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的悲哀:把儀式感變成男人的負擔

樓上住著小兩口,結婚大約一年多,晚上我從興趣班接孩子放學經常能碰到男孩下班回來,看起來很疲憊。一身衣服也不是太利落。反而每次見到姑娘都打扮的光鮮亮麗,從衣服,鞋子和包包的材質都能看出生活得很精緻。


兩個人偶爾吵架,左鄰右舍都聽得清清楚楚,大概都是在某個節日,女孩怪男孩沒送禮物,或者嫌送得東西拿不出手。指責男孩不如誰誰的老公細心,生活沒有“儀式感"。

男孩也憤怒地說她無理取鬧,兩個人會爭吵很久。


女人的悲哀:把儀式感變成男人的負擔


也許很多女孩子認為生活的“儀式感"就是表現在過生日,過某個節日,都要對方細心對待,送昂貴的禮物,否則就會委屈地抱怨對方不在意自己。


有時我們就是太在意形式和物質,反而忘了初衷,就像樓上的小兩口,明明是美好的一天,卻因為這些身外的東西,把值得紀念的日子過得雞飛狗跳。


有些男人為了過某個節日,費盡心思地選擇禮物,卻不是因為發自內心的愛,而是怕家裡的老婆與他爭吵。女人的悲哀莫過於把儀式感變成了男人的負擔和與別人的攀比。


兩個人過日子,不拘泥於形式,日子會過得了無生趣;而太在意形式,就忘了體會日子的本身,其實在這兩者之間,最重要的是日子過得是否舒心。


自己的日子也不是過給別人看的,如果平時另一半絲毫不在意自己的感受,即使在哪個節日,送自己再大的禮,給別人造成一幅恩愛的假象,又有什麼意義呢。


女人的悲哀:把儀式感變成男人的負擔


有時看到周圍的朋友,真的會為了營造和諧幸福的表面,在值得紀念的日子與丈夫吵鬧要買一些超出自家能力範圍之內的浮華的東西。只為在朋友圈中硬拗出一種幸福的姿態。


我們如果把儀式感,停留在一些形式上、物質上。既忘了享受生活,也忽略了一些溫馨的細節。


在值得紀念的日子裡,在繁忙中抽出些許空閒,聚在一起,只是坐在一起吃吃飯,聊聊天。也未嘗不是一種生活的儀式感。那些額外的東西只是“錦上添花”而已。假如因為這些而破壞原來的心情,簡直是得不償失。


女人的悲哀:把儀式感變成男人的負擔


有時女人們在一起會聊到,哪個節日,丈夫送了什麼禮物;也會吐槽,哪個值得紀念的日子丈夫卻給忘了,竟然把重不重視節日,送了價值多少的禮物當成了判斷生活幸不幸福的標準。


也許時間久了,我們才會發現,那些晶瑩的首飾,昂貴的衣物包包,只會給我們帶來一時的快感,到最後,令我們感到幸福的卻是細水長流的溫情。是不用表達,一舉一動都在對方心裡的心靈相通。


其實過有儀式感的生活,本就是增進感情的一種方式,在愛和理解的基礎上,才會發自內心地把感情傾注在某一個物品上,用它來表達對方在自己心中的分量。


假如因為對方在某個節日沒有送給自己心儀的東西而吵鬧,本末倒置,反而變得沒有意思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