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全村的希望”,卻在北大畢業後在家啃老18年,現狀令人唏噓

北京大學是無數中國人嚮往的學府,許多學生高中三年廢寢忘食拼命學習只為能夠進入北大,因為考上北大不僅是學習成績優越的體現,更能在畢業後夠謀份好的工作。然而有這麼一個人考上了北大,在北大讀到博士畢業,原本是“全村的希望”,畢業後卻無所事事最終只能回家啃老。他就是來自湖北常德的張某。

他是“全村的希望”,卻在北大畢業後在家啃老18年,現狀令人唏噓

剛畢業的時候,張某找了份工作做了幾年,2001年他突然辭職回家,此後就在沒出去工作了。至今已經過去18年,張某的爸媽已經年老,再無力撫養家中的這個''巨嬰''。張某表示自己願意出去工作,當一名人民教師也可以,前提是有人能夠請他''出山'',但是如果讓他主動去找工作,那是絕對不可能的。看著曾經前途無量的北大學霸今日碌碌無為的生活,不僅讓人感到唏噓,果然只會讀書考試是不行的。

他是“全村的希望”,卻在北大畢業後在家啃老18年,現狀令人唏噓

01

考試成績並非是唯一標準

作為家長總是十分關心孩子的考試成績,如果孩子考試成績理想,心情會不自覺地感到愉悅,而如果孩子考試成績不理想,則感到怒火中燒,恨鐵不成鋼。平日裡,為了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家長們節衣縮食,不惜花大量的錢去給孩子報課外輔導班,給孩子聘請家庭教師,生怕孩子考試的時候落後同學。但是家長們這種以考試成績評判孩子能力的方式是錯誤的,一個孩子會考試,能考上名牌大學並不代表他的能力就越強。

他是“全村的希望”,卻在北大畢業後在家啃老18年,現狀令人唏噓

02

孩子不是考試機器

以考試成績為標準來評價孩子會導致孩子成為考試的機器。這時候,孩子讀書會變成為了考試的死讀書,在讀書時不求甚解,囫圇吞棗,靠著對課本知識的死記硬背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這樣的孩子雖然在學校裡可以因為好成績經常受到老師的表揚,但是由於只會考試,其他能力,尤其是動手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沒有得到鍛鍊,在走進社會之後會難以在社會上立足,也難以料理自己獨立後的生活,漸漸地走上啃老的道路。

他是“全村的希望”,卻在北大畢業後在家啃老18年,現狀令人唏噓

03

孩子應該全面發展

中國傳統的教育是應試教育,一切都是為了考試,評價學生也是以考試的成績為標準。近幾年來,教育得到了改革,逐步推行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教育和多樣化的學生評價標準。所以作為家長,也應該摒棄傳統的應試理念,要關注孩子多方面的發展。

1、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

孩子每天只會讀書做作業的生活是非常單調的,家長可以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例如繪畫彈琴運動等等方面。孩子擁有興趣愛好,不僅能讓孩子在學習壓力大時得到放鬆,還有助於孩子的全面發展,讓孩子在樂趣中掌握一門技能。

他是“全村的希望”,卻在北大畢業後在家啃老18年,現狀令人唏噓

2、注重孩子動手能力的鍛鍊

全面發展的教育應該還包括孩子動手能力的教育。傳統的應試教育並不注重對孩子動手能力的培養,所以導致很多孩子只會紙上談兵,在實際操作的時候不知如何下手。家長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鍛鍊孩子的動手能力,例如陪孩子做手工,摺紙或者拼圖等。

3、提高孩子生活自理能力

孩子全面發展中,最為關鍵的是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發展。孩子終究要成年,要獨立生活,所以生活自理能力不能或缺。家長要從小培養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可以讓孩子參與到家務活中,幫助爸爸媽媽洗洗襪子,掃掃地。孩子在幹家務中不僅能體會家長的辛苦,更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他是“全村的希望”,卻在北大畢業後在家啃老18年,現狀令人唏噓

結語:只注重考試成績而不重視孩子全面的發展只會讓孩子成為考試機器,最終結果是進入社會後無所事事,變成啃老一族。為了孩子全面的發展,家長應該注重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鍛鍊孩子的動手能力以及提高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