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齊穗未楊花可打藥防赤黴病嗎?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嗎?

用戶4793277358294


小麥赤黴病是小麥上一種流行性病害,主要分佈於潮溼和半潮溼區域,尤其氣候溼潤多雨的溫帶地區受害嚴重。去年河南、安徽赤黴病發生嚴重,造成產量損失極大;另外,小麥感染赤黴病後品質降低,籽粒乾癟,出粉率降低;同時若小麥感染赤黴病的病麥率含量達到4%以上時將不能食用,小麥將失去商品價值,需另作處理。

小麥感染赤黴病後要麼沒有產量,要麼是有產量卻賣不出去,嚴重影響小麥產量、品質和收益。鑑於近些年小麥赤黴病的嚴重危害,已經引起了相關部門和農戶的高度重視,並採取了一系列措施。

但實際調查中發現,農戶對於赤黴病的防治效果並不理想。

首先,

小麥赤黴病發生與溫度和天氣關係密切,即:當春季平均氣溫9℃以上,持續3-5天陰雨天氣,雨量達12毫米以上,此時若恰遇小麥揚花期,即可造成小麥赤黴病的發生和流行。

其次,

偏施氮肥、田間地勢低窪、排水不良、密度大,透氣性差,使田間溼度相對達到80%以上,容易為赤黴病的流行創造條件;還有就是選擇的小麥品種差異大,很多品種不抗赤黴病;遲熟、穎殼較厚、不耐肥品種發病較重。最後,

小麥赤黴病的防治一定是防大於治,赤黴病發病傳播速度非常快,一旦發病,治療效果甚微,只能提前預防。

今年小麥多赤黴病將偏重發生

據農業農村部通報,2019年我國小麥重大病蟲害發生程度將重於常年,特別是小麥赤黴病在黃淮南部偏重流行風險高,將對河南、安徽等小麥主產區夏糧生產構成直接威脅。

對於小麥赤黴病的防治需要考慮綜合因素,但農戶在防治中仍存在很多誤區:

1、考慮問題不全面。

在小麥赤黴病的防治中要三看:看天、看苗、看地”,現在農戶普遍能根據天氣情況辨別赤黴病發生幾率,但忽略田間溼度和品種差異的影響因素,不能有效及時防治小麥赤黴病。

2、沒有抓住防治最佳時期。

小麥赤黴病發生時期一般集中在揚花期,即每年的4月中下旬(正常小麥的揚花期),用藥的最佳時期是在小麥齊穗揚花初期(揚花5%)。注意:有幾種情況要考慮,若抽穗期天晴、溫度高,麥子邊抽穗邊揚花,那麼齊穗期就可以用藥;若抽穗期溫度低、日照少,麥子先抽穗後揚花,宜在始花期用藥;抽穗期若趕上連陰雨天氣,赤黴病有流行可能時,噴藥寧早勿晚,不要等到天晴時或揚花時再噴藥,應搶雨隙多次噴藥防治;若使用內吸性好、持效期長的藥劑防治時期可提前到小麥抽穗初期。

3、防治藥劑效果下降。

截止2018年3月23日農藥部登記防治赤黴病登記證件有349個,其中多菌靈及其復配證件176個,甲基硫菌靈及其復配證件81個。最早防治赤黴病藥劑多選用多菌靈等苯並咪唑類殺菌劑,也是我國20世紀70年中期以來防治小麥赤黴病的關鍵措施之一。但隨著使用年限增長,赤黴病對該類殺菌劑產生嚴重抗性,據相關專業部門調查,抗性從最初的浙江地區蔓延到上海和江蘇大部分地區,所以建議用不同作用機理的藥劑混配使用(確保所使用藥劑具備內吸治療、保護剷除的多重功效),阻止病害蔓延;另外就是關注推廣新藥劑品種,比如:戊唑醇·咪鮮胺、氰烯菌酯等。

戊唑醇·咪鮮胺是一種三唑類高效新型複合類殺菌劑,在植物體內具有內吸傳導性,兼具保護、治療作用,此外還具有促進作物生長的作物,達到防病、提質增產效果,持效期比較長。

