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腳魚長沙鱉

對於長沙來說,如果有一個千年廣告的話,那就是長沙的腳魚——鱉。鱉,一種魚,因背露甲板,又稱“甲魚”;因形狀成團,又稱“團魚”;因四腳爬行,又稱“腳魚”;因生活在水中,又稱“水魚”。三千年前的《周書》在記載各方國獻的方物中就有“長沙鱉”的記載,這就是長沙第一次出現在中國的典籍之中,所以有歷史學家說,長沙有文字可靠的歷史是從長沙鱉開始的。《逸周書 王會解》註釋“長沙鱉”:特大而美,故貢也。”大而美味,所以是貢品,是帝王和貴族用來招待貴賓和朋友的食物。《詩經 小雅 六月》:“飲御諸友鱉膾鯉”即是。史載:公元前11世紀,周朝為加強對東方殷商故土的統治,在原殷商祖地興建了邑城《今洛陽》。竣工那天,周成王在淮邑會見和宴請諸侯方國,將百十隻“特大而美”的長沙貢品——鱉,放入大鼎烹煮,那是一個秋高氣爽的日子,鼓樂齊鳴,人歡鼎沸,鱉羹鮮美,濃香十里。一時間,長沙鱉成為聞名天下的珍饈食物。


長沙腳魚長沙鱉

青椒炒野生水魚


公元前605年,地處中原的鄭國國君穆公去世,靈公繼位,為攏絡鄭國,楚國國君莊王特派使臣前往祝賀。專門給鄭靈公送去一隻碩大而鮮活的長沙鱉。鄭靈公非常高興,特令朝中最好的廚子烹做。準備獨享。碰巧,鄭國的大臣子公和子家前來拜見。聞見異香,又見食鼎,子公的食指不聽使喚地動了起來。子公舉著食指對子家說,以前我的食指無故而動,必有一餐美味吃。他走進食鼎,只見鼎中的鱉已烹成了羹,他很得意地對子家笑了笑。子家佩服地點頭稱是。不巧被鄭靈公看見,他追問倆人為何笑意詭異。子家告之,沒想到鄭靈公十分生氣,怪罪子公竟然打他的美食主意。於是,他邀來親近的幾位大臣,賞每人一份鱉羹,唯獨不賞子公和子家,使子家和子公受到侮辱,憤然離去,子公離去之時,忍不住用手蘸了一點鱉羹吮入嘴中,鄭靈公見了深感自己的美食竟被大臣“染指”,是反受其辱。他怒髮衝冠要治罪子公,為此,鄭靈公和子公、子家鬧翻,後來,鄭靈公要捕殺子公、子家,子公、子家被逼無賴,發動政變,殺死鄭靈公,此事被左丘明的《左轉》所記載。


長沙腳魚長沙鱉

清燉童仔水魚


長沙盛產腳魚,只要是有水草有魚蝦的地方,就有腳魚。因此,自古以來腳魚在長沙就是平常之物,普通之物,就是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腳魚在長沙還是不上席的,但腳魚又實為大補之食物,有良好的養身強體作用。中國曆代中醫學著作,如《神農本草經》、《本草綱目》《隨息居飲食譜》等,都對這種作用有著詳細的闡釋。上世紀八十年代,著名田徑教練馬駿仁帶領他的長跑運動員王軍霞等屢破世界紀錄,記者問其秘訣,他說是甲魚的功效和神力,一下將甲魚神化。其實,腳魚就是盛產在長沙的一道好菜。老百姓喜歡吃,也善於製作,還創造了很多種吃法,最常見的有清蒸、紅燒、火煨、醬汁、青辣椒爆炒等,其中,成為名菜的有“清蒸水魚”、“紅燒甲魚裙爪”、“醬汁腳魚仔”、“童仔水魚”等。毛主席生前也愛吃腳魚。1958年4月12日視察火宮殿時,還親點過“紅燒甲魚裙爪”。1974年12月,晚年的毛主席久住長沙,因疾病和年邁,口味不好,吃得很少。湘菜師傅石蔭祥得知後,特選四個半斤重的腳魚去骨進味後,加水慢火煨成膠質,請毛主席食用。毛主席嘗後,口味大增,當下一口氣吃完,還特意讓工作人員到廚房請石蔭祥師傅到面前,親切的說他是有心人,向他表示感謝!這裡,腳魚經過湘菜師傅的用心烹製,成為富有情義的食物,表達了人民群眾對毛主席的深情厚誼,毛主席感受並體會到了這種情意,特意召見石師傅,並說他是有心人,向他表示感謝,表現出毛主席當時的心情是多麼的高興和愉悅。


20世紀90年代,世道清明,秦氏後人制童仔之水魚。秉承祖傳,選料考究,製作精細,其技百三十餘年矣。碧水湖裡野生,三四兩之鱉仔,中藥二十餘味,糖火慢熬,遂成絕味。廣濟橋下一爿小店,食客如雲集,應接少閒暇,一段歲月凝香的水魚戀,遂成今日童仔美食。分店七鋪,廚技益精。長沙街巷,眾心皆服,蜂擁往食。盛名日起,九州接耳。有聞,鱉具雞、鹿、牛、羊、豬,五肉味之精髓,蛋白足,脂肪少,備人體之各需,實為滋補珍品,食之汁如濃膠、滑爛爽口。醫有記,鱉甘平,滋肝腎之陰,清虛勞之熱。又有聞,常食鱉,駐容養顏,清麗長存,不復老矣。


長沙腳魚長沙鱉

口味童仔水魚


21世紀初,由系統標準化專家周曉傑、張政牽頭,由著名湘菜大師王墨泉、聶厚忠、膳食飲食專家曠惠桃、潘遠庚指導,童仔水魚通過標準化過程逐漸模塊化、系列化,推陳出新,使產品特色更加鮮明,一鱉可作全席宴,二十餘式任君選。香辣清燉雙珠,銀耳五豆聯璧。皇家一品堪稱上,滋補藥膳爽心意。


形成經典湘菜《清燉童仔水魚》、《紅煨童仔水魚》、《香滷童仔水魚》、《炒童仔水魚》首個系列地方標準,為傳承湖湘美食文化找到現代化載體,為推動湘菜品牌化、產業化發展起到示範作用,讓傳統經典湘菜童仔水魚走出湖南、進入世界有了共同交流的語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