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溝通,70%是情緒,30%是內容

教育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今天與大家分享四個故事同時也是六種非常值得學習的家庭教育方式,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溝通,70%是情緒,30%是內容

孩子,我希望你學會處理情緒!

一位父親因為喝了孩子的汽水,孩子就哭了。

父親問他:“你為什麼哭?”孩子不說話。

父親說:“是因為我喝了你的汽水嗎?”孩子帶著哭腔說:“是”。

“那你就直接告訴我,爸爸,你喝了我的汽水,我不高興了。直接把你的不高興說出來不好嗎?為什麼要哭?”孩子不說話,繼續哭。

爸爸:“你看啊,這事兒是這樣的,我沒有請求你的同意就喝了你的汽水,這是爸爸不對。

你要告訴我,而不是哭,你不說,爸爸就不知道錯在哪了,所以以後有問題,你感覺到不舒服,就說出來,好不好?”

孩子停止哭泣,同意的點點頭。

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溝通,70%是情緒,30%是內容


作為父母,我們經常會面對發脾氣的孩子,但不是每位父母、每一次都能這樣耐心地去教育孩子。

被父母輕易忽略掉了的,恰恰是孩子人生中至關重要的一課:情緒教育。

孩子哭泣還是開心,都沒有人教他應該要去分析你的情緒,當時為什麼會這樣,是因為什麼導致的。

很多家庭中,孩子只要一哭,家長就開罵。

這會導致在孩子的認知裡,人只要表現出不高興,憤怒,都是不對的。以至於在以後的成長軌跡中,絕大多數時候都在壓抑自己,逐漸形成迴避型的人格。

主要體現在,別人問你一件事好與不好,你一般都會說好,也很少與人爭辯吵架,向來都是軟綿綿的老好人,有問題了也不會提,有情緒了就自己憋著。

因為在孩子的潛意識裡,真實的情緒表達出來,是會讓人討厭和憎恨的,就如同父母對孩子的態度一樣。

情緒教育的缺位,不止是孩童時代的委屈和壓抑,影響的可能是十幾年甚至幾十年。

有人說,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溝通,70%是情緒,30%是內容。

請記住,沒有無緣無故的發脾氣,孩子壞脾氣的背後,一定是有原因的,而父母,有責任用耐心去找到那個原因。

在情緒教育這堂課上,或許很多家長都做得不夠完美,但請從此刻開始做出改變!

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溝通,70%是情緒,30%是內容

希望你犯錯後能意識到錯誤本身

在一家民宿中,一位六七歲的小男孩想把喝不完的豆漿拿到樓上房間喝,但是在上樓梯的時候打撒了一樓梯。

小男孩爸爸帶著小男孩去服務員那裡,讓小孩子鞠躬道歉,然後從服務員那裡要了抹布,小男孩擦樓梯,爸爸到水池洗抹布,看著小男孩把樓梯擦乾淨。

中間服務員說不用管讓她來就好,這個爸爸說讓我們來吧。擦完後帶著小男孩還抹布,再次表示給服務員添麻煩了。

接著這個爸爸問孩子,你覺得你為什麼會打翻豆漿?然後他把另一杯豆漿遞給孩子,告訴他打翻豆漿是由於拿的姿勢不對,一個手託底一個手扶住杯子才能拿得穩。

小男孩捧著這杯豆漿上樓,沒有再打翻。

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溝通,70%是情緒,30%是內容


帶孩子道歉是讓孩子知道犯了錯要有認錯的態度,讓孩子打掃是讓孩子知道犯錯後要盡力彌補,最後是讓孩子知道犯錯後要總結教訓以後不犯同樣的錯誤。

孩子犯了錯,一些家長會忍不住吼罵孩子,他們認為只有這樣孩子才能長記性。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聽到這樣的責罵:

你怎麼這麼笨!

你在幹什麼!

不是說過一次了嗎?

為什麼還會犯!

你到底漲不漲記性!


看到父母發脾氣,孩子往往只記住爸媽憤怒的臉和自己恐懼的心,很難意識到“錯誤”本身。

同時,父母的責罵會在孩子心底留下陰影,他們常處於恐慌和畏懼的狀態,變得膽小怕事。

心理學研究表明,孩子做錯了事,一般都具有恐懼和後悔的心理,這種恐懼感主要是擔心由於犯錯所引起的對自己的不利後果。

所以,家長如何處置對孩子的影響很大。

犯錯後,首先,讓孩子把事情說清楚,不要先入為主給孩子定罪,更不要一上來不管三七二十一先罵一頓。

其次,讓孩子明白他的行為什麼是錯誤的,這樣的行為會造成什麼後果。

最後,讓孩子承擔做錯事的自然後果,並引導孩子思考如何解決問題。

鼓勵和肯定滋養孩子成長

有一位知乎網友分享了他兒時的一段經歷:

我小學學習能力差,學什麼都很慢,理解力也不是很好。每次都被老師留下來補習功課。

然而每次考試回家老媽一次都沒有罵過我。

她甚至說:沒事兒,考的不錯,下次不要錯就好。

好幾次,我很難過地問她,我是不是真的很笨。

她說,你知道嘛?鍋越大,開水就越慢。他們的鍋小,所以很快就開了。但是你的鍋大,得慢慢開。你現在可能不如別人,但你以後會比別人做得更好!