經試驗推廣,發現戊唑醇·咪鮮胺對小麥赤黴病防治效果較好,且價位適中,同時能促進作物生長,性價比高,受到經銷商和農戶的認可,近兩年也有很多企業將目光放在戊唑醇·咪鮮胺,開始進行相關證件的登記和試驗,截止2018年3月23日戊唑醇·咪鮮胺登記證件有35個(22個登記的防治對象為赤黴病),其中防治赤黴病中水乳劑劑型最多有16個,佔73%。預計戊唑醇·咪鮮胺未來市場前景會更加廣闊。建議在揚花初期(揚花5%—10%),400克/升戊唑·咪鮮胺水乳劑20—40g,兌水15—30kg細霧噴施,根據情況間隔7天再噴施一次。

戊唑醇·咪鮮胺(防治對象為赤黴病)登記證件及企業

25%氰烯菌酯懸浮劑是江蘇省農藥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自主創制的新型殺菌劑。高效安全;具有內吸及向頂傳導活性,可以被植物根部、葉片吸收,在植物導管中以短距離運輸的方式向上輸導;氰烯菌酯對由鐮刀菌引起的植物病害具有保護和治療作用,對小麥赤黴病有很好防效;並且可以與常見殺菌劑復配使用,沒有交互抗性。

專家表示:“小麥赤黴病是典型的氣候性病害,揚花期遇到陰雨天氣,發生赤黴病可能性極大,現在的小麥品種幾乎不抗赤黴病,病原也不是問題。赤黴病的防治最好是預防,尤其是在常發區,揚花期不論有沒有降雨都要噴藥預防,另外,氣象部門的預報是赤黴病預報的重要依據。”

在防治赤黴病時,噴藥時期若遇陰雨連綿或時晴時雨天氣,必須搶在雨前或雨停間隙露水乾後搶時噴藥,但在實際防治中很多農戶選擇在小麥孕穗期或是揚花末期用藥,更有甚者見到粉紅色黴層後才用藥,防治效果極低。同時控制好澆水時間,儘量不要在揚花期澆水,以避免增加田間溼度和感病機會。

提醒

噴藥後遇雨可隔5—7天再噴1次,畝用水量不低於15公斤,一定要保證充足水量,提高防治效果,噴藥時要重點對準小麥穗部,均勻噴霧。防治赤黴病的時間正好也是防治吸漿蟲、蚜蟲、白粉病、鏽病的時間,殺菌劑、殺蟲劑、腐植酸微肥、磷酸二氫鉀混合噴施,實現一噴多防。但用藥量不可過大,濃度不可過高。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在這裡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還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討論這話題。

我最後在這裡,祝大家每天開開心心工作快快樂樂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萬事興,年年發大財,生意興隆,謝謝!


鄉村小閆1


小麥赤黴病,也可以叫麥穗枯。他是一種真菌性病害,專家預測今年的發病率會增高,因此需要農戶朋友們嚴加管控。

那小麥赤黴病其實在我國的小麥種植區都有發生,有些地區甚至會出現顆粒無收的現象。而且小麥赤黴病只能預防,預防也需要提前做好措施,不能等赤黴病爆發的時候才進行防治措施。

小麥赤黴病主要分佈在潮溼和半潮溼的區域,在小麥苗期到抽穗期都有可能發生,特別是抽穗揚花期發病的幾率更大。

發生赤黴病後,小麥穗部出現淡褐色的病斑,漸漸擴大至整個小穗,後期會變成枯黃色。赤黴病流行嚴重時,不僅會造成小麥產量降低,而且食用後對人體有毒,麵粉的質量和品質也會受到影響。

春季氣溫7℃以上,在降水或者空氣潮溼的情況下,就會形成病菌。在小麥抽穗期或者揚花期,遇到降水天氣,就會發生赤黴病。所以小麥赤黴病也可以說是一種氣候型病害,年年防治,但是年年都會遭受到損失。

今年氣候不穩定,出現了好幾次強降溫天氣,小麥等作物都遭受到很大的損失。這幾天氣溫也出現小幅度的降低,因此,農戶朋友們要注意一下天氣變化,提前做好預防措施,減少小麥損失。

