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影響過三國局勢的弓騎隊,被趙雲視為偶像,是隻怎麼的隊伍?

漢末年天下大亂,各諸侯為自身利益,割據紛爭不斷。以匈奴和烏桓為首的北方遊牧,也借中原亂戰之機,不斷南下侵擾中原。而在北方諸侯勢力中,有位英雄為抵禦遊牧侵擾,組建了一支弓騎特種隊,雖然這支部隊如一顆流星,在諸侯爭霸的戰火中匆匆而過,但它卻影響著三國局勢的走向。

就連蜀漢常勝將軍趙雲,都視這支弓騎隊主為偶像,並將這支支弓騎的精神作為終生的信仰,那麼,這是一支什麼樣的隊伍呢?

曾影響過三國局勢的弓騎隊,被趙雲視為偶像,是隻怎麼的隊伍?

趙雲在追隨劉備之前,效力於北方諸侯公孫瓚。當時中原黃巾暴亂頻發,北方遊牧族也趁機南下侵擾,公孫瓚決定組建一支精銳的騎兵,以抵禦胡人的越界行為。作為公孫瓚愛將的趙雲,入駐了這支特種騎兵隊,趙雲白馬白戰將的形象,就是在這時定型的,為什麼要以這樣的造型亮相,其內在意義又是什麼呢?來看看史書的記載。

曾影響過三國局勢的弓騎隊,被趙雲視為偶像,是隻怎麼的隊伍?

在《三國志-董卓傳》所記:

“因虜之所忌,簡白馬數千匹,選騎射之士,號為白馬義從;一曰胡夷健者常乘白馬,瓚有健騎數千,多乘白馬,故以號焉。”

而在《後漢書》中也記載到:

“瓚好為白馬,屢乘以破虜,虜呼為白馬將軍,故選精銳三千,盡乘為白馬,號白馬義從,以實禁衛也。瓚常與善射之士數十人,皆乘白馬以為左右翼。乃畫作瓚形,馳馬以射之,中者輒呼萬歲,虜自此之後,遂遠竄塞外。瓚每與虜戰,追不虛發,數獲戎捷,虜相告雲:‘當避白馬’。其號:義之所至,生死相隨,蒼天可鑑,白馬為證。”

由上可看出,公孫瓚為抵禦胡人侵擾,在公元179年-180年間,選了能騎善射的三千精銳士兵,組建了一支特種輕騎兵,因公孫瓚喜愛白馬,所以這支部隊的戰馬全部是白色,並給部隊取名為“白馬義從”。經過幾年的發展,“白馬義從”的規模已相當壯大,公孫瓚在同胡人的作戰中,手持雙頭銀槍勇猛無敵,胡人看見白馬義從的出現,隨即望風而逃,很長時間不敢南下。公孫瓚靠著這樣一支特殊的隊伍,長期威震塞外,讓以在馬背上生活的遊牧族都膽戰心驚,

所以“白馬義從”在後世有著“東漢末第一輕騎兵”的美贊。

曾影響過三國局勢的弓騎隊,被趙雲視為偶像,是隻怎麼的隊伍?

那麼關於“白馬義從”主帥公孫瓚為什麼偏愛白色戰馬?這也是有說法的。

一種說法是,公孫瓚本身喜好白色,作戰時白馬白甲配銀槍,在萬馬奔騰的戰場上,作為主帥不可以太突兀,所以公孫瓚就規定全員皆白色。並且北方地區冬季多雪,在漫漫白色平原上行軍,全體白色也可以起到隱藏隊伍的作用。

另一種說法是,北方遊牧民族本身內亂不斷,公孫瓚與胡人交鋒數年,很多胡人騎士歸順了公孫瓚,“白馬義從”中有不少胡人騎士,而胡人就非常喜歡騎白馬,而“義從”二字有外族歸順的意思。

但“義從”小編覺得還有另一個解釋。在“白馬義從”行軍衝鋒時,隊伍的成員會一齊喊著口號:“義之所至,生死相隨,白馬為證,蒼天可鑑”,此也是“白馬義從”名字由來的原因之一。“白馬義從”是清一色的輕騎,每位騎士成員都配有弓弩,作戰時有著強大的射程和靈活的機動性。可以說公孫瓚組建的這支“白馬義從”,是古代輕騎兵配以弓弩破敵戰術的先驅者。

曾影響過三國局勢的弓騎隊,被趙雲視為偶像,是隻怎麼的隊伍?

在“白馬義從”威震塞外的巔峰時期,卻碰上剋星,讓其如流星一般消失在歷史長河中。

於漢初平二年(公元191年)冬,公孫瓚和袁紹為爭奪冀州,在界橋南二十里展開拉鋸戰。袁紹麾下大將麴義以“八百先登”步兵,配以堅盾強弩大破公孫瓚,這也導致“白馬義從”全軍覆沒。為此公孫瓚一蹶不振,被袁紹擊敗身亡,而袁紹成為北方霸主,直到“官渡之戰”才被曹操擊敗。身為“白馬義從”一員的趙雲,後追隨劉備建功立業,但其戰場之上還是身著白色戰服,“白馬義從”的騎士精神,也是他一生的精神支柱。

曾影響過三國局勢的弓騎隊,被趙雲視為偶像,是隻怎麼的隊伍?

公孫瓚統帥“白馬義從”抵禦外族,在後世看來還是有很多可圈可點的,其部的輕騎弩機動戰術就為後世冷兵器戰爭提供了重大的啟示。一代的天驕成吉思汗,正是借鑑了“白馬義從”的優勢,使蒙古輕騎兵橫掃歐亞大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