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文化與美式霸主

中華民族在十八世紀以後,遭遇世界人類歷史風暴的鉅變,他憑什麼依然能夠在這種洪濤駭浪中倖存而屹立不倒?

所謂中國的或是東方的文化力量,它究竟是一種什麼力量?而且更不要忘記我們仍然還正在艱危憂患之中,不要自以為是,閉戶稱尊。我經常引用古代禪師們一首白話詞說:“昨夜雨滂澎,打倒葡萄棚。知事普請,行者出力(管事的請大家出力)。拄底拄,撐底撐,撐撐拄拄到天明,依舊可憐生。”事實上,我們的國家民族,須要切實明白,認為自己還處在這麼一種情況下,豈只“居安思危”而已。


一般人誤解,認為美國的文化就是代表了西方的全部文化,尤其是美國人經常把美式的民主自由誇耀世界,甚至要求國際各國都要學它的美式民主方式改制。當我十多年前旅居美國的時候,和他們的學人們閒談到這個問題,一說到民主共和,他們就眉飛色舞大談雅典和希臘的文化,認為那便是他們“祖述希臘”的光榮。我總是對他們說,你不如說十七世紀以來,法國的文明,盧梭時代的文化,以及法國人幫助你們打垮英國,才得以形成美利堅共和國的光榮

。你們的確是西方多國文化混合所生的驕子,但並不一定就可算已經建立了人類文化的座標。至於美式民主的來源,那是因為最初到北美新大陸的移民,是形形色色,從歐洲各地陸續而來的墾荒者,都是唯先來的英國清教徒的馬首是瞻,所以才形成了美式的民主。基本上,你最初的來源,並不是從一個固有統一的文化和固有統一的民族,所以才有現在的架構。直到如今,我看你們本身潛在的問題還很多。我是外國人,也是外行人,不好多說什麼。

現在我們只需將北美開始移民的歷史資料略作介紹,便可知道美國社會民主文化形成的基因了。1619年(7月30日),也就是明朝神宗萬曆四十七年,北美弗吉尼亞每一移民區選出兩名代表,同總督的參事會一起在詹姆士的教堂舉行會議。這是第一次弗吉尼亞議會,為北美洲第一個民主性代議制的機構。1620年,倫敦“五月花”號船到達美國東北部,建立普利茅斯殖民地。殖民者在船上討論,通過《“五月花”號公約》。公約中的民主思想與1819年弗吉尼亞議會方式,便是後來美國形成民主制度的兩塊基石。

以下是一個已故老朋友給我的資料,說明美國初期的情形,緬懷故人,並此致敬致謝。

十八世紀的1776年,北美洲的英國殖民地展開獨立運動。經過七年的奮鬥,美洲合眾國出現於人類歷史的舞臺。這個新大陸的共和國,所有的領土只是密西西比河東岸的土地,人口也不過區區百萬人,內中以英人的血統佔優勢。到了十九世紀起初,它開始改換自己的面目。首先是1803年,由拿破崙手上購買路易斯安那,擴地於密西西比河西岸1815年,它擁有人口九百萬,內雜有法蘭西人、德意志人和黑人1819年,它向西班牙購買佛羅里達,伸手於南方的墨西哥灣。1823年,它宣佈門羅主義。1846年至1848年,為要完成西進,它與墨西哥戰爭,勝利後取得得克薩斯和加利福尼亞。這時候,它成為太平洋東岸的大國。

為合西進的需求,1867年,它以一百四十五萬鎊向沙俄購阿拉斯加

。1875年,它併吞了夏威夷。1878年,它的人口增至五千萬人,歐洲諸國除了沙俄,無一超過它。這個新生的大國,是古老歐洲文化的產兒,雖然在十九世紀間不能東顧,與英、法爭逐歐洲的霸權,卻有西進的機會。依記載,1784年,它的地亞那皇后號已西航至中國,用海豹皮交換廣州的茶葉和別的物品。1791年,美國人在南美智利附近發現抹香鯨巢。這刺激捕魚業,它的捕鯨船因之不斷出沒於太平洋。1820年至1821年間,美船可望見日本的有三十艘之多,但還沒有對日貿易的企圖。

一到十九世紀四十年代,情況大大不同。一方面,大陸上有成群西進的幕車,另一方面在太平洋上有增多的捕鯨船與貿易船。依統計,1847年間,太平洋上各國九百艘捕鯨船中,美佔八百艘。計投資二千萬美元,每年捕鯨價值一千三百萬美元。至於美國的貿易船,多受荷蘭人的僱用,航行長崎各地,在廣州的初有五艘,到1832年至1833年間,增至六十艘。這麼多船隻,就十九世紀四十年代的航海技術而言,長途的航行需要停泊所和煤水的補給站。打開地圖一看,理想的停泊所和補給站,自然是琉球與日本。

為著那一原因,美國希望日本開國。這一希望,又因對華貿易的激增愈感迫切。我們要知道,在1834年(清道光十四年),美國對中國廣州一地的貿易額已達一千七百萬美元。早在1832年,關心太平洋方面利益的美國總統傑克遜,曾派羅勃調查印度洋的貿易和日本對荷、華貿易的實況(注)。同年,國務卿李文斯頓也綜合各方的報告,請總統代表團赴日,要求日本皇帝開放門戶。不久,中國發生鴉片戰爭。美人與清廷所訂的條約(按:鴉片戰爭的第一次不平等條約,訂於1842年),或為至1860年止,成為外國人與中國交涉的樣本。自然,美人希望將它應用於日本。1845年,國會議員蒲拉特要求政府採取確定的方針,與日本、朝鮮發生通商的關係。

注:1832年,美與暹邏(泰國)訂約,派羅勃前往,帶有與日通商的訓令。羅勃以日本情況特殊,不能進行所負的使命。後兩年,為交換上述條約的批准書,重派羅勃前往,攜有總統致將軍的漢文和拉丁文書簡,並訓令赴江戶(東京)談判。羅勃曾購一萬美金的贈品出發,1836年,因客死澳門,不克傳達總統的訓令。

1900年,美國在八國聯軍進攻天津、北京之役中,順手牽羊佔了便宜。定金本位制開始。從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到1941年日本襲擊珍珠港的二十多年間,它除本身擴充海陸空三軍的裝備以外,同時又趁機擔當國際爭端的兵工廠。世界上最奢侈的浪費莫過於戰爭,但這個遠處的北美新大陸的龐大兵工廠,由於各個落後國家內戰和抵抗侵略的需求,消費刺激生產,正好大發其橫財。並且因軍工的發達,碰上科技文明發展的迅速,它首先把原子彈製造成功。1945年,它向日本投下原子彈,結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從此使它睥睨國際,突然之間便自行登上世界盟主的寶座,儼然以制約各國民主體制的霸主自居,號令天下而叱吒風雲了。其餘大家可以讀《美國史》和《世界通史》一類的書,便可大概瞭解兩百多年來美式民主文明和文化發展的大要。


美國文化與美式霸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