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新中國影壇五大電影反派的“壞蛋”人生

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 馬旭

盤點新中國影壇五大電影反派的“壞蛋”人生

(左起為陳述、劉江、方化、陳強、葛存壯)

這是一張極其珍貴的合影,名為“五個大壞蛋”。

別看它的名字聽起來讓人啼笑皆非,但照片中的五位“壞蛋”卻當之無愧是幾代中國人的電影記憶,或者說是“童年陰影”。

陳述、劉江、方化、陳強、葛存壯,他們被譽為新中國影壇上的五大反派,甚至有人曾因他們演的反派角色過於逼真,用槍擊穿了電影屏幕。昨天,享年95歲的劉江老師去世,這五位藝術家至此全部離世,於另一世界把酒言歡論光影。

今天,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帶你盤點這五位老師的經典臺詞、不朽熒幕形象與他們那些讓人“恨之入骨”的反派經歷。

盤點新中國影壇五大電影反派的“壞蛋”人生

“高,實在是高”

一名演員最大的驕傲之一,就是一個角色、一句臺詞能讓觀眾們記住一輩子,戲裡、戲外讓人“傻傻”分不清。

而這五位老藝術家可謂是其中翹楚。

《白毛女》中的黃世仁、《紅色娘子軍》中的南霸天……這一個個讓不少中國人憎惡的名字都是陳強所塑造。

他那一句“哼!殺不了窮漢,當不了富漢,弄不了楊白勞,就得不到喜兒”,讓人恨得咬牙切齒。而他的黃世仁劇照更因為黑白和化妝效果,酷似白無常,成了那個年代不少孩子的童年噩夢。

盤點新中國影壇五大電影反派的“壞蛋”人生

(陳強扮演的黃世仁)

陳述曾在《渡江偵察記》中飾演國軍情報處長一角。儘管他在片中只是一個小角色,但他卻將情報處長陰險、狡猾的性格表現得入木三分。看過這部電影的人大多都記得他那句經典臺詞“我看你不是耕田的,你是扛槍打獵的!”

盤點新中國影壇五大電影反派的“壞蛋”人生

(陳述飾演的國軍情報處長)

“我胡漢三回來了”,這是句紅遍四海的網絡用語,但很少有人知道,這句話其實出自劉江在電影《閃閃的紅星》中一句經典反派臺詞,“沒想到吧,我胡漢三回來了!拿了我什麼,給我送回來;吃了我什麼,給我吐出來!”

此外,劉江在電影《地道戰》中飾演的湯司令也是惟妙惟肖,一句經典臺詞“高,實在是高”將湯司令本人的諂媚及窮形極相表現得淋漓極致。

盤點新中國影壇五大電影反派的“壞蛋”人生

(劉江飾演的湯司令(左))

方化,因為他飾演的日本軍官不僅形似,神也似,而被人稱為“鬼子王”。《平原游擊隊》裡的松井堪稱方化的最佳代表作,他演的松井狡猾又殘暴,比其他鬼子軍官更立體更有味道。

有意思的是,1974年重拍的《平原游擊隊》中,由於實在找不到更好的人選,他再一次出演了松井,可見其演技之不可替代。

盤點新中國影壇五大電影反派的“壞蛋”人生

(方化飾演的松井)

葛存壯出演的大反派角色也很深入人心,比如《小兵張嘎》裡那個囂張又兇狠的日本軍官龜田以及在電影《紅旗譜》中飾演惡霸地主馮蘭池。

在《小兵張嘎》中的一句“小孩,八路死啦死啦滴。你滴皇軍滴乾活,皇軍滴優待優待滴!優待,優待”將日本軍官的腔調拿捏得十分精準,至今仍在不少抗日劇中可見後進學習者。

盤點新中國影壇五大電影反派的“壞蛋”人生

(葛存壯飾演的日本軍官龜田)