小麥赤黴病可防不可治,因此治療小麥赤黴病,需要農戶朋友能主動預防。要注意防治的最佳時期。抽穗期天晴、溫度高,麥子邊抽穗邊揚花,齊穗期就可以用藥;抽穗期溫度低、日照少,麥子先抽穗後揚花,宜在始花期用藥;抽穗期遇連陰雨天氣,赤黴病有流行可能時,噴藥寧早勿晚,不要等到天晴時或揚花時再噴藥,應搶雨隙多次噴藥防治;若使用內吸性好、持效期長的藥劑防治時期可提前到小麥抽穗初期。

同時,要注意用藥。光治療小麥赤黴病登記在冊的藥品就有上百個。農戶很熟悉的用藥一般都是多菌靈。但是現在的小麥已經對這種藥物產生了抗性,持續性的使用多菌靈並不會很好的預防赤黴病。因此在這裡建議農戶朋友們積極關注新品種,如戊唑醇.咪鮮胺混劑、氰烯菌酯等,搭配合理,就可以全面阻止赤黴病的蔓延。

要安排好澆水時間,避開揚花期澆水,這樣可以合理的避免赤黴病的傳播。因為小麥赤黴病就是在一定的溼度和溫度下產生的。如果揚花期土地乾旱,那麼就需要合理的安排澆水的時間,一定要避免用噴灌澆地。

防治小麥赤黴病的時間,也正好可以防治其他病害,比如白粉病、鏽病呢,使用殺蟲劑、殺菌劑等搭配上磷酸二氫鉀,可以實現一噴多防。但是一定要注意做好稀釋,避免藥量過高,危害作物。

小麥赤黴病年年發生,年年防治,希望農戶朋友們可以做好及時防控,減少損失。



上海永邦生物


眾所周知,赤黴病對小麥生長危害非常大,而且此病害可防不可治。因此,預防一定要抓住赤黴病防控關鍵時期,這樣才能取得有效防治效果,不然打在多的藥也無濟於事。那麼,小麥齊穗未楊花可打防赤黴病嗎?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呢?

小麥齊穗未楊花是否可打防赤黴病

在準備預防小麥赤黴病時,可提前觀察下最近天氣情況,若最近幾天都是晴好天氣,建議在等3-5天打藥(因為小麥齊穗至楊花正常還需要3-5天)若在此期間天氣不太好,則要提前進行打藥,即便齊穗未楊花也可用藥,不然陰雨天氣會加重赤黴病病害的發生。

至於為何這麼說,預防赤黴病我編了一句順口溜,叫做“無花早,盛花遲,見花就打正當時”,說的就是小麥未楊花打藥有些偏早,而在楊花盛期則有些偏遲,而見到楊花(田間5%左右麥穗開花)打藥正是關鍵時期。

當然,抽穗期溫度高,小麥邊抽穗邊揚花,齊穗期就可以噴藥,抽穗期溫度低,日照少,小麥先抽穗後揚花,宜在小麥始花期噴藥。抽穗期遇到連續陰雨天氣,赤黴病可能流行時,噴藥寧願早點也不能過晚,不要等到天晴時或揚花時再噴藥,應搶降雨間隙多次噴藥防治。



預防小麥赤黴病需要注意什麼

  1. 打藥要注意適期:預防小麥赤黴病要注意用藥時期,有部分農戶用藥選擇在孕穗期或是揚花末期,甚至有些朋友見到粉紅色黴層才開始用藥,不是過早,就是過晚,沒有把握好最佳防治時期,雖然噴了藥了,但效果很不理想。
  2. 藥劑要注意用量:預防小麥赤黴病藥劑用量要用足藥量和水量。不然用水量過少,很難把藥劑混勻噴周到,所以在保證用藥量前提下,畝用水量至少保證在45升以上,這樣預防效果會更好。

  3. 要注意打藥次數:赤黴病病發重的地塊,噴一次很難做到完全防控,所以在噴施第一次後應及時檢查效果,必要時還要進行二次防治。打藥後6小時內如遇雨還應及時補治,保證防治效果。

綜上所述,預防小麥赤黴病一定要抓好最佳防治時期,同時以“預防為主、主動出擊”、“適期防治、見花噴藥”的防控措施,但是防控也不能過於死板,不能非要看到花才打。總之,在用藥時還要結合天氣等因素,根據實際情況來靈活變化。

感謝大家關注“肥仔農經”,肥仔為大家分享作物種植技術、肥料施用方案、農村趣聞等三農資訊。謝謝大家支持鼓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