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一下俄羅斯里面的“皇俄”

其實“皇俄”這個說法和中文有點衝突,因為中文網絡上一直有“皇漢”這個稱呼,但是皇俄和皇漢的含義完全不一樣,“皇俄”的正確說法是:在俄羅斯擁護君主制的人。


網絡上關於皇俄的話題其實不少,誤解也不少,有一點是特別需要注意的:由於俄羅斯這幾年給尼古拉斯二世翻案翻的不亦樂乎,導致很多中國人誤以為皇俄是希望羅曼諾夫王朝的後代回俄羅斯執政,實際上並不是這個意思,羅曼諾夫王朝在海外還有後裔的,其中一個後裔就是喬治·米哈伊洛維奇·羅曼諾夫。


喬治·米哈伊洛維奇·羅曼諾夫,1981年出生於西班牙馬德里,目前在經商,但是海外的羅曼諾夫王朝後裔和皇俄的關係不見得多好。


淺談一下俄羅斯里面的“皇俄”

這就是目前羅曼諾夫王朝的海外後裔,王子喬治·米哈伊洛維奇·羅曼諾夫和他的母親瑪麗亞·弗拉基米羅夫娜。


皇俄更主張的是“恢復俄羅斯君主制”,至於君主,可以讓普京來當,當然普京不見得答應就是了,實際上在俄羅斯的皇俄裡面,不少人在“勸進”普京,這裡面就包括克里米亞總理阿克肖尼夫,一度導致國內不少人以為普京要當沙皇了,還給取了“普沙皇”的外號。


我們來看看俄羅斯的皇俄的一些人物:


康斯坦丁·馬洛費耶夫。


淺談一下俄羅斯里面的“皇俄”


康斯坦丁·馬洛費耶夫,投資基金“馬歇爾資本”創始人,安全互聯網聯盟董事會成員,聖巴西略慈善基金會主席,1996年畢業於莫斯科國立大學法學院。


馬洛費耶夫成立了“雙頭鷹協會”的組織,這個組織擁護君主制,意識形態為歐洲新右翼,馬洛費耶夫自己的辦公室都有沙皇以及沙皇將軍們的雕像或者畫像,根據The bell報道,目前約有30%的俄羅斯人支持君主制。


馬洛費耶夫非常積極的參與了東烏克蘭戰爭和2014年的克里米亞戰爭,他是亞歷山大·波羅代和斯特列科夫的前僱主。


2014年,烏克蘭內亂,烏克蘭武裝部隊和東烏地方武裝在烏克蘭東南部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州持續交戰,烏軍在早期戰鬥中接連遭受巨大損失並撤退,烏克蘭頓涅茨克州宣佈獨立,成立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亞歷山大·波羅代宣佈自己是總理,斯特列科夫宣佈自己是國防部長。


馬洛費耶夫的人脈廣泛,不僅和俄羅斯上層有聯繫,和俄羅斯東正教會也有千絲萬縷的聯繫,我們看一張圖片


淺談一下俄羅斯里面的“皇俄”


這張圖片拍攝於2019年10月,當時23屆世界俄羅斯人民理事會召開,這個理事會其實是個國際公共論壇,與會人物一般都是政府代表,神職人員,公共協會負責人,科技文化著名人物,以及在國外的俄裔居民代表。


理事會主席是莫斯科及全俄羅斯東正教大牧首:基里爾一世。


大會主席團成員就包括基裡延科,此人是俄羅斯第三任總理,現在是俄聯邦總統辦公廳第一副主任。


開會的時候,普京也在場,注意馬洛費耶夫的位子,那可是前三排的人。


去年的這次會議,馬洛費耶夫在會議上講話,把自由黨和統俄黨罵了一頓,說這些人的“自由主義思想”導致了墮落和滅亡,還呼籲俄羅斯當局對這些人進行審查。


當然他批評統俄黨,但是不批評普京。


除了康斯坦丁·馬洛費耶夫外以及他的好朋友亞歷山大·波羅代和斯特列科夫外,還有俄羅斯聯邦總統助理伊戈爾·肖格列夫,克里米亞總理阿克肖尼夫,以及這段時間在中國部分網絡媒體露面的亞歷山大·杜金。


對了,忘記了前段時間在中國大紅的檢察長大人:波克隆斯卡婭。


順便說句,2017年皇俄派就和俄羅斯皇室起了衝突,因為尼古拉斯二世已經被東正教封聖,因此波克隆斯卡婭一直是把尼二當聖人看的,結果在2017年的時候,俄羅斯拍了一部電影《瑪蒂爾德》,這部電影主要講的就是一個波蘭芭蕾舞演員瑪蒂爾德和尼二的一段愛情故事,在尼二結婚前,瑪蒂爾德當過尼二的情婦。


就這段事,波克隆斯卡婭勃然大怒,認為電影侮辱了尼二,要求當局封殺。


但是羅曼諾夫家族在俄羅斯的代表阿爾齊舍夫斯基說:“電影沒什麼冒犯性……羅曼諾夫的立場是現在不會,也永遠不會干涉。沙皇與芭蕾舞演員的親密關係是歷史事實,我根本不同意波克隆斯卡婭的活動,所有這些歇斯底里簡直太荒謬了。”


結果波克隆斯卡婭就和皇室鬧翻了。


2017年,俄羅斯政府發言人迪米特里·佩斯科夫駁斥了康斯坦丁·馬洛費耶夫的“個人倡議”,也就是他的皇俄的主張,劃清了和皇俄的界限。


對於皇俄的主張,馬洛費耶夫在解釋說:


“對信仰和傳統的依戀的迴歸導致了人們對君主制的興趣,我堅信,君主制在俄羅斯和許多其他國家可能會再次起作用,世襲君主制提供了連續性,生命力,可能成為社會中真正的仲裁人,因為它的權力不取決於任何政黨或者政治團體,君主制捍衛的是整個國家的利益,如果我們談論的是漸進式的改革或者變革,我再說一遍:君主制是現代性的有效載體,比共和制更有效。”


這句話怎麼理解呢?


