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秦瓊!回顧我的生平,我最幸運的事就是遇到了李世民

大家好,我是秦瓊,一個在演義小說裡,當過捕快賣過馬,被好多人稱呼為秦二哥的大英雄。

大家好,我是秦瓊!回顧我的生平,我最幸運的事就是遇到了李世民


好吧!我承認,做捕快和賣馬這兩件事,是演義小說裡杜撰出來的。不過,我覺得以我的一生經歷來說,大英雄這三個字,我是當得起的。

讓我來告訴你們,我,秦瓊,一個生長於隋唐交際的山東大漢,一生到底是怎麼度過的!

首先,和演義小說裡一樣,我確實是山東歷城人。不過,關於我那些親戚或者家族恩怨什麼的,那都是杜撰。真實的歷史上,根本就沒有羅成那麼一個人,我自然也沒有那麼一個表弟。當然,更跟羅藝沒什麼關係。

大家好,我是秦瓊!回顧我的生平,我最幸運的事就是遇到了李世民


我的祖上,都是清一色的文官。我太爺爺名叫秦孝達,是北魏時期的廣年縣縣令;我爺爺叫秦方太,是北齊廣寧王的幕僚;老爹秦愛,也是北齊的文官。後來北齊被隋朝取代以後,我爹也懶得在做官了,直接就回了老家歷城耕讀傳家。大業十年的時候去世,那時候我正跟著張須陀在外面打仗,連回家吊個孝都沒能做到,實在也是挺遺憾的。

反正簡單來說,我家其實是個典型的士族家庭。雖然並不得那種傳承千年的大世家,但還算是中等偏上的士族家庭。

當然,在《新唐書》、《舊唐書》這種正史上面,肯定不會記載我的這些家事。這些東西,都在我兒子的墓誌銘上記著呢!不信你們自己去查。

大家好,我是秦瓊!回顧我的生平,我最幸運的事就是遇到了李世民


也正是因為正史上沒記載過我早年的事情,所以演義小說當中,才會有那麼多虛構的成分。

那麼,出身士族家庭的我,又是怎麼一步步成為唐朝開國將軍的呢?

我爹當年退下來比較早,在隋朝也沒當過什麼官。所以我沒法子憑藉祖蔭出仕,而且我那時候也沒有科舉這一說。唯一的辦法,就是去參軍。我最開始的時候,是在隋朝名將來護兒手下當兵。我娘去世的時候,來護兒還特意派人去弔唁了一下。因為在他看來,我是那種勇武過人,將來必有所成就的人,可以先結交一下。

來護兒並沒有看錯我,在接下來的幾年當中,我開始在軍中逐漸攀爬。到了大業十年,也就是我爹去世那年,我正在隋朝的另一位名將張須陀麾下做官。順便說一句,在真正的歷史上,是沒有靠山王楊林這個人的,我也沒有什麼義父。而張須陀這個人,其實就是楊林的原型之一。

大家好,我是秦瓊!回顧我的生平,我最幸運的事就是遇到了李世民


在大業十年這一年,隋朝已經風雨飄搖,到處都是烽煙四起。當時涿郡的起義軍首領盧明月,手底下聚集了十幾萬人,來勢洶洶。而張須陀手底下,當時只有一萬多人。張須陀當時定計,率大部隊先行後撤,給敵人一種逃跑的假象,然後再派遣一千人去進行奇襲,肯定能一舉擊潰盧明月。

對於這個艱鉅的任務,當時張須陀麾下只有兩個人敢站出來接受。一個是我,另一個名叫羅士信。這個羅士信,就是後來演義小說中羅成的原型,也是個猛人。按照張須陀的計劃,果不其然,最後我們以一萬人的兵力,打垮了盧明月十幾萬人。我和羅士信兩人,也一下子成了名。後來我們還跟著張須陀,打過海曲的孫宣雅。憑著軍功,逐步升到了建節尉,這是個正六品的武官。

大家好,我是秦瓊!回顧我的生平,我最幸運的事就是遇到了李世民


然而可惜的是,大業十二年,張須陀去打瓦崗寨,被李密給設計埋伏了,最後死在了瓦崗軍手上。在此之前,李密這傢伙在瓦崗軍中並不受重視,當時瓦崗軍中還是翟讓說了算。不過,也正是因為這一戰,幹掉了張須陀這位隋朝第一名將,李密聲威大振,在瓦崗軍中逐漸成了僅次於翟讓的二號人物。

