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者越富,窮者越窮

馬太效應人人聽說過:富者越富,窮者越窮。但理解它的人未必多。


  
  理解馬太效應非常重要,因為它可以解釋世上很多事情。馬太效應是人們對世界規律性的認識之一。
  
  馬太效應總是令人想到貧富懸殊,產生不愉快。其實從經濟學常識來看,經濟越發達,貧富差距往往越大。舊石器時代,人類的財富很平均,大家都可以撿塊石頭。在高度發達的市場經濟下,與超級富豪比,工薪階層都非常窮,而且差距在不斷拉大。但無論強調均貧富的平均主義如何違背常識,它也是長期滿足人類偏見與激情的一個口號,所以,馬太效應的程度總是被低估。
  
  馬太效應有一些變形的表述,讓人更容易接受,比如:強者恆強,弱者恆弱。比如更直白的表述:你大爺永遠是你大爺。它們都表達著同樣一個意思:獲得領先優勢的人,將有可能進一步擴大優勢。你可以找到很多例證:在城市化過程中,那些領先的城市將吸引更多的資金、人才、技術,而落後的城市將失去這些;在股票市場上,優質股票的漲幅總是比劣質股票強得多,劣質股票更大的可能是一直下跌,它們二者的股價並不會平均。你仔細尋找就會發現,在人類社會的方方面面,馬太效應無處不在。
  

  既然是規律,人就應該順應它,努力成為馬太效應裡的富者和強者。具體如何操作呢?有一個可以量化的指標:至少贏一次,因為這樣可以告別失敗者心態。
  

富者越富,窮者越窮


  孫正義曾經非常成功地運用過這個策略,他收購的一家公司,業績在行業內一直排第三,士氣低落。他的要求很具體:請你們振作精神,至少當一次第一,只要是某個月的第一就行了。成為某個月的第一後,有意思的事情發生了,大家不願意從第一的位置上退下來,從此長期是第一。
  
  一個人在成為馬太效應裡的富者和強者之前,從來不知道做富者與強者的滋味,沒法根據這個做出判斷。所以第一次的經驗很重要,只要贏了一次,第二次就會容易很多。這就是韌性和不服輸的重要性。有些人很聰明,但是退縮、低自尊,要人長期扶著才能站立,你手一鬆,他又從牆上滑下來,聰明最終還是沒用。聰明人太多,但成事的很少,其原因就在於要咬牙贏一次的狠勁並非每個人都有;相反,悲觀失望,責怪他人與世界對自己不夠好,卻是普遍的情緒與藉口。至少贏一次的任務無法完成,進而成為馬太效應裡的窮者與弱者。隨著窮者與弱者的經驗越來越豐富,躺得越來越舒服,贏一次的任務就更不可能完成了,而且他會告訴所有人,包括他的孩子,這世界上,沒有贏一次這種事。他有限的格局會把自己變得更有限,就像蛇吞噬自己的尾巴。


  
  做到第一次,總是難的。第一次贏,更難。這種難,在你的經驗之外,對你來說,是無中生有,從零到一。你有各種不喜歡和害怕,總是想著要逃跑,但它是你的必要之難,無論如何,都得完成,至少贏一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