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分!今晚央视焦点访谈致敬咱河南平凡劳动者

有人说,在城市管控之时大街小巷能经常见到的人就是环卫工人了。环卫工人是街头暖人的风景线,是城市的“美容师”,也是疫情中的“逆行者”。环卫工作看似简单,但却非常辛苦和繁琐。把每一个非常当作每一个日常,默默奉献,“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净”,而在疫情期间的默默坚守,更是换来千街靓万家安。今晚,央视《焦点访谈》播出15分钟专题《洁净城市的“马路天使”》,报道了咱河南郑州、南阳、商丘、开封、漯河的环卫工人,疫情期间坚守一线,勇当“逆行者”的故事。详情来戳视频。

15分!今晚央视焦点访谈致敬咱河南平凡劳动者
15分!今晚央视焦点访谈致敬咱河南平凡劳动者
15分!今晚央视焦点访谈致敬咱河南平凡劳动者

李会玲与丈夫李建卢都是郑州市二七区的环卫工人,他们已经在这个岗位干了20多年。凌晨四点,李会玲和同事们开始了他们的第一项工作:对本班组所负责的所有路段进行集中清扫。现在疫情好转,出门的人多了,垃圾比之前有所增加。一月底,新冠疫情突然来袭,每天上岗的李会玲感觉到了明显的变化。每天上班路上都看不见人,只有环卫工人、交警,几乎没有什么车。公交车一直在跑着,上面没有人。当时,各地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实施相应的封闭管理措施,虽然上街的人少了,但保洁工作不能停。

15分!今晚央视焦点访谈致敬咱河南平凡劳动者15分!今晚央视焦点访谈致敬咱河南平凡劳动者

当时已经临近春节,老家在三门峡的李会玲本打算与丈夫回家过年,但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他们原本的计划。俩人选择留在郑州,继续坚守在岗位上。疫情发生后,很多人都待在家里,但环卫工人们全员在岗,他们不仅要处理日常的垃圾,还增加了消杀的任务。非常时期,马路上的垃圾少了,但垃圾桶里的废弃口罩越来越多。

15分!今晚央视焦点访谈致敬咱河南平凡劳动者

李会玲说:“刚开始严重那几天,垃圾桶里很多口罩。我也害怕,回到家消毒、洗手。这一片有地铁、火车站,从外边来的人多,这个病传染性很强,我真的很担心。”

15分!今晚央视焦点访谈致敬咱河南平凡劳动者

李会玲所在的班组一共7个人,他们负责郑州市二七广场附近三段道路的保洁。二七广场是郑州老城区的地标,大型商场聚集,还有一条步行街,又临近郑州火车站,这里人员复杂,而且流动性大,李会玲和丈夫只能互相提醒,出门工作多加小心。李会玲与丈夫在互相鼓励中慢慢克服了心里的恐惧,有人还在他们最孤独的时候送来了温暖。

15分!今晚央视焦点访谈致敬咱河南平凡劳动者

李会玲说:“一个女孩和一个男孩走过来,给每个环卫工人都发一个口罩。还有前段时间3月中旬,一个年轻人和一个小女孩带着新疆的馕,心里很温暖,他们都很关心环卫工人。”

15分!今晚央视焦点访谈致敬咱河南平凡劳动者

在日复一日的坚守中,李会玲和丈夫熬过了二月,走过了三月,他们看到自己所在的城市在慢慢复苏。疫情虽在好转,但从疫情期间延续到现在的消杀工作还在继续,一点不能马虎。现在,商场和饭店陆续开门营业,李会玲和同事们好久没用的工具又派上了用场。以前,李会玲总希望街上的人能少一些,这样自己工作的压力会小一点,经历过这次疫情,她开始盼望着城市能早日恢复往日的喧嚣,她说人气越高,自己的干劲也会越大。

15分!今晚央视焦点访谈致敬咱河南平凡劳动者

杨东旭是河南南阳市宛城区的一名环卫工。一台吸污车、三名环卫工就组成了一个吸污小组,驾驶员杨东旭是组长,他们负责市区20个公共厕所化粪池的吸污工作。

疫情过后,杨东旭的工作恢复了正常,每天和同事开着吸污车,跑遍市区的大街小巷。

15分!今晚央视焦点访谈致敬咱河南平凡劳动者

2月初,随着确诊人数的增加,各地开始征用宾馆,设立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集中隔离新冠肺炎患者密切接触者。这时隔离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如何处理成了最大的问题。