至於我,雖然沒有和張須陀一塊被幹掉,而是率領殘部,依附了據守虎牢關的裴仁基。不過後來,裴仁基投降了李密,我作為下屬,也就只能跟著加入了瓦崗軍。在這一點上,隋唐演義裡面倒是沒有瞎說,我確實在瓦崗軍裡待過一段時間。

加入到瓦崗軍之後,李密倒是十分重視我,讓我管理四驃騎。這支軍隊,是李密麾下最精銳的軍隊之一,一共八千人。順便說一句,當時和我一塊帶領這支軍隊的另一個人,名叫程咬金,後來成了我一輩子的好兄弟。

大家好,我是秦瓊!回顧我的生平,我最幸運的事就是遇到了李世民


在我加入瓦崗軍之後,天下越發混亂。我也跟著李密南征北戰,瓦崗軍越打越強。又過了一年之後,大業十四年,宇文化及在江都發動政變,勒死的楊廣。楊廣這一死,原本就已經在崩潰邊緣的隋朝,徹底滅亡了。但是同時,整個中原也徹底分崩離析。

當時天下分崩之後,實力最強的,要數瓦崗軍、李淵、王世充和宇文化及這四家。在這個時候,李密已經幹掉了翟讓,自己獨掌瓦崗。當時的局面是,李淵身居關中,置身事外。而王世充、李密和宇文化及這三家,在一定程度上有點三足鼎立的意思。為了避免腹背受敵的局面出現,李密不得不答應王世充的提議,兩家聯合先打垮宇文化及。

大家好,我是秦瓊!回顧我的生平,我最幸運的事就是遇到了李世民


之所以先打宇文化及,不是因為李密想給楊廣那廝報仇,而是因為,這四家當中,其實就數宇文化及最弱。別看在隋唐演義當中,宇文化及是以一個大奸臣的形象出現的。在真實的歷史上,其實他就是個紈絝二代。他老爹宇文述倒是比較牛,可惜那時候他爹已經死了。就連江都政變這件事,其實也不是宇文化及自己的意思,而是他弟弟宇文智及和其他幾個將軍的謀劃,殺了楊廣之後,硬把他推出來的。

不得不說,李密這傢伙人品雖然一般,但能力確實很強,宇文化及哪是他的對手?經過一番死磕之後,宇文化及手下,原本率領的隋朝最精銳的十幾萬軍隊,被李密一口吃掉。但同時,瓦崗軍也死傷慘重。

如果在這個時候,李密能爭取到半年的時間,好好把江都這個戰果給徹底消化了。最多半年,歷史估計就要重新改寫了。可惜王世充那傢伙動作更快,在李密和宇文化及死磕的同時,這個一年多以前,才在李密手上勉強活下來的敗軍之將,竟然徹底起死回生了!不但自己立了一個皇帝,還聚攏了十幾萬大軍。

大家好,我是秦瓊!回顧我的生平,我最幸運的事就是遇到了李世民


剛剛打垮宇文化及的李密,難免有點驕傲。再加上一年之前,王世充剛剛在他手上慘敗,他也就難免大意了一些。沒想到,王世充這次長能耐了!趁著瓦崗軍人困馬乏,率軍在邙山一帶大敗李密。最後,李密自己倒是逃了出去,投降了長安的李淵。但我和咬金,卻被王世充抓了俘虜。

被王世充抓了俘虜之後,王世充倒也沒難為我們,而是用優厚的待遇招降我們。畢竟,我們兩個也都是瓦崗軍中最能打的將領。我們對李密這個人,本來就觀感一般。尤其是他殺翟讓那件事,更是讓我十分痛恨。所以,對於王世充的招攬,我也就沒拒絕,在王世充麾下做了將軍。

當然,對王世充這個人,我同樣很不喜歡。我總覺得,這個本來姓支的氐族人,實在是為人狡詐。之前實力最強的四家當中,我其實對李淵那邊觀感最好。李淵那傢伙,雖然最為腹黑,但人品總算過得去。所以,武德二年二月,在某次打仗期間,我和咬金直接當場起義,跑到唐朝那邊去了。對於我們的投誠,李淵倒是也十分重視,將我和咬金派到了他二兒子李世民麾下。

大家好,我是秦瓊!回顧我的生平,我最幸運的事就是遇到了李世民


至此,我算是徹底安定了下來。此後十幾年的餘生當中,我一直追隨著這個男人,橫掃天下。

我一直覺得,李淵之所以能夠最後建立唐朝,最大的一個原因,就是因為他生了個好兒子。尤其是這個二兒子,實在是太能打了!

