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地磚損壞,工匠修繕時發現600年前祕密,專家:朱棣的心好狠

現在的故宮博物院,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之一。作為明清兩朝的皇宮,世界遺產組織曾經對故宮有過這樣的評價“紫禁城是中國五個多世紀以來的最高權力中心,是明清時代中國文明無價的歷史見證”。而在我們今天遊覽故宮的時候,卻不知道故宮之中,還藏著非常多的秘密。

故宮地磚損壞,工匠修繕時發現600年前秘密,專家:朱棣的心好狠

1399年,當時身為藩王的朱棣清兵造反,史稱“靖難之役”。1402年,朱棣攻入南京,戰亂中建文帝不知所蹤,同年,朱棣自立為帝,是為明成祖。為了穩固統治,朱棣決定將明朝的都城遷往自己做燕王時的“老家”北京。

故宮地磚損壞,工匠修繕時發現600年前秘密,專家:朱棣的心好狠

1406年,朱棣正式下詔開始修建北平宮殿,也就是現在的故宮。在故宮的修建過程中,朱棣一共徵召了30多萬工匠,動用了近百萬的民工,歷時14年,才將故宮修好。其中修建所用的木材、石料都是來源於全國各地,耗費巨大。1420年,故宮正式完工,次年朱棣正式遷都北平。自此,故宮也開始了它作為全國政治中心的歷史使命。

故宮地磚損壞,工匠修繕時發現600年前秘密,專家:朱棣的心好狠

新中國成立後,為了保護故宮的建築和文物,故宮博物院也展開了一系列的修復工作,其中故宮地磚的修復就是工程的重要部分之一。故宮的地磚又稱“金磚”,是由蘇州的“陸慕磚窯”負責燒製,因為陸慕磚窯所在地方的土質優良,所燒製的“金磚”質量要明顯好於普通的磚塊,並且“敲之有聲,斷之無孔”,是上佳之品。

但是“金磚”燒製的成本也是非常之高,據史料記載,一塊金磚的燒製需要經過6道工序,歷時720天,並且對質量要求極為苛刻,所以淘汰率很高,需要耗費大量的成本,有“一兩黃金,一塊磚的說法”。

故宮地磚損壞,工匠修繕時發現600年前秘密,專家:朱棣的心好狠

而在專家在修復故宮地面的時,還有了意外的發現。故宮的地磚,並不是僅僅鋪了1層,而是足足有15層之多。為什麼要用如此昂貴的金磚來進行15層的鋪墊,不僅外觀和使用不會和1層有任何區別,並且還大大增加了故宮的建造成本。

而明朝的史書典籍中對故宮地磚的鋪設並沒有這方面的註解,反而是《明成祖實錄》記載朱棣在故宮建造完成後,下令將所有參與鋪設和燒製“金磚”的工匠都毒啞了,手段非常之殘忍。

故宮地磚損壞,工匠修繕時發現600年前秘密,專家:朱棣的心好狠

專家推測,朱棣這樣做的目的,就是防止刺客通過挖掘地道的方式潛入皇宮,對皇帝進行行刺,多層的地磚就完全杜絕這樣的可能性。同時為了這項“秘密工程”的佈置不被洩露,就必須像古代帝王修建皇陵那樣,將懂得建造佈局和工程漏洞的工匠進行“封口”。

豪華雄壯的故宮如今是中國歷史和文化的載體之一,也是中國人民的驕傲。但是在它修造之時,動用了無數的勞力和財力,成全的是帝王的臉面,受苦卻是普通的老百姓。優秀的文化需要傳承,但封建王朝的奢靡之風卻應該杜絕,正如《阿房宮賦》中的那句“後人哀之而不鑑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