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柒的視頻裡,藏著中國孩子最缺失的教育

李子柒又火了。


4月29日,李子柒在YouTube上的粉絲突破1000萬,成為YouTube中文創作第一人。在國內,她的新浪微博擁有超過2400萬粉絲。


李子柒的視頻裡,藏著中國孩子最缺失的教育


李子柒拍攝的所有視頻都是以中國傳統文化為主線,圍繞中國的衣、食、住、行,展現的是人間煙火最本真樸實的味道。她的每條視頻幾乎都有上千萬次的點擊。


央視新聞對她如此評價:沒有一個字誇中國好,但她講好了中國文化,講好了中國故事。


李子柒的視頻裡,藏著中國孩子最缺失的教育

李子柒的視頻裡,藏著中國孩子最缺失的教育

李子柒的視頻裡,藏著中國孩子最缺失的教育

李子柒的視頻裡,藏著中國孩子最缺失的教育


視頻中的她,一個看似柔弱的女子,可以牽著牛耕地,也可以在田野間收穫。她4月會釀枇杷酒,5月又能釀出櫻桃酒,7月做出七巧餅,8月做出蘇式鮮肉月餅。


美國人、德國人、日本人、韓國人、以色列人、俄羅斯人、沙特阿拉伯人等幾十個不同國家的人,用幾十種不同的語言,在她的視頻下面一起誇她好,一起誇中國文化好。


李子柒的視頻裡,藏著中國孩子最缺失的教育


今天是5月1日勞動節,很多家長準備帶著孩子或回到田園,體驗蔬果採摘等農場生活,或去郊外爬山,鍛鍊身心。


南師曾說,人生早年多勞動、多做事是一種很好的磨練。如果年輕人理想很高,卻缺乏足夠的

歷練,則難以成大事。孔子小時候有著放牛、放馬、放羊,收賬、收稅等豐富的人生經驗,所以才會有如此成就。



李子柒中國美食視頻

01


這個人生啊,能夠多做鄙事是一種好的磨鍊


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

——《論語》


有位大宰問子貢說,孔夫子這位老師,真是聖人,他為什麼這樣淵博,樣樣都會?子貢當然捧自己的老師,他說,那當然!天生的聖人(等於現代說“他是當聖人的天才”),而且學問又淵博。


後來有人把他們的這段談話報告孔子,孔子聽了這個話就說,你們以為大宰真的瞭解我嗎?不然,因為我是孤兒出身,從小從艱難困苦中站起來的,貧賤中什麼事情都做過,人世間一切人情世故都通達了,所以對於人世間乃至下等的事都懂...


孔子這裡講的“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這一點要特別注意,由此我們回過來看東西兩方面的文化,人類的歷史中凡是成大功、立大業、做大事的人,都是從艱苦中站起來的。而自艱苦中站出來的人,才懂得世故人情。所以對一個人的成就來說,有時候年輕多吃一點苦頭,多受一點曲折艱難,是件好事。


我經常感覺這二十多年在臺灣長大的這些青年們,大學畢業了,乃至研究所也畢業了,這二十多年中,從幼稚園一直到研究所,連一步路都不要走。在這麼好的環境中長大,學位是拿到了,但因為太幸福了,人就完蛋了,除了能念些書,又能夠做些什麼呢?人情世故不懂。


真正要成大功、立大業、做大事的人,一定要有豐富的人生經驗。老實說,我們這老一代,比他們都行。為什麼?我們經歷過這一時代的大亂,今日的年輕人看都沒有看到過。逃難、餓飯、國破家亡的痛苦,更沒有經歷過;也許說在電影上看過,但那是坐在冷氣裡的沙發上看的。學問是要體驗來的。所以孔子的這句話,要特別注意。


——《論語別裁》東方出版社


孔子十二歲成孤兒,就要管一家人的生活,所以人生各種經驗都經歷過,放牛、放馬、放羊,收賬、收稅,他都幹過。“鄙事”是最低賤的事,其實是最高的學問。 所以這個人生啊,能夠多做鄙事是一種好的磨鍊。現在我常說,我們這一代在臺灣長大的青年太享受了,理想很高,萬事不會,米麵怎麼來的也幾乎不知道了,這個是很危險的事,所以人生要多歷練才行。


——《列子臆說》東方出版社


02


真愛自己的孩子,要使他知道人生的困難艱苦


子曰:愛之,能勿勞乎?

——《論語》


這句話有關於教育,也有關於個人修養。真愛一個人,如愛自己的孩子,不能溺愛,太寵愛了就害了他。


要使他“勞”,這個勞並不一定使他去勞動,要使他知道人生的困苦艱難。前天一位富有的朋友,他有個孩子很好,很乖,他說預備將孩子送到南部一家工廠做工,我非常贊成。


在我們看來,像他這樣的家庭,無論怎樣好的教育,生活環境是太舒服了,弄不好會害了這孩子的一生。


教育和《孫子兵法》一樣,“置之死地而後生”,硬要想辦法使他受苦,使他知道困苦艱難。以這種道理,就能理解“愛之,能勿勞乎?”這句話,也可以理解人生。


我們這一代的兒女,再好也有問題存在。主要的,他們在此時此地長大,安安定定,由小學讀到大學,父兄儘管窮,他們的學費和零用錢總有得用的,他們哪裡真能曉得世事艱難?


所以說要在痛苦的環境中施予教育,像訓練國家的軍人一樣,必要置之死地而後生,他才能真正知道人生、社會、國家、民族的重要,將來也許他會有遠大的成就。


——《論語別裁》東方出版社


03


人在辛勞困苦的時候,對人生的體會較多,良善的心性容易發揮出來


“勞則思,思則善心生;逸則淫,淫則忘善,忘善則噁心生。”一個人環境好,什麼都安逸,就非常容易墮落。民族、國家也是這樣。所謂“憂患興邦”,艱難困苦中的民族,往往是站得起來的。


所以古代許多懂得為政的人,都善於運用“勞之”的原則,使得官吏、百姓沒有機會耽於逸樂。勞包括了勤勞、勞動、運動許多意義。所謂“君子勞心,小人勞力”。人在辛勞困苦的時候,對人生的體會較多,良善的心性容易發揮出來。


——《論語別裁》東方出版社


來源: 南懷瑾東方講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