武德二年十一月,宋金剛來犯,河東之地告急。李世民帶著我們大夥,花了五個多月的時間,徹底消滅了宋金剛。同時,還抓了宋金剛麾下一員大將,名叫尉遲敬德。往後的日子裡,我們並肩作戰,也成了最好的兄弟。

武德三年七月,李世民終於掉過頭來,去打我以前的老僱主王世充。出於對王世充人品的不齒,以及為了證明我們對李家的忠誠。我、咬金、尉遲恭,還有個翟長孫的,自告奮勇做了先鋒。這沒辦法,因為我們四個都是降將。用我們幾個來打先鋒,也是對我們的一種試探。不過,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建立了後來很有名的玄甲軍。

大家好,我是秦瓊!回顧我的生平,我最幸運的事就是遇到了李世民


滅王世充這一戰,應該算是李世民一生當中,最厲害的幾場苦戰之一了。一來王世充本人並不弱,而來當時王世充和竇建德結了盟,李世民相當於是以一敵二。不過,就算這樣,李世民依然打贏了。先是帶兵掃平了洛陽附近,讓王世充據守的洛陽成了一座孤城。然後帶了一萬多人,前去虎牢關阻擊前來增援的竇建德。

虎牢關這一戰,絕對是李家老二最艱難的一戰。當時我們只有一萬多人,而竇建德那邊,卻有十多萬精銳。李二先是引誘竇建德出戰,然後趁亂突襲,帶著我們直擊竇建德中軍。這一戰,我親率數十精銳,率先衝破了竇建德的軍陣。後來這一戰結束後,竇建德做了俘虜。沒了希望的王世充,也只能開城投降了。

大家好,我是秦瓊!回顧我的生平,我最幸運的事就是遇到了李世民


憑著這一戰的功勞,我被封為了翼國公。

再後來,竇建德被斬首之後,他的部將劉黑闥又再次造反,李二又再次帶著我們去河北平叛,最終毫無疑問,一舉掃平了河北。

再之後,李家已經佔據了天下大勢。唐朝的建立,已經不可阻擋了。

不過李二在戰場上雖然無敵,自家的家事卻是一團糟。因為李二並非嫡長子,他頭上還有個大哥叫李建成,人家才是正牌的太子。但問題是,半個天下都是李二打下來的,我們肯定也更希望李二能做太子。所以接下來幾年當中,李二開始逐漸由外部鬥爭,轉為和他大哥的奪嫡內鬥。

大家好,我是秦瓊!回顧我的生平,我最幸運的事就是遇到了李世民


最終,到了武德九年這一年,李二在他府裡好多人的慫恿下,終於下定決心,發動了玄武門之變。這場政變當中,李二幹掉了自己的大哥和三弟,迫使李淵禪位給他,登上了皇位。

不過,在正史上,這件事卻一直存在一個爭論:我當時到底有沒有親身參加玄武門之變?這種爭論,一方面是因為史書上對我參加這次政變,記載的比較模糊。另一方面,則是因為我後來身居凌煙閣二十四功臣末尾。所以有的人說,我參加了玄武門之變;有的人則說,我並沒有參加,當時選擇了中立;還有人說,我當時是李世民留下的後手,一旦兵變失敗,我將帶著大夥逃亡洛陽,整軍再戰。

大家好,我是秦瓊!回顧我的生平,我最幸運的事就是遇到了李世民


真相到底如何,其實也不重要了。

因為早年一直帶兵衝殺在第一線,身上留下了許多暗傷。再加上我年事已高,體力下降,也不適合繼續衝鋒了。我本來就是那種衝鋒陷陣的猛將,居中指揮這種事情,還是李靖、徐世績他們更加擅長。所以接下來的十多年裡,雖然唐朝依然有多次大戰,但我卻沒有再參與了。

貞觀十二年,我因病去世,死後陪葬昭陵,後來還成了被掛在門上的門神。在同時代的兄弟裡面,我算是去世最早的了。如咬金那種長壽的,後來則是比我多活了將近三十年的時間。貞觀十七年,李二評定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的時候,我名列最末。

大家好,我是秦瓊!回顧我的生平,我最幸運的事就是遇到了李世民


總的來說,我覺得我這一生,還算稱得上是波瀾壯闊。大英雄這三個字,應該是稱得上的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