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先育己,父母提升專注力的方法,分享四招,親測有效

各地分別公佈了開學的日期,家長群裡也討論的熱火朝天,只有幼兒園還需要再等待開學。於是大家紛紛表示,真的不希望再有暑假了,帶娃帶的無力吐槽了。

因為這個漫長的假期,家長們都快被氣瘋。帶孩子寫作業,上網課,都是一把辛酸淚。很多家長都說,孩子一會這樣一會那樣,一點都不專心,前兩天我一個很久不聯繫的同學,偶然問起我關於兒童專注力培養的問題。

育兒先育己,父母提升專注力的方法,分享四招,親測有效

其實說起專注力,每個家長都知道專注力非常重要。然而,今天我先來聊聊,作為想讓孩子更專注的我們成年人,你的專注力可以嗎?

下面幾個問題大家可以自測一下:

1、工作以外你能專心30分鐘做一件事嗎?當然不是玩遊戲追劇這種休閒的事情。

2、工作以內,你能效率較高的完成當天的任務嗎?

3、吃飯的時候,你是專心吃飯還是玩手機或者看視頻?

......

關於專注的心理學概念

有這樣一個心理學實驗:在一天的不同時段裡給來自83個國家約5000名志願者發送消息,讓他們記錄自己的所思,所想,所做,然後回答三個問題:“你覺得心情怎麼樣?”“你想的事情是正在做的事情嗎?”“如果不是,那麼你想的事情是愉悅的,令人不快的還是中性的?”


結果發現,人們在醒著的時候,腦袋裡想的常常不是他們正在做的事,大約47%的時間,都在想一些跟當下無關的事情,回憶過去,或者幻想未來。


心理學有一個概念叫“心流”指的是,當你特別專注的做一件事情的時候,感受不到時間的流逝,而且內心充滿喜悅。心流狀態可以讓人的感覺非常敏銳,能夠捕捉和覺察到所有與當下事情相關的信息和資源,帶來的效率更高,效果也更好。心流狀態是很多心理專業學者都樂於去追求的狀態。


育兒先育己,父母提升專注力的方法,分享四招,親測有效

心流

我認識一個善於寫作的暢銷書作者,他說在寫作的時候經常能感受到心流狀態。專注於寫作的過程,不受外界的干擾,也沒有內心的焦躁,所以寫作帶給了他很大的成就感。所以很多能專注的人都表示,做自己最喜歡的事情的時候,能體會到時間很快過去,效率很高的狀態。


著名音樂人李健曾經在一次演講中說過,很多人都抱怨他為什麼不開微信,電話也基本打不通,電話相當於傳呼機,只能發短信。李健是有意而為之,他覺得現在受干擾的機會太多了,電話經常有人找,所以乾脆不接。他會兩三個小時會看一次電話,開始有人抱怨,後來大家也就習慣了。

當然作為名人可以任性一點兒。

李健又說到關於專注於興趣的問題。他說彈琴確實很辛苦,但是真正體會到快樂的只有彈琴者本人,那個快樂是巨大無比的,彈琴需要絕對的專注,而且需要長期的練習,如果幾天不練習,手就生疏了,有演出的時候就很沒有自信。


育兒先育己,父母提升專注力的方法,分享四招,親測有效

專注的彈琴


影響專注力的因素

  • 信息時代我們的大腦獲取了大量信息,大部分信息不需加工也無用。


前面開頭的問題,我問過朋友,問過學員,雖然沒有具體的數據比例可以概括,但是一定是大部分人都做不到專注,甚至很多人也沒有體會過心流的狀態。工作的時候,總是時不時的回一下信息,所有的碎片時間都用來刷手機,真正能讓自己大腦專注在一件事情上的時機和可能都非常少。


但是,我們又發現,在玩遊戲,看視頻或者追劇等不需要深入思考的情況下,“專注”就變得很簡單了。這是因為所有這樣的行為,是沒有經過大腦加工處理的,自然也不會耗費大腦的能量。而且互聯網推薦給我們的或者我們主動去搜索的,都是感興趣的話題,而正是這樣持續的不深入思考,大腦的思考能力就越來越差了。