15分!今晚央视焦点访谈致敬咱河南平凡劳动者

河南南阳市宛城区疾控中心主任范中有说:“传染病发病的高峰期绝对不允许这些医疗废弃物排放到市政管道。”

为了阻断传播的风险,酒店原本接入市政管网的管道被截断,隔离人员入住产生的生活污水要集中回收,统一送到指定地点做无害化处理。这个工作得近距离接触隔离人员的排泄物和废弃物,暴露风险大,但总得有人来做,杨东旭听说需要人时,第一个报了名。

当时,吃住都在隔离点,每天的工作就是往返于隔离点和污水回收点之间,看着空荡荡的大街,听着新闻里日益增加的确诊病例,杨东旭开始有点担心家里人了。

15分!今晚央视焦点访谈致敬咱河南平凡劳动者

南阳市宛城区疾控中心主任张武洪说:“他的家庭相当困难,父亲脑萎缩,不能自理,母亲右眼失明,爱人是棉纺厂下岗职工,平时都是靠他爱人照顾家庭。我了解到这个情况以后,他已经进驻12天了,15天就要进行轮换,东旭家庭这么困难是否回来?

了解到杨东旭家里的困难,环卫站的领导想再派个人来顶替他的工作,但被杨东旭拒绝了。

15分!今晚央视焦点访谈致敬咱河南平凡劳动者

杨东旭说:“我要是回去的话,在酒店隔离14天,再来个新人接手我这个工作,他还有一个熟悉的过程,他要是工作了一段时间想替换,又得14天隔离,我说咬咬牙坚持坚持。”

就这样,杨东旭继续留在岗位上,四月初,随着他所在的城市确诊人数清零、所有密切接触者结束隔离,杨东旭也完成自己的使命,他在这里整整坚守了58天,是所有工作人员里坚持时间最长的。

据河南省住建厅统计,疫情期间,在河南有15万名环卫工作者坚守在岗位上。

15分!今晚央视焦点访谈致敬咱河南平凡劳动者

2月3号起,商丘市推行废弃口罩分类处置,全市500名环卫工承担起了废弃口罩的收集工作,田月亮就是其中之一。

口罩直接接触人的口鼻,一旦接触带有病毒的口罩,感染的风险就很大。

田月亮说:“一开始我对这个有一点顾虑,疫情那么严重。然后想到人家医生去武汉上前线呢,人家都不怕吗?咱们环卫处又配备了护目镜等防护措施,感觉到心里也好一点了。”

现在,虽然疫情好转,但田师傅的口罩收集工作还在继续。疫情期间,从清晨到傍晚,从街头到巷尾,都能看到环卫工人的身影。环卫行业高负荷运转,据住建部统计,全国180万环卫工人,有90%以上在岗位坚守,他们在完成日常保洁任务的同时还承担着医疗机构、集中隔离场所和相关设施的消杀应急任务。他们散落在街道的大街小巷,每个人都是一道微光,汇聚在一起,就点亮了整个城市。他们是默默无闻的劳动者,也是维持城市运转的坚守者。

15分!今晚央视焦点访谈致敬咱河南平凡劳动者
15分!今晚央视焦点访谈致敬咱河南平凡劳动者15分!今晚央视焦点访谈致敬咱河南平凡劳动者
15分!今晚央视焦点访谈致敬咱河南平凡劳动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伟大出自平凡,英雄来自人民。面对这次突如其来的疫情,从一线医务人员到各个方面参与防控的人员,从环卫工人、快递小哥到生产防疫物资的工人,千千万万劳动群众在各自岗位上埋头苦干、默默奉献,汇聚起了战胜疫情的强大力量。”而在今后的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我们仍然需要这样的劳动精神,克服艰难险阻,在平凡岗位上续写传奇。

拍摄花絮

15分!今晚央视焦点访谈致敬咱河南平凡劳动者
15分!今晚央视焦点访谈致敬咱河南平凡劳动者15分!今晚央视焦点访谈致敬咱河南平凡劳动者
15分!今晚央视焦点访谈致敬咱河南平凡劳动者15分!今晚央视焦点访谈致敬咱河南平凡劳动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