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離清水塘“紅四方”在醴陵新生

株洲日報記者 廖喜張

【項目名片】

項目規劃佔地300畝,總投資7億元,建設年產100萬噸複合肥生產基地。項目分兩期建設,一期佔地200畝,投資5.4億元,於去年7月動工建設,預計今年底竣工投產。

【建設者說】

中鹽美福這個項目進度快,很感謝政府給予的大力支持。醴陵成立政府對接小組,有問題去找他們就行,證照的辦理都是他們帶著我們跑腿,很快就辦好了。

——陸道軍(中鹽美福黨支部書記)

4月30日,記者來到位於醴陵東富工業園的中鹽美福生態肥業項目現場。一條水泥道路向施工地塊中間延伸,道路左側正在進行基礎工程作業,道路右側一棟近20多米高的廠房已進入收尾階段。

這個佔地300畝、總投資7億元的清水塘老工業區搬遷改造項目,下月起就將分批進場安裝主要設備,預計比原計劃提前1個月,9月底可投入試生產。

以醴陵為基地,輻射南方市場

化肥作為糧食的“糧食”,是農業生產的重要戰略資源。中鹽美福的“紅四方”牌複合肥,具有養分含量高、施用量少、肥效高等特點,是我國很多地區農業生產的首選肥料。

2017年6月底,中鹽美福(原湖南紅四方)位於清水塘的老廠區正式停產。搬遷改造,該公司的下一站選在了離原廠約40分鐘車程的醴陵。2018年10月,項目正式簽約,入駐醴陵市東富工業園。

中鹽美福相中的是醴陵優越的地理位置以及便利的交通優勢。該公司黨支部書記陸道軍介紹,在已有3個複合肥生產基地的基礎上,在醴陵再建設一個基地,可以作為集團公司在南方市場的產能補充,“產品可以輻射到江西、廣東、廣西、雲南等地市場,並出口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

根據規劃,中鹽美福一期將投資5.4億元,建設年產40萬噸緩控釋複合肥項目,其中年產20萬噸的氨酸項目已完成主體建設,預計5月可分批次進場安裝主要設備,9月30日可投入試生產。

建設120米高複合肥生產線

在水泥路左側的圍欄內,一個深8米、直徑18米的地基工程正在緊張施工。不久之後,一座高達120米的水泥塔就將拔地而起。

這裡安裝的高塔複合肥生產線,可年產高塔複合肥20萬噸。這條生產線採用的是高塔熔體造粒工藝技術,熔融態物料從造粒塔頂由差動旋轉造粒噴頭噴出,在塔內降落時經空氣冷卻成粒。該項工藝返料量少、成本低,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填補了國內空白。

受疫情影響,項目進度被耽擱了近兩個月。為了追趕工期,中鹽美福項目部優化組合施工力量,搶抓晴好天氣,加班加點建設。“特別是在醴陵市各職能部門全力配合項目‘搶跑’,幫助項目解決建設難題。現在不但追回了工期,預計還能比原定計劃提前一個月竣工。”陸道軍說。

陸道軍介紹,高塔複合肥生產線將在今年12月底建成。全面建成投產後,可年產複合肥100萬噸,年實現銷售收入20億元。屆時,一臺臺滿載“紅四方”肥料的車輛,將從醴陵出發,駛向祖國的四面八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