角色過於形象,差點被觀眾用槍擊中

由於幾位老戲骨的表演實在是太入木三分,以至於這五位“大反派”在生活中或多或少也都有被誤認為壞人,而追打的經歷。其中陳強甚至曾有過因觀眾過於氣憤,差點被槍擊的生死經歷。

陳強曾在大型歌舞劇《白毛女》中飾演惡霸地主黃世仁。因為這個劇當年很受歡迎,而由於角色的緣故,到地方演出往往會有當地的同志恨屋及烏,飯都不讓陳強吃飽,獻花也不允許獻給他。

據著名導演江平回憶,更有甚者,有次陳強在舞臺上表演,一位戰士就舉槍要打,所幸排長一抬槍,把槍打到天上去,“不然他命早就沒了”。

盤點新中國影壇五大電影反派的“壞蛋”人生

(陳強飾演的南霸天)

後來由陳強飾演南霸天的電影《紅色娘子軍》在越南放映時,一人民軍的戰士也是拿起槍就打,把熒幕打穿了一個窟窿。“在東歐放映時,放映完了之後演員上臺觀眾給大家獻花,底下有個老太太就喊,不要給給那個老東西(陳強)獻花”,江平表示。

與陳強的經歷相似,劉江老爺子也演過“黃世仁”,由於他只有1.65米的身高卻有80多公斤的體重,讓人看到他就不自覺的把他往“壞人”堆裡推。據他本人回憶,從46年到52年扮演黃世仁期間,觀眾都對自己恨得牙癢,“感覺他們想用槍斃了我”。

但這些被嫌棄、被追打甚至被槍擊的經歷並未讓這些老藝術家們放棄。

正如劉江在一次採訪時說到的那樣:“誰不願意當紅花?廣大觀眾都對紅花有嚮往、崇敬,誰願意當壞蛋?表演藝術和別的行業不一樣,它和名利結合得非常緊,演紅花容易出名、得獎甚至提級,可是做綠葉更難。”

盤點新中國影壇五大電影反派的“壞蛋”人生

(劉江在《閃閃的紅星》中飾演胡漢三)

“將門虎子”

“口碑都不錯,一生中都活得很正直,沒有什麼烏七八糟的事兒”,這是劉江在評價包括自己在內的“五大壞蛋”時說的話。

在談及這些老藝術家時,除了他們清正的為人與傳世的作品,還有兩個人名常被提及:陳強的兒子陳佩斯以及葛存壯的兒子葛優。

用一句話可以形容這兩對父子在觀眾眼裡隨著時間變遷的印象:多年前,只知其父;多年後更知其子。

葛存壯曾自豪地說,他這一生拍了那麼多電影,但最好最得意的作品,就是葛優。“謙虛謹慎,戒驕戒躁,”這是葛存壯對葛優終生提及的八個大字。

不過兩人間也有著遺憾,作為北影廠著名的父子明星組合,葛存壯與葛優從未演過對手戲。用葛優的話說,他很“怵”父親,“只要跟自己的父親在一塊演戲,他就放不開”。

盤點新中國影壇五大電影反派的“壞蛋”人生

(葛存壯(右)與兒子葛優)

而北影廠的另一對“父子明星組合”,陳強與陳佩斯這爺倆無疑就幸運許多。

從《瞧這一家子》開始,連續以“父子檔”的組合出演了眾多好電影,如《父與子》、《二子開店》、《父子老爺車》等,在觀眾中也產生了良好的影響。業內有人評價兩人合作的電影可謂是開創了中國草根喜劇的先河。

盤點新中國影壇五大電影反派的“壞蛋”人生

(1979年,陳強、陳佩斯父子出演《瞧這一家子》)

記者手記:

斯人已逝,只留餘芳。

這五位老藝術家都因飾演反派角色而被人所熟知,或曾被誤解,或曾被忽視,但正如陳述的妻子李波所說的那樣:

“作為普通人來說,小人物最好演,本來他就不出彩,人們也記不住,所以你怎麼去演他都可以,但作為一個好的演員……只要有名有姓要出現的,就認為是一個大人物,他就是這麼做的。”

是的,他們都是這麼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