我們看一下整個俄羅斯的變革過程,不得不說俄羅斯真的是把所有的社會制度都試驗了一遍,君主制,社會主義制度,資本主義制度,反過西方,比如蘇聯時期,親過西方,比如葉利欽時期,但是折騰來折騰去,一直在原地打轉,走不出去,俄羅斯並沒有見得很好。


馬洛費耶夫所說的連續性的問題實際上在俄羅斯一直存在,甚至包括在蘇聯時期也一直存在,接班人問題一直是心腹大患,列寧當年是要求調開斯大林的,結果斯大林上位,赫魯曉夫上臺後否定斯大林,震動了整個蘇東陣營,而勃列日涅夫上臺實際上是通過政變的方式。


勃列日涅夫後是安德羅波夫,上臺15個月去世,契爾年科接任,契爾年科上臺13個月去世,蘇聯三年辦了三次國喪,終於受不了了搞出了戈爾巴喬夫,最後算是把蘇聯給拆了。


此後葉利欽雖然執政俄羅斯8年,但是俄羅斯政局依然不穩定,葉利欽在位的時候任命了一堆的總理,政策隔三差五的變更,一直到普京時代終於開始穩定了一些,雖說現在俄羅斯人對普京的怨氣也不小,但是比比之前的,真不知道強到哪裡去了。


從這個角度來看馬洛費耶夫的“連續性”的主張,似乎不是完全沒有道理,至於君主制是不是真的可以給俄羅斯帶來連續性,我存疑。


也是因為如此,馬洛費耶夫以及斯特列科夫,博羅代都在積極的為“後普京”時代積極奔走。


不能說皇俄們完全沒機會,皇俄裡面要錢有錢,要政治勢力有政治勢力,要槍有槍,要人有人,要理論家有理論家,關鍵是皇俄們不是光靠打嘴炮,只說說而已,他們真敢幹。


實際上俄羅斯所遇到的問題並不只是俄羅斯有,整個斯拉夫民族國家,不管是親美的還是親俄的,好像都有這點問題。


以烏克蘭為例,這個國家的就從來沒有穩定過,從克拉夫丘克開始,到庫奇馬,尤先科,亞努科維奇,波羅申科,包括現任的澤連斯基,其奪權的過程堪稱“演戲”,而且一個賽一個會演,現任的這位澤連斯基這才執政多久,地方行政長官和議會選舉,他的“人民公僕黨”全線潰敗,波羅申科再次捲土重來,支持率從73%直接跌到20%,地方勢力抬頭。


這次選舉烏克蘭投票率僅為30%左右。過去烏克蘭選舉,搞買票什麼的家常便飯,你以為這就是最糟糕的,還有更糟糕的:現在連票都懶得買了。


俄羅斯和烏克蘭在某一個方面有驚人的相似:只要有人拿著大喇叭在廣場上喊兩句,立馬可以彙集一群人就把現在政府給推翻了,這可不是隻有烏克蘭這幾年才出現的,烏克蘭一直是,俄羅斯也好不到幾分錢,葉利欽不就是這麼起家的麼?


這種不穩定性通過西方報道後變成“人民的選擇”,問題在於:如果在臺上的人不是歐美所中意的,那自然是“人民的選擇”,在臺上的人是歐美所中意的,那就變成了“俄羅斯的煽動”,實際上整個斯拉夫民族,乃至整個東歐的政治都有這個傾向,連俄羅斯自己都不例外。


除了傳統外,皇俄的興起也符合這幾年的全球右翼化保守化的潮流,只是各個國家的“右翼”定義不同,不用看別的國家,看看美國本身就是,不然特朗普怎麼上的臺?雖然這次選舉失敗了,但是特朗普還有七千多萬票,這是鐵一樣的事實。


只是西方媒體在報道這些事情的時候,更傾向於主張“我們美國才不是呢”,“都是普京搞的鬼啦”,“要不是普京干涉美國選舉,特朗普怎麼可能有人支持”云云。


到最後事實出來,調子就一步一步後退,最後從“普京干涉美國選舉”,變成了“俄羅斯的虛假宣傳導致美國人投票給特朗普”。


兩年前德國之聲說匈牙利的歐爾班問題以及波蘭問題的時候,居然能把鍋扣在蘇聯身上,認為就是因為蘇聯的統治,導致匈牙利人民和波蘭人民還不明白“民主的真諦”,看得我一陣子苦笑:教會的復興和政治保守化,合著就在匈牙利波蘭俄羅斯和烏克蘭有,美國就沒有,沒有就不存在。


目前俄羅斯“重返傳統”,君主制+東正教會+村社傳統會走多遠,目前還未知,普京對這一派是明顯的能利用就利用,但是不會給予權力,更不會讓其做的過大,克里米亞戰爭以及東烏衝突,很大程度上就是皇俄挑起來的,最後普京把這些皇俄分子召回了國,此後的敘利亞問題上,也沒有讓他們繼續插手,但是皇俄的訴求不會輕易消失,他們會靜靜的等待著普京的下臺,期待有一天重建帝國體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