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T+1,散戶T+0,覺得怎麼樣?

北京爺們


對於資金雄厚機構來說,這兩種交易規則都一樣的。對絕大數散戶股民來說意義也不大。我就不相信T+1都做不好的散戶股民,在T+0規則下就能做的好!也許虧損的更快些,破產的更快一些!

但我還是支持市場實行T0交易規則,我用不用是一回事,你有沒有又是一回事。如果我發現自己不適合這種交易方法,我可以不做嘛,釣不釣到魚各憑本事!當然,我說的是要整個市場實行,不是指在散戶或者機構中誰先實行。市場交易就應該體現公平原則,不管散戶也好,機構也罷都是市場的參與者!管理層的政策向誰傾斜都是不妥的!

T+0的交易規則,不管對誰好與不好,都應該由市場說了算。不能老拿為了保護中小投資者來說事。既然來到這個市場,參與這個市場,就已經明白交易風險自擔的原則,虧損後或者破產後,也肯定不會學炒樓的去砸證券公司。所以沒必要擔心散戶股民,對於實行T+0後交易會失控,虧損會增大,社會不穩定因素會增加等等。全球都實行T+0交易規則,那麼這個規則的設置,肯定有它比T+1更合理更公平的地方。因此,我認為應該儘早在A股推出T+0交易方式。


利跌中來


不怎麼樣!有兩點原因,一是交易的公平性,二是生態系統的穩定性。

先說交易的公平性。

所有成熟的市場,在交易制度上對所有二級市場的參與者一樣公平是基礎的基礎。不管你是機構投資者還是散戶投資者,交易制度上應該是一樣的,不能說機構錢多,就天然限制他的交易權利,這是非常大的不公平,如果監管層按照這種思路去做事,那麼永遠也管不好事情,這就像乞丐幫兩小孩分餅的故事一樣,大家都不會落好,最後反而是那種善於鑽營、投機取巧的人得利。

想出這種辦法的人,首先心就是歪的,就存了不公平的心思。實際上在A股,頂級的散戶資金不比有些機構少,投資能力也更強,而機構投資者也有很差的,最後清盤走人的也很常見。

當然,A股現在還有很多不公平的地方,比如機構或者大資金的通道優勢,漲停的時候可以優先買入,跌停的時候可以有限賣出;再比如,減持的政策和配售的政策明顯對小散戶不利;再比如,信息披露監管還不夠嚴,機構投資者往往有更快的信息渠道等等,這些其實才應該是努力改進的方向。

再說生態系統的穩定性。

在一定的時間週期內,可以把證券市場理解成一個生態系統或者群落,在這個系統裡,從不同的角度都可以解構,比如有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他們之間是一個相對穩定的平衡狀態,從全世界的市場來看,大部分人投資者,不管是散戶還是機構,都屬於生產者,少部分人屬於消費者,而監管層可以看作是分解者,而作為散戶,生存環境其實是最難的,不做被割的韭菜,做食肉的狼或者狐是大家的夢想,但這個要靠本事的同時,還需要系統非物質環境的穩定,比如陽光、水分、土壤這些,對散戶來說,交易制度可以看作土壤,試想一下,如果土壤變來變去,這個系統就不斷地出於紊亂狀態,對絕大部分地生物都不是好事,得利的人會更少!

就A股來說,目前的土壤雖然還是很貧瘠,水分也是極不正常,一會兒大水漫灌,一會兒又是滴灌,而且還是那種有關係戶的定向的,但總體是向好的,系統裡面的毒素正在減少,因此,慢慢改良才是正途,而不是動不動就改變根本。


遁逃者


說實話,這個改變對於機構無影響!
你要知道T+0只是加劇了散戶的投機,並且限制了遊資的炒作,所以,對於大型資金的機構來說,根本沒有影響。

機構T+0和T+1的區別根本不大,因為大型的機構根本不做T+0。

只有遊資和散戶,還有一些小型的私募他們會參與一些T+0的交易。

所以,機構T+1,散戶T+0,沒影響,也沒必要!

我認為開放T+0是一個重大的利好:

1、公平!

哪有市場今天能買,今天不能賣的啊,這簡直是不公平啊,所以恢復了T+0也就恢復了公平性,投資者都是舉雙手雙腳贊同的。

2、增加流動性!

T+0的開放一定會釋放流動性,讓整個盤面更加活躍,交易的情緒更多,雖然會增加許多散戶的投機性,但是總體還是利大於弊的。

3、T+0預示著券商的業績會有大幅提升。

要知道券商是靠交易費吃飯的,市場的交易情緒越高,交易的頻率越多,券商賺的就越多,券商業績好了,自然會上漲,指數也會被提振。

綜上!

我認為T+0是重大利好!


關注張大仙,投資不迷路!如果你覺得這篇回答對你有幫助,請記得點贊支持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