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和遠方”在象州之二十:古琶茶

“詩和遠方”在象州之二十:古琶茶

◎子民百姓

中國是最早發現和利用茶葉的國家,是世界茶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據中醫四大經典著作之一《神農本草經》記載:“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茶,最早是一味中草藥,有解毒治病之功效。唐代陸羽所著《茶經》是中國最早的一部茶書,也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學專著,有“茶葉百科全書”之稱,對中國茶業和世界茶業發展作出了卓越的貢獻,陸羽因之被譽為“茶仙”,尊為“茶聖”,祀為“茶神”。據《茶經》記載:“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聞於周魯公。”茶,由藥用漸漸發展為一種日常飲料。

廣西象州之茶,歷史悠久,聲名遠播。據“茶聖”陸羽所著茶葉百科全書《茶經》記載,茶葉“嶺南生福州、建州、韶州、象州”,說明象州是當時嶺南地區(廣東、廣西、福建一帶)四大茶葉主產區之一。據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象縣誌》載:“象地宜茶,載於陸羽茶經,洵非虛構,蓋本縣境內,皆可種茶。”“……本縣境內,皆可種茶,而所產茶葉,以色香味三者言之,實不讓各地名種,但制藏之法尚未精求,稍隔數月,香味俱失,以致不能大量生產,暢銷遠處,甚可惜耳。目今近城、寺村兩鄉,產茶較多,明火細茶,每斤約銀毫五角,粗茶半之。其特佳者,中平鄉有青山茶,色黃綠,味香滑。大樟鄉有東溫茶。瑤山中有瑤茶,色微紅,極促消化,隔宿其味不變,但產額不多。”

“詩和遠方”在象州之二十:古琶茶

妙皇古琶茶(妙皇鄉政府∕提供)

象州所產茶葉中,當推妙皇古琶茶最有名氣。相傳,很久很久以前,妙皇鄉古琶村有一位年輕美貌的少女,長年上山採藥醫治久病癱瘓的老母親,上蒼感其孝心,引至深山中採回一種植物之葉,每日熬水服用。數日後,其母身體竟然神奇般康復。少女把該植物挖回栽在村旁,每日取其葉熬成涼茶,供周邊村民飲用,姑娘喝了臉色紅潤,小夥喝了身強體壯,老人喝了延年益壽,當地人稱之為古琶茶。

在遠近聞名的“古琶茶”產地——妙皇鄉古琶村,要依託該村地處金秀大瑤山西麓,山青水秀、空氣清新、汙染少,以及古琶茶有益健康曾作貢品進獻皇宮,產品一度遠銷廣州、香港、澳門等地以及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等東南亞國家的優勢,大力發展富硒茶葉生產,註冊“富硒古琶茶”商標,打響富硒古琶茶品牌。給力象州富硒古琶茶向北打入桂林國際旅遊市場,進而“東融”打入廣東市場、粵港澳大灣區市場、東南亞市場,幫助茶農增收致富奔小康,打造富硒茶葉產業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