,2018年時這一數字是25%。

華為的增幅放慢,最大的原因就是海外銷售疲軟,只因美國對華為採取了限制性措施。

如今,在制裁和冠病疫情雙重打擊之下,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在接受採訪時說,2020年將是華為面臨的“最艱難的一年”。

說是最的一年,是因為2020年華為整個年內都處於美國實體清單之下。再有之前華為的早期儲備即將用完。華為面臨供應連續性能否保證的關鍵時刻。

可以說,華為此刻真可以用瀕臨“斷糧”來形容,面對美國一年來的的步步緊逼,華為最近向外界也釋放了強硬的表態。如徐直軍就說:“中國政府不會讓華為任人宰割。(中國)為什麼不能基於同樣的網絡安全原因,禁止美國公司的5G芯片及含有5G芯片的基站和智能手機、各種智能終端在中國使用呢?”

而如果中國這樣做,美國也是受不了的。中國若限制美國5G芯片以及含有美國5G芯片的終端、設備進入中國市場,美企將損失巨大,僅蘋果和高通每年潛在損失就至少逾700億美元(約1003億新元),相當於波音去年營收。

其中,高通去年營收247億美元,中國區佔比高達47%(116億美元)。中國手機廠商若不採用高通方案,高通至少損失全球40%市場份額,並將無法承擔鉅額研發投資,而被迫退出5G通信市場。美國公司受限喘不過氣,據悉也是華為的臨時許可一延再延的原因之一。

美國欲對華為“斷糧”,華為高調回應:中國不會讓華為任人宰割

​而今年,是美國的競選之年,特朗普持續對華為施壓,很大程度上是轉移國內輿論焦點,為自身競選連任而服務的。

華為儘管一年來在應對“清單”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還是需要相當長的時間來趕超的,而且作為高科技產業,全球供應鏈的特徵更加明顯。美國高科技企業離不開中國,中國的高科技企業也離不開美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