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特產美食——安徽——亳州

亳州在歷史上手工業比較發達,唐、宋以來,手工業門類逐漸齊全。至明、清,作坊、匠鋪已遍及城鄉。主要有釀造、糧油加工、織染、修理、金銀加工、制扎、制氈、制筆、制炮、製作傢俱和農具等。亳州土絹早在唐代即聞名於世,進貢皇室。

1、古井貢酒

據傳是南北朝時的遺蹟。井水清澈透明,飲之甘甜潤喉,有“天下名井”之稱。當地人用井水釀酒,效果極佳。明萬曆年間,被作為名產進貢,一直延至清代都列為“貢品”,遂得名“古井貢酒”。

中國特產美食——安徽——亳州

2、亳白芍

亳州白芍,簡稱“亳州”,是一種重要的中藥材。栽培的芍藥,塊根入藥。掘出根後颳去外 皮加工而成的,稱“白芍”,性微寒、味苦酸。有平肝潛陽,養血斂陰等作用,可治療頭暈、 血虛腹痛、肋痛、痢疾、月經不調、崩漏等症。

中國特產美食——安徽——亳州

3、亳菊

亳菊以疏風散熱、解暑明目見長。如果您不慎得了風熱感冒,不妨取亳菊與冰糖代茶飲。夏季還可將亳菊與大米一起煮成粥,可預防中暑。

中國特產美食——安徽——亳州

4、高爐酒

當時有“漢三傑聞香下馬,高爐酒十里飄香”之譽。該酒曾在清乾隆年間“南洋評酒會”上獲獎。

中國特產美食——安徽——亳州

5、渦陽苔幹

苔幹是一種由萵苣狀的植物加工成半乾品蔬菜。由於在清乾隆年間曾作為貢品納入宮廷,故得名為貢菜。

中國特產美食——安徽——亳州

6、曹街子的蘿蔔

明清時期,就很馳名。它不僅具有與眾不同的特點,即味道好,顏色正,內瓤白嫩清脆,甜辣適口,而且還富有醫藥價值,如傷風感冒,咳嗽氣悶,吃後感到舒服,似乎病情減輕,所以,蘿蔔又叫“順氣丸”。人們常說:“吃冬蘿蔔喝清茶,餓壞大夫算個啥。”

中國特產美食——安徽——亳州

7、亳州觀堂大蒜

觀堂大蒜的獨特之處是內在質量,一般蒜種只能“吃”一水,它卻能“吃”三水。所謂“吃”三水,指的是將大蒜搗碎,涼水調成蒜汁,饅頭蘸而食之。汁幹再兌水調之,味道不變。第三次兌水,仍能調成一定的濃度,味道如前。

中國特產美食——安徽——亳州

8、渦陽幹扣面

以煮熟的黃豆芽作鋪墊,配以蒜汁、蔥花、味精、胡椒、食醋、香油、醬油等為底料,煮熟的麵條如雀巢一樣覆蓋其上,再以油炸辣椒作上料,充分攪拌以後即可。幹扣面成為渦陽街面上的一道迷人的風景,有過往商賈來渦必吃幹扣面、“不吃幹扣面枉來老子故里”之說。

中國特產美食——安徽——亳州

9、熱蒸洋槐花麥飯

新鮮的洋槐花骨朵、麵粉、香蔥葉、幹辣椒絲、鹽、五香粉、色拉油、辣椒麵、味精,製作而成。

中國特產美食——安徽——亳州

10、亳州蘇趙梨

趙梨源於明末。當時,村人為避兵亂而“跑反”,返家時,從西北河套裡帶回一棵梨苗栽在村東水塘邊兒,本不以為意,誰知這兒的水土獨特,竟然育出了一代名品──蘇趙梨。

中國特產美食——安徽——亳州

11、穿心紅辣蘿蔔

穿心紅辣蘿蔔之名清末已傳至京城。據說,民國時亳州商會會長蔣遜之的母親患病,遍請地方名醫無效,便由第二戰區司令長官張嵐峰出面,從北京請來中國四大名醫中的施今墨,珍金是每日白銀百兩,車馬費、伙食費另計。施今墨為過病開藥,藥引中卻有“八角臺穿心紅蘿蔔一隻”。

中國特產美食——安徽——亳州

12、亳州牛肉饃

它色澤金黃,外脆裡嫩,香氣撲鼻。該饃以牛肉、粉絲和佐料為陷,用上好的麵粉做皮,陷皮層層相疊,製成直徑為35—40釐米,厚3—5釐米的圓形餅,放在特製的圓形平底鍋內,用油炕,邊炕邊轉邊翻,約30分鐘即可。該饃入口油而不膩,香酥可口。

中國特產美食——安徽——亳州

13、藥桂燜甲魚

中國特產美食——安徽——亳州

14、蒙城Sa湯

據傳乾隆皇帝下江南時,偶嘗此湯,大加讚賞,從此撒湯聲名遠播。現今撒湯傳遍江淮大地,成為風味獨特的安徽著名小吃。

中國特產美食——安徽——亳州

15、蒙城油酥燒餅

清道光年間,有一個姓宋的孤身老人,在文廟大門西側,以賣油酥燒餅為生。後來,老人收山東人薛延年為徒。薛延年手藝學成之後,傳子傳女收學徒,以後更是代代相傳,於是會做油酥燒餅的人越來越多,也越來越有名氣。

中國特產美食——安徽——亳州

16、三義鎮九龍貢面

在明朝宣德年間進入御膳房,後來清乾隆帝御封“上用龍鬚鳳尾貢面”,此面傳統特產,手工精製,條細如絲,粗如韭葉,神奇而中空,堪稱一絕。

中國特產美食——安徽——亳州

17、義門燻牛肉

傳說燻牛肉做法與韓伯俞有關,韓伯俞是後二十四孝的孝子之一,據說他自幼就對父母極為孝敬,每每外出歸來,都要給父母買兩個燒餅,中間夾一塊滷牛肉,讓其母品嚐。久之,渦陽義門一帶的百姓便仿效韓伯俞的做法,凡閨女走孃家、兒子外出歸來便買上一沓燒餅夾熟牛肉,作為孝敬父母的禮物,並形成風俗,歷代相傳。

中國特產美食——安徽——亳州

18、展溝燒餅

利辛展溝燒餅外酥裡嫩,香酥可口,味道鮮美,別有風味。

中國特產美食——安徽——亳州

19、孫集米酵子

據該鎮紀小廟村紀腰莊老人紀永慶介紹,清朝年間,他的祖上為謀生計外出學會做餃子,回來後製作米酵子在當地出售,年復一年地挑著擔子走村串戶上集鎮叫賣,嚐盡人間酸甜苦辣,賺回點錢養家餬口。那時所用的原料糯米當地沒有,需親自到南方霍邱等地用獨輪車推。後來,製作餃子的技術在當地傳開了。

中國特產美食——安徽——亳州

20、闞疃板雞

口感鮮、香、嫩、脆,餘香繞樑三日回味不絕。

中國特產美食——安徽——亳州

21、蝦黃白玉盅

中國特產美食——安徽——亳州

22、利辛貢饃

用上好的麥麵粉,採用民間發酵工藝,配以輔料和麵,將發酵後的麵糰反覆揉搓,直至麵糰呈油亮色,然後製成形狀各異的面饃,貼在鐵鍋壁上,內放少許水,用文火燒,至饃熟且發出清香時出鍋。饃正面油亮,背面金黃,既香且甜,脆軟可口。此饃因名清時代多次進貢而得名。

中國特產美食——安徽——亳州

沒有寫到的美食,請大家留言提示,持續更新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