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二年的下半年,曹操都幹了那些事情?

這是我讀《三國志魏書武帝紀》的第五十篇札記


秋九月,術侵陳,公東徵之。術聞公自來,棄軍走,留其將橋蕤、李豊、梁綱、樂就;公到,擊破蕤等,皆斬之。術走渡淮。公還許。

譯文:秋天九月,袁術攻擊陳國,曹操東征。袁術聽到曹操親自來,丟掉軍隊跑了,留下將領橋蕤、李豊、梁綱、樂就。曹操到了陳國,擊破了橋蕤等人,統統斬掉。袁術逃脫走掉,渡過淮河,而曹操則返回許都。

豫州的陳國,是曹操和袁術經常交戰的區域。曹操未必要南侵攻袁術,袁術卻要不斷北上打曹操。歸根結底,是袁術的生存空間太為有限,佔據著揚州幾個城池,江南已然是孫策的勢力範圍。他待在那裡,進退失據。唯有北上試試運氣,他未必是要奪取天下,只是擴大點疆域,不至於太過侷促而已。

袁術稱帝,進攻陳地就勢在必行,但不幸實力不濟。實際上,他自孫堅戰死,孫策南進以後,身邊已經沒有可以為他賣命的武將。又或是,他根本就是一個廢柴,沒有了強有力的支持,就瞬間崩盤。這一仗,他一下子損失了四個將領。而隻身逃跑的做法,也定是寒了其他人的心。

建安二年的下半年,曹操都幹了那些事情?

陳國與袁術的恩怨,起自陳王劉宛和國相駱俊。他們兩人自變亂以來,苦心經營此地,儼然是一個獨立王國。未曾想過逐鹿中原,也只是苦撐待變而已。就是這麼樣一個局面,他們也維持不了 。袁術向他們求助,要些糧草,他們兩個不肯。於是袁術派人暗殺了二人,由此陳國陷入了 混亂。

曹操這時候,對於遠在江南的袁術的態度,是基本不管他,但也架不住袁術主動進攻。雙方勝負一分,袁術就又跑回江南去。曹操志得意滿,詢問陳國的向燮對於袁術的評價。向燮說,想要得到老天的眷顧,靠的是順應天意;而想要得到別人的幫助,則是要誠信。袁術這個人,不順天意,又想別人相助,自然不可得。

這幾句話,算是給了袁術很好的評價。袁術偏要在一個混亂局面裡,生造出一個皇帝來,已經沒有太高的政治理想,只是為了滿足野心而已。沒有威望,沒有實力,又想有人來幫助他,卻又處處樹敵,結果自然是失敗的。

這次戰役曹操的另一個收穫,是沛國的許褚歸於他,接替之前戰死的典韋的工作。曹操評價說:“此吾樊噲也。”此後曹操屢次在近戰涉險,都有許褚的保護而相安無事。之後,許褚也能善終,算是對二人最好的安慰了。

而袁術經過這次折騰,維持都困難,自此他一蹶不振,已經無法再側身群雄的行列了。


公之自舞陰還也,南陽、章陵諸縣復叛為繡,公遣曹洪擊之,不利,還屯葉,數為繡、表所侵。冬十一月,公自南征,至宛。表將鄧濟據湖陽。攻拔之,生擒濟,湖陽降。攻舞陰,下之。

譯文:曹操自舞陰回來以後,南陽章陵幾個縣又重新叛變,歸於張繡。曹操派了曹洪迎擊,戰敗,回來駐紮在葉縣,幾次被張繡和劉表襲擊。冬天十二月,曹操親自南征,到了宛縣。劉表手下的將領鄧濟佔據胡陽邑。於是將其攻破,生擒了鄧濟,湖陽城投降。又攻舞陰,也同樣攻破。

章陵,是南陽郡下一縣,現湖北棗陽縣東南。葉縣,也屬於南陽,現河南省葉縣南。胡陽,則在現在河南唐河縣的胡陽鎮。

張繡既然不能速滅,則兩軍就只能在南陽郡內反覆拉鋸。張繡未能站穩腳跟,而曹操也討不到什麼便宜。

曹洪是自曹操起兵以來,極為倚重的本家將領。西迎漢帝有他,攻打張繡又有他。他極似草草的替身,重要的場合都有他的出現。區別就在於,有他,可能打不了勝仗。

南陽郡,是荊州門戶,且是天下第一大郡。,轄三十七個縣,二百四十萬人口。在秦朝時,就有最初三十六郡之一。劉秀建立東漢,南陽郡輸出了大量人才。且南陽郡同荊州刺史駐地南郡僅隔一條漢水,位置也極為重要。

建安二年的下半年,曹操都幹了那些事情?

可惜曹軍在此地一無所獲,曹洪戰敗,只能退保葉縣。這裡已經是荊州與豫州的邊境了。劉表和張繡二人仍不肯罷休,非要將曹軍趕出荊州不可。

熬完秋收,糧食豐收,曹操捲土重來 ,親自出徵,一直打到宛城。胡陽在宛城東南,往東則是舞陰。曹操一口氣將胡陽攻下,又順勢拿下舞陰。到那時並不駐軍,班師回朝。他在建安二年的軍事行動,除了張繡叛變導致重大損失之外。徵袁術,二徵張繡,都是在一兩個月裡面把戰事解決。

此時的他,尚未具備長途遠征的實力,只能速戰速決,且每次都要進出許都,行事極為小心。

此外,他在佔領宛城以後,特地在淯河上祭奠了二月份死於張繡叛亂的將士,儀式極為盛大。他哭得很傷心,看不出有表演的成份,他是真的懺悔了。


以上文章是我諸多原創文章裡的其中一篇,抄襲或者借鑑都非是我的特長!

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請給我點贊;不同意我的觀點,請評論或者私信告訴我;不喜歡我的文筆,可以直接忽略。在我的主頁裡,你們可以看到我的努力。我感謝各位閱讀者的付出,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