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阅读的方式,决定了你人生的高度

你阅读的方式,决定了你人生的高度


你阅读的方式,决定了你人生的高度


阅读,是公认的低投入高回报的学习方法。我们从小就通过阅读来获取知识,却仅有一小部分的人真正掌握了科学、高效的读书方法。

他们总是能用最少的力气、最快的速度掌握知识,从而为己所用,获得人生的极大竞争优势。

这些会读书的小部分人成了“学霸”,而大多数普通人只能花他们数十倍的力气来拼命努力。看上去真的很勤奋,但问题是,没找对方法,在低水平上努力的勤奋,很难有高水平的回报。

在如今这个知识大爆炸的年代,科学、高效阅读,变得尤为重要。然而,喜欢读书的人总会有三个烦恼:

○ 第一,要适应、跟上时代,所需要的知识越来越多,个人的学习时间却越来越少,很多人根本没时间静下心来读书。

○ 第二,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读书速度实在太慢。

○ 第三,有些人书倒是读了不少,但是读完就忘了,也就无法在生活中运用书中的知识。

那么,面对这三大痛点,如何破局?我在《给大忙人的高效阅读课》这本书中,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读书方法。

我身上有很多标签:85 后最贵的说书人、最年轻的知识大秘、罗辑思维最早的知识策划人、读书怪才...... 不过,我更喜欢大家叫我“读书人李源”。

很多人很好奇,我是如何做到读书破万卷,阅读速度快又能记得住,并将书中的知识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的?其实,读书是需要找对窍门的。

这么多年来,无论是学校的教育,还是我从书本里无师自通的学习,以及我在研究生时师从美国教授得到的独家阅读训练,都使得今天的我,在读书这件事上信手拈来。

有时候,我看到很多人被困在一个读书的僵局里面,就开始想要做这样一门课,一门能够破解万千读书法门的独到绝活,一门能够让你省时省力的学习方法,一门不需要太高智商也可以掌握的精进手段。

要讲明白这个学习方法,就要从我自己的读书故事开始聊起。

你阅读的方式,决定了你人生的高度

成功的转折点

往往是你开悟的那一刻

其实,在上高中之前,我虽然很喜欢读书,但成绩并不那么拔尖。

转变发生在中考失利之后。

中考分数出来后,为了躲避压力,我去了乡下亲戚家,每天除了看书,就是到处溜达。

有一次,我在帮着亲戚拆用缝合线密封的包装。刚开始拆的时候,我还不知道技巧,只能用刀把一道道线挑开,非常麻烦。

亲戚就教了我一招:只要在单行线的那面找到线头,一拉到底,线就全开了。可见,只要掌握了方法,事情就会变得非常简单。

后来,在翻阅清史的时候,清太祖努尔哈赤的一句话,让我豁然开朗——“任他几路来,我只一路去”。意思就是说:不管明朝来多少人马,对策都是集中优势兵力,攻其一路。凭借着这个策略,努尔哈赤全歼了明军。

这时候,我忽然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几乎想大声呐喊。

读书不也是这样吗?只要找到了主线和基本规律,就如同打通了任督二脉,一通百通。

王阳明龙场悟道,情不自禁纵声长啸,大概也就是这种感觉吧。

不断打磨锤炼

让方法更加精简实用

悟出这个读书思路之后,我给自己定下高中的基本战略:先集中全部精力学好优势科目历史和地理,然后再逐个攻克其他科目。

结果,我的历史和地理成绩很快就上来了。接下来,我就猛攻数学和语文,再到后来,我的成绩就再也没跌出过班上前三名。

高三是很多人的炼狱,但在我的记忆里,却是压力最小的一年——因为我掌握了靠谱的读书方法。

临近高考前,为了放松心态,我晚上一般都在滑冰、读二十四史,还刷完了那一年热播的电视剧。最终,轻松考入了北京师范大学,因为这里有一流的历史专业。

进入大学后,我有了充足的时间,便开始对高中时期的学习方法进行改良、调整和优化,慢慢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读书方法。

通过这套方法,在大三的时候,我用了两个多星期的时间写了一篇论文,成为了在国内最知名的史学核心期刊《史学理论研究》上发文的第一个本科生。

本科毕业后,我被保送去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读硕士研究生。

本来我这个方向的同学都在顺理成章地往博士上读,但我却陷入了沉思:自己读书究竟为了什么?

