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樣才能快速賺錢,社群項目月入千萬的祕密

說到社群,其實我本人在前兩年加了不下50個社群,付費和免費都有。

有些社群,基本都是在前兩年知識付費火熱的時候搭建。

當時我只要報名某個9.9的課程,就有一個社群。

現在的社群的價格,都是在幾百到上千之間,上萬的社群,我也加入過。

低價和高價的社群,集結起來的人也是非常不同的。

進低價或免費社群的人,通常都會帶有各自的目的,爆一波走人也時常發生。

當時我開一門公開課,就拉一個免費社群做分享。很顯然那個決策是錯的,當晚就有各路神仙進群爆粉。

就當晚1個小時的分享,至少花我4個小時的監管時間。

後面我就把社群直接解散。

很顯然,個人做免費社群會耗費很大的精力,想要維護好一個社群,還是需要花費一定的功夫。

怎麼樣才能快速賺錢,社群項目月入千萬的秘密

一、社群到底是什麼

社群不是單純一群人的集合,如果單獨拉個群,發發返利信息,發發廣告文章,這顯然不是社群,這就是像是集市一樣,亂哄哄的。

所謂社群,是需要一群人帶有一個相同的目的,而且最好這個目的是很明確的。

比如:我進寫作群,就是專門學習寫作,而不學其他。

現在的社群,基本分為3大類。

  • 服務型社群
  • 資源對接型社群
  • 項目型社群

1.服務型社群

常見就是企業或個體為了更好服務用戶而搭建的社群。

對於企業,從原則上來講,企業要盈利,用戶要便宜優質的服務,這本是矛盾關係。

但通過社群服務之後,用戶會覺得“其實這個價也不貴”的想法。

強制性成交反而傷害用戶,等著用戶自己說服自己,成交就變得異常簡單。

除此之外,個人建立的興趣類社群,其實也屬於服務型社群,群主需要維護好社群的氣氛和制定社群的群規。

比如:明星後援群。

我認識一個大姐,年輕的時候追星,就是某地區後援團的群主。

各類大小活動,都需要她親自去組織,手下有幾十個管理員,負責文案、海報、打榜、刷屏等步驟。

看似現場的瘋狂,其實也是有組織的。

同理,做培訓也是一種服務性社群。

通常都是各類技術,比如:文案寫作、ppt製作、三維建模等。

總之,服務型社群是社群當中最為常見的形式,也是個人可以操作的類型。

2.資源對接型社群

比如某空間站和某神大咖,就是一種資源型社群。

一般進入這種社群的人都需要有一定實力,要不擁有技術,要不擁有貨源,要不擁有推廣渠道。

而且對於群主的要求還是比較高的,首先他不一定要有技術,但他說話一定要有人聽的。

我更傾向於是一種kol。

畢竟加進來的人,大多數都是老闆人群,沒有一定話語權,容易被錘。

3.項目型社群

我這裡所指的項目型社群,更多是指一群人操作一個項目或多個項目的社群。

比如你玩各類社交電商的盤子,就會有社群。

以上三種社群,並不是單獨孤立的,而且可以相互轉化的。

比如我加入的一個營銷群,沒有項目的時候,就是交流各種營銷的心法和賺錢的心得;

有項目的時候,群主再單獨成立一個小群,群裡成員一呼百應,不到7天就能幹滿三個群。

這也得益於群主對社群運營把控,以及群員對群主的強信任,也給我創業之路帶來不少啟發。

二、社群的架構

說完社群的類型之後,再談談社群的架構。

一開始建立社群,就要想好你的產品是什麼?

如果只是單純建個交流群,只要3天一過,直接變成死群、廣告群。

產品想好,意味著你後端變現是清晰的,是通過賣產品變現,還是簡單只是社群變現。

當然社群才本質上來講也是產品,而且單賣社群資格其實就是一個相對簡單的商業模式。

比方說,加你社群需要200元,他拉一個人可以獲得50元。

也可以這樣,加你社群需要200元,一級代理150元,二級代理100元。

某社群空間站就是這麼玩的。

但是這種玩法會被當做是人頭盤,所以後面要有其它服務做支撐,比如:資源對接。

而有些社群,只是當做好物分享,後面有其它產品變現。

我前段時間加入的支付類社群,一天到晚都是科普pos機的功能和好處,過幾天就推出pos機的代理。

確認好產品之後,就是下一步,進群的門檻。

怎麼樣才能快速賺錢,社群項目月入千萬的秘密

一般有幾點:

  • 價格
  • 收入
  • 資源

1.價格

如果你的價格在500元以下,很顯然,500元以下加的人基本是白領和學生居多,大部分的做知識付費的機構,都會把門檻設定在這個點

2.收入

擁有多少收入才能加群,常規人想到就是各種土豪群、富豪群。

但我看到有些大師的招收社群文案,也有提到收入門檻。

後來我和蠻夫談到這個事情,他是這麼跟我講的:“收入是一個門檻,加入之後你會自認為你就是那類人。”

原來人生處處是誤會。

3.資源

比如一些做資源對接的,會要求你在入群之前就填寫你的職業和你能提供的資源。

最後還有一點,是硬性標準,就是群規。

比如:群內不準私加、不能發廣告、私家或發廣告幾次,踢出社群,且不退還群費。

一個社群能否長期運作,其實取決於群主的運營能力。

單純靠收群費只能勉強溫飽,能把社群運營成資源對接,項目操盤,才能把整個社群盤活。

最近抖音帶貨算是小風口,一些有實力的群主開始整合群內資源。一部分人提供貨源,另一部分運營抖音號。

這種成熟的社群架構,是趙一行比較看好的。

三、社群的意義

說了這麼多,最後來講講,社群的意義。

大大小小的社群我參加了不少,這裡我就以用戶的身份來說一下社群的意義。

1.信息差

想要深入瞭解一個行業,最好的方式就是加入個行業社群,每天能看到很多談論的話題,就能明白哪些行業是坑,哪些行業是金子。

2.素材來源

我寫作的很多素材,其實來源於我加入的各種社群。他們只要談到一個點,我覺得不錯,就可以寫成一篇文章。

這樣也節省了我找素材的時間。

3.提升思維

賺錢難,說這句話的人大多數都是打工的。

其實需要更正一下,是賺大錢難,賺小錢還是可以的。

就拿早上剛看到一條留言為例,他是這麼寫的。

賺錢就是倒買倒賣,待在家兩個月,我就靠搬運淘寶和拼多多的產品掛到閒魚,一天也有一兩百,基本滿足生活。

像類似這種人我是相當佩服的。

思維提升,能讓你在困境當中尋找到機會,賺錢也就是水到渠成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