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舌尖上的中國》,看完那些記憶裡的美食,感觸頗深……

先來張老火鍋,這個天南地北應該都有吧!黑乎乎的銅火鍋中間是紅彤彤的炭火,冬天圍著它吃飯,又暖心又暖胃,讓人懷念吶。

80年代《舌尖上的中國》,看完那些記憶裡的美食,感觸頗深……


這些有溫度的食物照片據說是德國攝影家Wolf Reinhart在上世紀80年代拍攝的,該作品保存於他1985年出版的《China’s Food – A Photographic Journey by Reinhart Wolf》一書中。

近兩年《舌尖上的中國》從文化角度所探討“吃”這個問題,其實不僅僅是吃,中國自古以來千代萬代,祖祖輩輩從傳統勞作到食物創新,從生活的艱辛到享食的樂趣,這一幕幕已經凸顯了中國人特有的氣質。

然而,80年代,那個物質相對匱乏的時代,沒有巧樂茲沒有可比克,而她所有的,卻是那些充滿溫度和感情的食物,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

「葷腥類」

吃慣了雞鴨魚肉,沒想到它們也可以如此精緻,看上去,一點也不葷腥


80年代《舌尖上的中國》,看完那些記憶裡的美食,感觸頗深……



80年代《舌尖上的中國》,看完那些記憶裡的美食,感觸頗深……


糖醋魚


80年代《舌尖上的中國》,看完那些記憶裡的美食,感觸頗深……



80年代《舌尖上的中國》,看完那些記憶裡的美食,感觸頗深……


鳳穿牡丹



80年代《舌尖上的中國》,看完那些記憶裡的美食,感觸頗深……


蘇州叫花雞


「糕餅類」

糕餅類可是畫風君的最愛啊,都說日本糕點做的好,可源頭,都在我們大中國啊!


80年代《舌尖上的中國》,看完那些記憶裡的美食,感觸頗深……


廣式月餅


80年代《舌尖上的中國》,看完那些記憶裡的美食,感觸頗深……


千層酥


80年代《舌尖上的中國》,看完那些記憶裡的美食,感觸頗深……


糯米金魚姬


80年代《舌尖上的中國》,看完那些記憶裡的美食,感觸頗深……


北京宮廷點心


80年代《舌尖上的中國》,看完那些記憶裡的美食,感觸頗深……


發糕


「各地風味小吃」

畫風君可是個吃貨,走南闖北可不就是為了一個”吃“字嘛,口腹之慾難填啊,口腹之慾難填啊/(ㄒoㄒ)/~~


80年代《舌尖上的中國》,看完那些記憶裡的美食,感觸頗深……


廣東水晶餃子


80年代《舌尖上的中國》,看完那些記憶裡的美食,感觸頗深……


松花江皮蛋



80年代《舌尖上的中國》,看完那些記憶裡的美食,感觸頗深……


老東北春捲


80年代《舌尖上的中國》,看完那些記憶裡的美食,感觸頗深……


江南肉粽



80年代《舌尖上的中國》,看完那些記憶裡的美食,感觸頗深……


北方元寶餛飩


「有機蔬果」

水靈靈的蔬菜,尤記前些天,城裡的姑姑要去看鄉下的奶奶,城裡的姑姑在電話裡對鄉下的奶奶說,媽。今兒回來,給你帶些有機蔬果嚐嚐,結果電話那頭鄉下的奶奶一臉嫌棄,帶什麼蔬菜,我們鄉下一地的菜,幾十年來吃的都是有機的,你帶點你們城裡人吃的東西來就好了,到這,畫風君實在是忍不住想吐槽一句:城會玩兒/(ㄒoㄒ)/~~


80年代《舌尖上的中國》,看完那些記憶裡的美食,感觸頗深……


水長藕



80年代《舌尖上的中國》,看完那些記憶裡的美食,感觸頗深……


紅菱


80年代《舌尖上的中國》,看完那些記憶裡的美食,感觸頗深……


雲南山菇


80年代《舌尖上的中國》,看完那些記憶裡的美食,感觸頗深……


紫刀豆


80年代《舌尖上的中國》,看完那些記憶裡的美食,感觸頗深……


紅辣椒


看了以上這些照片,攝影師技術好是一部分,最重要的是那個年代的人儘管艱辛,樸實,對生活卻是極其尊重的,他們會把好的東西拿出來待客,有些品相不好的也不會隨便扔掉,可能會拿去做成各種不一樣的食物或者乾貨,絕對不浪費一點食物,這點不亞於西餐精神。

那個時代的童趣也非常甚,比如說蠶豆,總是挎著籃子摘下再一顆顆剝出來,用棉線穿起,好似串珠,蒸熟放涼掛在脖子上,想吃了就會扯一顆;有些還會和鹹菜一起炒,新鮮的嫩蠶豆炒出來甜甜的;再比如紅菱,水鄉的孩子應該知道,小時候總是拿它捉弄人,尖尖的戳在身上可疼可疼了。

另外,豬豬君行走江湖雖沒多少年,卻也是從南跨到北走了一個維度,對於南北方的飲食文化差也深有感觸,比如說粽子,北方几乎只有大米紅棗粽,而南方,對於地道北方人來說是各種奇葩餡,肉粽且不說,他們非常好奇,蛋黃怎麼包粽子!豆腐怎麼包粽子!黃豆栗子梅乾菜到底怎麼包粽子!其實很簡單嘛,因為我們南方人也無法理解北方的大蔥蘸醬~

總之,中國文化博大精深,飲食文化更甚,以上這些只不過是80年代中國舌尖文化一個小小的縮影而已,我只是覺得,很多東西中國流傳下來本身就很好,奈何習慣性地喜歡舶來,從而忽略自己所有的,這反而讓韓國日本這些領國發揚了,所以,畫風君希望有一天,我們可以真正自豪得拿出自己的東西。

如果喜歡豬豬讀書,也可以關注微信公眾號:畫風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