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VS騰訊,誰的戰略投資水平更高?

阿里VS騰訊,誰的戰略投資水平更高?

本文經東哥解讀電商(ID: dgjdds)授權轉載。

作者| 李成東、林雁雯

阿里VS騰訊,誰的戰略投資水平更高?

在過去的2018年,阿里投資了160家公司總計1800億元,騰訊投資了170家公司總計900億元。而根據清科集團數據,2018年前11個月中國風險投資總數量9773起,投資總額1.03萬億元。雖然在投資數量上,騰訊和阿里佔比不大,但從絕對投資額看佔了近30%,單筆投資金額也要大的多。我們認真梳理了過去4年阿里和騰訊的投資記錄,到底哪家的戰略投資水平更高?

2018年阿里投資金額1800億,而騰訊投資了900億。2018年阿里、騰訊利潤的三分之一都來自投資收益,一個254億,一個是232億。

無論是看投資金額,投資數量,投資回報,說阿里和騰訊是中國最大的風險投資機構也不為過。而圈內也曾流行過一個說法,阿里和騰訊是風險投資最後的接盤俠。

最新的阿里投資案例是,2月14日阿里入股B站,螞蟻金服收購英國支付公司WORLDFIRST。而騰訊總裁劉熾平則在2019騰訊投資年會暨IF大會上表示,19年騰訊的投資規模不會收縮。因為能賺很多錢,所以阿里、騰訊才會對投資趨之若鶩,才會讓他們在寒冬裡也有底氣。

既然阿里和騰訊兩者的主要利潤來源之一都是投資收益,那麼二者到底誰更有眼光賺的更多?誰更有底氣?誰才是名副其實的投資巨頭呢?

2018年,騰訊投資減半阿里投資翻倍,收益追平

在過去的2018年,騰訊的投資金額從2017年的1800億降低到900億元,而阿里的投資規模則從890億提升到了1800億元,其中最重要的投資案例包括了635.883億元收購餓了麼,向居然之家投資54.53億,向新興市場B2C電商投資334.675億元,其中包括阿里巴巴向印度電商Paytm Mall投資29.786億元,50.201億美元收購土耳其電商Trendyol的多數股權,73.628億美元領投印尼最大電商平臺Tokopedia。

而在財報披露的投資收益上, 2015-2018阿里的收益逐年下降,從484億元下降至254億元,而騰訊則逐年上升,從虧損2億增長至收益232億元。值得注意的是騰訊2018年232億元的收益(或許更高)基本與阿里254億元的收益不相上下了。

如果只是看IPO退出收益,騰訊的投資表現會更好。根據清科集團數據,在2018年前11個月,中國IPO退出賬面金額排在第一位的是騰訊,近800億元;晨興資本500多億元;紅杉資本、高瓴資本、DST、啟明創投、IDG、順為資本、高榕資本、招銀國際等均在100億元以上。而騰訊投資的IPO案例包括了拼多多、美團點評、閱文集團,每個案例的投資收益都在100億元以上。截至2018年8月17日,騰訊持有京東股票比例從2014年5月的17.6%升至21.25%,而京東股價最大跌幅達60%,僅僅是在京東就虧了200多億。如果不是京東等公司股價大跌,2018年騰訊投資收益表現會更好。

另外從4年累計的情況對比來看,阿里的投資回報率表現更好。2015-2018阿里累計投資金額為5050億元,累計投資收益為1387億元,4年投資回報率約為27.46%。同時,騰訊四年累計投資金額為4060億元,累計投資收益為476億元,投資回報率約為11.25%。

如果只是從具體IPO退出案例來看,騰訊投資水平顯然要比阿里高得多。電商領域就有京東和拼多多,且騰訊都是第一大股東。而騰訊也是美團點評第一大股東,雖然阿里也是美團點評的早期投資人,但IPO時持有股份已不到2%。另外騰訊和阿里也同時是滴滴/快的的投資人。

阿里的成功投資案例,則包括2016年最低點戰略入股微博30%的股份,2014年投資陌陌賺了66.98億人民幣,2017年戰略入股哈囉,應該是共享單車賽道最為成功的下注。但過去幾年阿里在線下和海外下注,其實表現並不好,重要的案例包括177億收購銀泰,283億元戰略入股蘇寧,14.66億元投資三江購物,192.773億元投資高鑫零售,54.53億投資居然之家。而海外投資,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特別亮眼的項目,尤其是下重注的Lazada。

►騰訊投後不管,阿里投後控制並表

在投資這個事情上,騰訊和阿里的投資風格迥然不同,不只是各自的業務側重點不同。

阿里大多數的投資,最終變成了控股收購,尤其是阿里視為未來的業務。比如通過投資併購餓了麼進軍餐飲服務市場,收購高德地圖進軍出行市場,投資收購優酷土豆進軍文娛市場,通過投資UC、Lazada加速海外的佈局,另外通過投資併購銀泰進軍線下零售。阿里通過投資收購,財務並表,提升了自身的營收能力。當然業務線越長,阿里也能收集到更多維度的數據。阿里將大數據視為未來,這些都是有益佈局,雖然短期並不賺錢。

而騰訊並不尋求控股,更願意創業公司獨立IPO。從京東、美團點評到拼多多,除了遊戲市場,到目前為止很少見騰訊的控股收購。為數不多的閱文集團,最後也是分拆獨立上市。這也就不奇怪,為什麼互聯網圈,大家更喜歡選擇騰訊投資,而不是阿里巴巴。

騰訊投了這麼多獨角獸,也不尋求控制,最終是否形成了戰略協同?目前是要打疑問的。即使是數據共享,彼此都沒有做到。這些估值/市值數百億美金獨角獸,翅膀硬了,並不會那麼聽話。是不是阿里的戰略投資模式更有價值呢?智者見智仁者見仁。

(註釋:騰訊2018年營業收入為1472(1-6月)+805.95(7-9月)+995.88(預測值)=3273.83億元)

另外也容易解釋一件事情,為什麼過去的2018年阿里的營收增長表現要好於騰訊?

