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中喜歡林黛玉的讀者多些還是喜歡薛寶釵的多些,為什麼?

微雨簡記


這個沒有統計過,不好說。以個人理解,上層社會的人肯定更喜歡寶釵樣的人物,普通個人肯定喜歡黛玉的多一些吧,這和個人喜好、性格和立場有關。我個人立場是喜歡黛玉,不喜歡寶釵。

一、初看紅樓夢,黛玉性格確實不討喜。

第一遍看紅樓夢的時候,看到黛玉的情節,好多時候不能理解。覺得身邊有這樣一個人非得氣死不可,脾氣實在是難琢磨。

和寶玉的一來二往過程中,都會替寶玉著急,也不禁感嘆寶玉喜歡這個林妹妹是喜歡的有多深才會這麼容忍黛玉的小性子。

就像在網絡上看見的胡適就很不喜歡黛玉的性格,當時很是贊同。後來,讀到第二遍、第三遍、第四遍的時候,我的觀點就慢慢轉變了。

一是緣於黛玉的身體狀況和孤苦的身世,二是面對寶釵一家人的“金玉良玉”的造勢,自己無人相助,只能聽天由命;礙於世俗禮教,不能和寶玉當面說明。

黛玉最讓人不喜歡的可能就是當著薛姨媽的面諷刺寶玉聽寶釵的話,還有就是送頭花事件。但是從她對待香菱等人的事情上,看出黛玉其實是心裡不藏奸的一個人,做朋友的話,還是黛玉更讓人放心,做不成朋友她也不會害你。

二、再看紅樓夢,薛寶釵生存能力極強,做事風格極其圓滑。

其實寶釵的性格在現代社會中是很常見的。對上極能夠揣摩領導或者家長的心思,說出的話、做出的事無一不是遵循條條框框、規規矩矩,並能未領導及時解憂。緊盯主要領導這一核心矛盾,其他的事情可以找到很圓滿的理由去掩飾。

對下,能夠根據對象的性格、身世等特點,施捨小恩惠的形式迅速拉近關係。在深入交往過程中,通過透露自己的一些無關緊要別人又感興趣的消息,來套取別人的高度信任,從而獲得自己想要的必要信息。

寶釵這種人,平時相處起來應該很融洽,也不會主動去做出格的事情,不是奸佞之人。但是,絕對不是交心的好對象,更可能成為的是關係穩定的利益交換者,或者作為執行層去做任務。

毫無疑問,寶釵這類人生存能力比黛玉這類人強太多。但是,我這裡不考慮其他,僅僅從單獨一個人的角度去看,還是喜歡黛玉多一些。


秋陽讀線裝經典


《紅樓夢》自清代乾隆年間刊傳,讀者眾多,當時有"為人不讀紅樓夢,縱讀詩書也妄然"之說。

特別在擁釵擁黛上,意見相左,連講君子動口不動手的文人,有時也甚至飽以老拳。

那麼擁釵擁黛的哪個更多些呢?擁黛者更多。從紅樓同人文的數量就可以看出。

從清開始,就有不少人在寫紅樓續書,至現在尚存的優秀出版的優秀版本尚有十餘種。我看的未必全面,但魯迅先生說,或上天入地,或得道成仙,或重生回魂,但無一例外,都是替林黛玉打抱不平,一定要讓林黛玉為正妻,薛寶釵為副,且靠林黛玉振興賈府。

在網絡時代,人們的思想更解放了,紅樓同人文得有大幾千本。

無一例外,仍然是為林黛玉張目。有讓林黛玉嫁水溶的,有嫁皇上的,有嫁將軍的,還有與賈寶玉自食其力的,百花齊放,為林妹妹開闢了多條康莊大道。

而且有一個階段,讀者甚多。

沒有一本是為薛寶釵爭取出路的,只是把她寫的比《紅樓夢》中更不堪而已。

每本書最少有上千個讀者,沒有看到抗議,只看到點贊。

從此可見民心所向,喜歡林黛玉的讀者更多一些。


旁觀者嵐


  • 謝邀請。在《紅樓夢》讀者中,喜歡林黛玉的多,還是喜歡薛寶釵的多?可以十分肯定的回答,喜歡林黛玉的多,而喜歡薛寶釵的少。
  • 《紅樓夢》是中國百科全書式的文化經典,從誕生起就受到中國社會各極層的廣泛關注與研究。它全息式地描寫社會生活,以賈寶玉與林黛玉愛情悲劇為主線索,全景式描述了賈王史薛四大家族由繁盛到衰落的過程,讓無數人扼腕長嘆,讓無數人看透人生與社會。
  • 而關於林黛玉與寶玉前世緣,林黛玉是前世是一株絳朱仙草,既將要缺水枯死,而賈寶玉的前世神瑛侍者,出於憐惜之心,施水澆灌這株要枯死的仙草。仙草降凡世報答寶玉前世雨露之恩,淚流盡而亡。
  • 多麼悽惋的愛情傳說,多麼玄妙的隱喻,再加上黛玉的可憐身世,黛玉的冰清玉潔,才華出從,結詩社,學剪栽,是勾心鬥角,爾虞我詐的榮國府裡的異類,曹雪芹用萬般的美好塑造的女性形象在最後孤苦中死去,讓多少人看到人間的慘劇,又有多少人不為之動容,多少人為之感慨與惋惜。
  • 相較於更世故,更圓滑的薛寶釵人們對她的喜歡就與林黛玉不可同日而語了。

但進入新時期以來,人們重功利與世俗方面,給了薛寶釵更多的肯定,說薛寶釵更適合人群,適合社會,這就與本題的關係不大了,應當另當別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