后来机缘巧合,我遇到了一个合适的换道机会,毫不犹豫地进入了初创期的“罗辑思维”,成了一名知识策划和撰稿人。因为工作需要,我经常要在几天内获取几百本书的核心理念和精髓,然后以此为基础写好一篇稿子,可谓现学现卖。

在罗辑思维工作的几年,是对我读书方法的锤炼。经过实战的优化,我的读书方法变得越来越简单,也越来越务实、高效。

最终,经过十多年的磨砺,这一套方法变得越来越成熟,已经无往而不利。

你阅读的方式,决定了你人生的高度

所谓大道至简

读书也要抓本质

这套读书方法,我称之为“极简精读法”。要理解这套方法,需要从两个方面来解释。

1.什么是极简

很多人读书会觉得没时间看书,其实只是不会懂得精简。一个人真正要读的书,其实并不多。所以,你必须要学会选书。

道德经有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也就是说,市面上所有的书就是“万物”。面对琳琅满目的图书,若要选出自己最需要的书,我们就必须得深入地理解知识的生产方式,悟出这个“道”。而真正会读书的人,知道怎么从万物中找到三,然后再顺着三找到二,最终找到“道”。

比如,当下很多畅销书的套路都是主打概念,只要概念够好,书的内容不要太差,肯定就能畅销。所以,读这类书,了解这个概念,以及支撑这个概念的一个论据,就可以了。

再比如,书店里的书千千万万,其实借鉴和参照的往往是为数不多的经典书籍。从古至今,套路和需求永远没有变,变的只是包装和形式。

人的一生时间有限,我们不可能看完所有的好书,只需要有选择性地看一些关乎“道”的书就可以了。就好比,看武侠小说,你没必要看完所有的武侠小说,看完古龙和金庸就足够了。

这里的这个“道”,就是知识的生产规律,就是提纲挈领的开山之作,就是某个领域的集大成者。

读一本“道”,就相当于读了某个领域所有的书。也就相当于拆包装的时候,找到了那根主线,轻松一拉,就能打开包装,完全不用一道道地拆开缝线。一通百通,万物同理。

用这一招,可以帮你过滤掉99% 没有必要阅读的书,只读自己最需要的好书。

2.什么是精读

我们吃柚子的时候,基本都是剥了皮吃果肉的,没有人会连皮带肉一起吃。读书也一样,大部分的内容都是可以略过的,只要记住精要就可以。

很多人看完书就忘,是因为你不会找到并记住精要。一本书的内容的精要往往只是一个结论、一个故事、一个方法,甚至只有一句话,大部分的内容都是为了论证、说明、铺垫精要而存在的。

所以,你读书的时候,只要掌握方法,迅速找到并记住精要,就可以了。

记住一句话、一个结论、一个方法或者一个故事,然后记住几个支撑观点的核心论据,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非常容易。为了方便以后随时查阅调用、巩固记忆,你可以根据我的建议,做一个简洁的读书笔记。

如此,你就真正吃透了这本书,完全可以把书扔了,和他人谈笑风生也不会露怯。因为对你来说,它只是药渣,药效已经被你全部吸收了,完全融入了你的身体(知识体系),成为了你的一部分。

这样一来,读书就不用再担心记不住了,你的读书效率也可以提升百倍。

极简精读法是一种神奇的读书方法,不但威力无穷,而且越用越顺手,越用越强大。

它可以根治当代读书的三大痛点。一旦你掌握了这种方法,就能够高效阅读,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让书上的知识为我所用,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真正的高手,都有一套心法秘籍;

关于阅读,其实我也有自己的「套路」;

如果你想和我一样,远离低效阅读,

快速构建个人知识体系,

那不妨从这本

《给大忙人的高效阅读》开始


你阅读的方式,决定了你人生的高度



你阅读的方式,决定了你人生的高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