只是看阿里傳統核心業務的電商佣金和廣告增長略低於騰訊,但整體營收卻遠高於騰訊,這與阿里的戰略投資收購,財務並表有著極大的關係。

而阿里營收增長的另外一個秘密,就是加大自營業務,其中就包括了亮眼的盒馬鮮生。但這嚴重拖累了阿里巴巴的毛利率和運營利潤率。

2018年,騰訊比阿里進入的賽道更多同時力度也更強

2018年,阿里和騰訊投資公司的數量都達到了2015-2018四年間的歷史新高。四年間,騰訊每年的投資公司數都比阿里的多得多。2018年,騰訊仍然以132家的對外投資公司數領先於阿里的80家(含子公司)對外投資公司數。

2018年投資事項的行業分佈上各有側重,騰訊比阿里進入的賽道更多同時也力度更強。從數據上顯示,騰訊一共進入了15個賽道,其中在文化娛樂、企業服務和電子商務領域的投資明顯高於阿里,而阿里巴巴則進入了13個賽道,其中在本地生活、硬件領域、醫療健康的投資顯著高於騰訊。其次,騰訊比阿里多進入了3個賽道,阿里則比騰訊多進入了1個。

在不交叉領域中,騰訊分別投資了12家教育、8家遊戲、1家工具軟件,而阿里只在農業中投資了1家企業,在不論投資金額的情況下,騰訊在行業領域中的佈局更廣,致力於教育、遊戲中的力度要遠大於阿里在農業中的投入。

騰訊既保持文娛、企服的優勢,也在積極佈局電商挑戰阿里

騰訊繼續保持在文娛、企服的優勢之外,提高對電商的投入以挑戰阿里在電商領域的獨霸地位。2018年騰訊在文化娛樂、企業服務、電子商務賽道上的投資佔比超過了50%。其中文化娛樂領域主推的是短視頻、動漫、直播和音頻,例如,18年通過各大綜藝上推廣的騰訊微視,以21.259億元增持股份的bilibili,繼續投資40億人民幣的鬥魚直播及參投9.371億元的喜馬拉雅FM和參與2.7億元E輪融資的知乎平臺等等;

企業服務則體現了騰訊的2B轉型之路,推動產業數字化升級。騰訊在 2018 年投資了信息安全解決方案服務商安賽 AISEC、遊戲雲加速服務提供商網速大師、能源行業信息化及運營服務提供商尚博信等超過14家涉及能源、互聯網、金融、零售等多個行業的服務商;

在電子商務賽道上,騰訊基於微信生態,投資拼多多、小紅書等電商平臺,發展社交電商以挑戰阿里的地位。

阿里企服、電商投入不減,佈局文娛對抗騰訊還需要更好的眼光

阿里企服、電商投入不減,佈局文娛對抗騰訊還需要更好的眼光。2018阿里巴巴分別投資了12家企業服務、12家電商、8家本地生活、8家硬件、8家汽車交通,6家文化領域及其它領域各1-3家。

企業服務和電商作為阿里的主業,在投資賽道上仍然佔據不可動搖的地位,騰訊想要撼動其地位,還需提高發展的加速度。而位居第二的本地生活、硬件和汽車交通領域,則顯示了阿里巴巴未來的投資側重點,例如併購餓了麼,投資4億美味不用等D輪,戰略投資寶寶樹超億元,投資12億友寶、5億喜多士和1.1億多維度以及佈局印度Zomato和Bigbasket;

在硬件方面則以3個大手筆投資:參與智能芯片公司寒武紀數億美元B輪融資,5.355億元投資WayRayC輪和50億人民幣併購樂鑫科技為代表;汽車交通領域,則以ofo的失敗使其光芒盡失。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文化娛樂領域,阿里及其子公司共投了7家企業,以66.935億元投資美國NewTV天使輪、100億人民幣投資華人文化集團CMC A輪和78億戰略投資萬達電影為代表。對美國NewTV的投資顯示了阿里文娛進軍海外的野心,但畢竟歐美的文娛產業已經十分發達,要想佔得一席之地,還需更多的投入和更好的眼光,而對萬達電影的投資,或許是阿里對抗騰訊系娛樂的最明智之舉。

總之,從投資金額、投資收益上看,阿里的表現要好於騰訊。在對外投資公司數上,騰訊幾乎每年投的公司數都要比阿里投的多得多。但從賽道分析上看,阿里的投資思路與騰訊明顯不同。商業起家的阿里傾向於通過佈局文娛、本地生活、交通和新零售進行併購擴大業務,而騰訊則更重視通過流量變現來投資拆分業務。依此可以得出的結論是,未來騰訊依然可以憑藉IPO退出輕鬆賺錢,而依託實業的阿里則會在數據方面將越來越強。

關於 [誰是獨角獸]

CLUBillion

誰是獨角獸(微信號:CLUBillion),關注估值10億美元以上的中國公司,聚焦互聯網時代的公司變革。

微信互動群入群方式請進入公眾號回覆【獨角獸】獲取。

邀請您在今日頭條、手機百度、網易新聞、搜狐新聞、一點資訊、雪球、天天快報、UC等客戶端發現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