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家政阿姨想出個“笨辦法”,讓98歲老人也能做好垃圾分類!

前一段時間,總是被娛樂八卦佔滿的熱搜榜突然被上海霸榜,各大新聞頭條都是“上海實施垃圾分類”“上海人被逼瘋”“幹垃圾還是溼垃圾”“你是什麼垃圾”“垃圾分類前後的你”......


這位家政阿姨想出個“笨辦法”,讓98歲老人也能做好垃圾分類!


一轉眼,《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已經實施有一段時間了,居民區已經普遍參與日常垃圾分類了,部分居住區的居民習慣已良好養成,不再需要志願者值守了。伴隨著新習慣的養成,居住區垃圾分類達標率快速提高,全市1.2萬餘個居住區達標率已由去年年底的15%提升到目前的80%。


達標率的大幅度提高,離不開每一個上海公民的積極配合。例如這位滿頭白髮的86歲老人——吳金鳳。

吳金鳳老人說起自家垃圾分類的“秘訣”有點小驕傲:“多虧小汪給每個房間都擺上了幹垃圾桶和可回收垃圾桶,所以像我這樣的獨居老人也能輕鬆做好垃圾分類工作了!”


作為中國內地最早進入人口老齡化且老齡化程度最深的城市,上海市戶籍老年人口已達503.28萬,佔戶籍總人口的34.4%。所以,讓老年群體做好垃圾分類既是關鍵,也事關老年人的生活幸福指數。


這位家政阿姨想出個“笨辦法”,讓98歲老人也能做好垃圾分類!


上海家政員汪秋月為自己服務的獨居老人想出了一個垃圾分類的“笨辦法”——在每個房間都擺上“兩分”的垃圾桶,除此之外比如廚房間會再增加一個溼垃圾桶,每個月再固定收集一次類似電池燈管之類的有害垃圾。


這位家政阿姨想出個“笨辦法”,讓98歲老人也能做好垃圾分類!


汪秋月從事鐘點工已有十多年了,2016年時曾獲評“上海金牌家政員”。


今年,面對垃圾分類這件大事,她立馬想到了正在服務的5戶獨居老人,其中最大年紀的已經98歲,“他們都年紀很大了,我每天只在他們家待一小時,如何利用這段時間幫他們做好垃圾分類,就想到了‘笨辦法’,辛苦一點多弄幾個垃圾桶不難,配合好居委垃圾分類工作,幫助老人有更好的生活環境,才是最重要的。”


居委會在瞭解到汪秋月每天上午10點才能到此為老人服務後,也採取“特別關照”:只要汪秋月來倒垃圾,就專門為她打開垃圾桶,將老人的生活垃圾處理掉。


這位家政阿姨想出個“笨辦法”,讓98歲老人也能做好垃圾分類!


“我照顧的老人裡有的下床不便,有的眼睛不靈了,有的耳朵聽不清,但這都不影響我幫他們做好垃圾分類,只要讓他們能在家裡也輕鬆地找到對應的垃圾桶,衛生工作一樣做得好!”


這位家政阿姨想出個“笨辦法”,讓98歲老人也能做好垃圾分類!


據瞭解,上海市婦聯聯合上海市家庭服務業行業協會,開展“家庭服務低碳行,垃圾分類要先行”主題活動,計劃在全市範圍內組織培訓3.2萬名家政員,並充分發揮金牌家政員在垃圾分類中的示範作用,取得了良好效果。


家政阿姨們的工作本就是為了提高僱主的生活質量,讓僱主過得更輕鬆,提高生活幸福指數的。阿姨汪秋月說,她將把自己的辦法分享給其他家政同事們,希望可以幫助更多人做好垃圾分類這件事,共同為綠化美好的社會貢獻一份力量。

- E N D -

#家政##家政招聘回暖##3月家政業薪資整體上漲##家政服務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