她一直都這樣鼓勵我。然後最終的最終,我考上了很不錯的學校。


媽媽的鼓勵給了我繼續努力的信心!

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溝通,70%是情緒,30%是內容


其實孩子非常希望父母能夠看到自己的努力,他們渴望在遇到挫折時父母溫暖的支持和鼓勵。

比起棍棒與催促,鼓勵與肯定才是孩子成長不可或缺的“養料”。

真正地鼓勵,是從細節入手,肯定孩子的努力,給予孩子足夠的自尊和成就感。

但很多父母似乎更喜歡打擊和否定孩子,美其名曰怕孩子驕傲。

許多父母打擊孩子,本意是希望孩子能看到自己的不足,然後去改正,變得更優秀。

事與願違的是,打擊式教育常常換不來進步,更多的是換來自卑和創傷。

最近熱門的一檔綜藝節目《我家那閨女》,有這麼一個情節。

郭躍邀請好友來家裡做客,她在廚房做菜,看父親回家,連忙問父親自己做的手藝:你看我裡邊做菜咋樣?

可是郭躍父親保持著一貫的嚴格態度,告訴她:”照我還差點”

郭躍淡然地笑了笑說:從小我已經習慣了,一般是以批評為鼓勵,我是在批評中長大的。

就連郭躍自己本身也能感受到,自己和父親的關係很僵硬,這樣的現象直戳了大家的痛點。

像大多數的家庭,明明希望自己的孩子變好,卻不能表達好自己想說的話,只會用最無聲、最質樸的方式愛你,指出你哪裡做的不好了,說你哪裡做的不到位了。

對孩子而言,這樣的“愛”並不能讓他們感受到溫暖,他們更需要的往往是家長們的鼓勵。


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溝通,70%是情緒,30%是內容


阿德勒學派心理學家魯道夫.德雷克斯在《孩子:挑戰》一書裡寫道:“孩子們需要鼓勵,就像植物需要水,沒有鼓勵,他們倆就無法生存。”

心理學上有個“標籤效應”,當一個人被貼上一種標籤時,無形中會使自己的行為與所貼標籤的內容相一致。

父母經常打擊孩子,說孩子這不好、那不行,孩子內心會被貼上 “我不夠好”的標籤,這個標籤一旦釘進了孩子的心裡,就很難再拔出來了。

像是種下一顆自卑的種子,隨著孩子慢慢長大,在孩子內心肆虐地生長,最終吞噬掉整個靈魂。

心理學家曾說:

被否定多了,會帶來焦慮,過多的焦慮感讓孩子無法有良好的表現,過多的焦慮感也會給孩子帶來自我懷疑……


即使一個天賦異稟的才子,也會在一天天的否定、打擊下變得萎靡,開始自我懷疑,失去了繼續前進的信心。

對於父母來講,鼓勵變成了每位父母在育兒道路上的一門必修課!

父母的信任是孩子最大的內驅力

在《朗讀者》節目中,馬伊琍說起自己的成長經歷,表示最感謝的就是父母的信任。

她說,父母一直以來都非常信任自己。

某天,父親去老師辦公室領學生手冊時,發現自己女兒的多門成績都非常優秀,可唯獨思想品德這門課上面寫著一個“差”。

父親非常驚訝,便問老師這個“差”是怎麼回事,結果老師說:你女兒跟多個男生有早戀。

當時馬伊琍的父親非常平靜地說了句:好的。接著便問老師能不能在紙上寫下男生的名字,然後那位老師只寫下了一個名字。

爸爸又問:老師,還有呢?不是多個嗎?

結果那位老師就生氣了。而馬伊琍的父親說:老師我不跟你說了,我女兒我最瞭解她,我還是找校長說吧。

知道這件事後,馬伊琍當時就哭了,一是覺得冤枉,二是很感激爸爸對自己的信任。

馬伊琍說,“我要提醒自己,我要做得更自覺,可以讓父母更信任我。”

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溝通,70%是情緒,30%是內容


父母對孩子的信任是孩子最大的內驅力,孩子收穫你的信任後,會帶給你更多的驚喜!

但並不是每位家長都能做到。

我們愛自己的孩子,但常常並不信任他們。

還記得之前的一則新聞:

14歲少女被父母“逼供”跳樓證清白,留下遺書“爸媽,你們為什麼不相信我,我沒有偷,我恨你們……”

無聲的控訴和失望,成為她留下的最後證詞。

所以,不要讓信任隔絕了父母與子女間愛的溝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