  • 同時做幾件事,多任務切換是消耗注意力的行為


我們都知道大腦是用進廢退的。腦科學博士戴戴老師曾經分享過,大腦的注意力是探照燈的形式,它一個時間只能處理一件事情,如果兩件事情同時做,大腦是在切換任務的狀態。可想而知的是,大腦切換的效果自然是兩件事的效率都打折扣了。


比如我們在工作中,經常會遇到可能在準備一個策劃方案,這時有同事來諮詢問題,有領導發了郵件,等我們把注意力調整回來就是浪費了很多時間。


  • 情緒也可能讓我們不夠專注

當我們不能很好的把握事情的節奏和結果的時候,自然會出現焦慮,鬱悶等情緒。而情緒的產生也必然會增加大腦去處理情緒的工作。很多情況下,我們都在和情緒作鬥爭。事實上,我們在處理情緒的時候,也就不能專心去做邏輯分析之類的事情了。


其實影響專注的方方面面太多太多,貪婪,想要的很多,懶惰,想要及時行樂等等,都讓我們無法專注。我們不能接受金錢被割韭菜,卻很容易接受注意力被收割。


育兒先育己,父母提升專注力的方法,分享四招,親測有效

任何內部和外界干擾都可能導致我們不專注

提高專注力的四個方法,親測有效

怎麼樣可以提高專注力呢?經過了一段時間的實踐,我總結了四個有效的方法,分享給大家:


1、覺察

第一步一定是覺察。當我們開始覺察的時候,就意味著我們可以專注一些了,覺察後就需要對容易分心的事做一些調整。

開始覺察的同時記錄下來。這裡需要站在更客觀的角度,像一個第三方一樣。可以從記錄時間開始。


記錄大段的時間在做什麼,如果遇到的干擾,如何可以減少或者避免這些干擾的發生。把可能造成干擾的因素去掉,比如關閉不必要的手機通知。如果結合每天待辦清單來使用是非常有用的。


2、專注力訓練

專注力訓練有很多方法。我這裡給大家推薦個很簡單好操作的。可以安排固定的時間,閉上眼睛,想象一個小孩盪鞦韆,直到鞦韆越來越慢,停止為止。這個訓練方法來自一本書《How To Concentrate Like Einstein》裡邊有12種訓練方法,有興趣的夥伴可以去多瞭解。我覺得一個就可以用的很好了。


育兒先育己,父母提升專注力的方法,分享四招,親測有效

盪鞦韆

3、冥想

冥想是一個特別推薦特別好用的方法。我們可以做最簡單的冥想。安靜的環境,合適的音樂,舒服的坐姿,閉上眼睛,全身放鬆。如果自己不能很好的控制意念,開始可以選擇一些有指示性語言的冥想音樂。冥想不僅是提高專注力,對於舒緩情緒,提升靈感等等都有很大的好處。


4、從25分鐘番茄鍾開始

前面兩種訓練和冥想,都是有意識的調整大腦的頻率。那麼接下來,我們可以利用番茄鍾(時間管理工具)來進行單一任務的處理。25分鐘的時間,專注在一件事情上。製造安靜的環境,關掉電子產品,在旁邊準備紙筆。如果在25分鐘內有干擾的事情或者25分鐘內想了任何別的事,用紙筆記下來,25分鐘後去處理。

番茄鐘的方法對於處理具體的事情非常有效。想多瞭解的朋友可以自己搜索相關信息或者關注我後面會有專門的文章分享。


除此之外,提高專注力並不是說每時每刻都要專注的,我們需要給大腦休息的時間,也需要休閒娛樂來勞逸結合。所以在最開始,讓自己能從1個25分鐘,到每天能專注3-4個25分鐘。如果能做到這樣,你的效率已經是提升幾倍了。


由此可見,作為成人的專注力尚且需要鍛鍊,孩子更需要有效的引導。下次跟大家分享孩子專注力的培養!


育兒先育己,父母提升專注力的方法,分享四招,親測有效

作者:神筆思文,12年互聯網營銷經歷,學以致富研究院聯盟群主,互聯網創業公司運營總監,對運營和消費者心理學有經驗和見解,持續更新幹貨和成長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