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愛永存!庫爾勒15歲少女器官捐獻,讓生命永續!

前不久

人民日報微信公眾號推出的文章

《這是一支由“一個人”組成的籃球隊……》

感動了無數網友

文章講述了16歲籃球男孩葉沙

在生命彌留之際

通過捐獻器官的方式

讓生命延續的故事

大愛永存!庫爾勒15歲少女器官捐獻,讓生命永續!

面對生死,

15歲梨城女孩兒小林(化名)的父母

做出了同樣的選擇。

2月21日,小林因意外從高空墜下,在搶救的過程中產生了不可逆的重度腦損傷,於2月25日永遠離開了人世,生命永遠定格在了15歲。

突如其來的噩耗讓全家人悲痛萬分,傷心之餘,她的母親蘇華英做出了一個莊嚴的決定——捐出女兒的器官,挽救更多急需器官移植的患者,讓女兒以另外一種形式“留在”這世上。

“我的女兒特別善良、懂事,用自己的器官去幫助其他患者重獲新生,相信她也會同意的。”2月25日,在巴州人民醫院,50歲的蘇華英接受採訪時仍難掩內心的悲痛,掩面抽泣。

“我們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她的生命延續。”蘇華英說,之前,她從電視新聞中瞭解過器官捐獻的事,覺得非常有意義。女兒離世後,她找到醫院工作人員表達了捐獻器官的意願。

當天15時,在進行了簡短的默哀告別後,醫務人員對小林進行了器官捐獻手術,小林共捐出一個肝臟、兩個腎臟和一對眼角膜,這些器官和組織將在短時間內挽救更多的生命。

大愛永存!庫爾勒15歲少女器官捐獻,讓生命永續!

自治區紅十字會器官捐獻管理中心工作人員王榮桂告訴記者,自治區人體器官捐獻工作起步較晚,近年來發展迅速,截至目前登記在冊的器官捐獻志願者已達2000餘人,小林的捐獻是巴州完成的首例器官捐獻手術,小林也是全疆第51名成功完成器官捐獻的志願者。

“開展人體器官捐獻首先需要轉變觀念,捐獻是一種大愛無疆的崇高行為,不僅可以幫助他人,還能讓自己在有需要時得到幫助。”王榮桂說。

巴州紅十字會黨組書記、會長曹文宗對蘇華英進行了慰問,並對一家人的愛心善舉表示敬意。“親屬捐贈逝者器官的行為是為社會作貢獻,每一位捐獻者家屬的行為都值得讚揚,希望更多人轉變觀念,用博大的情懷來看待器官捐獻這一問題。”曹文宗說,捐獻器官是讓生命以博愛的形式得以延續,是對逝者最好的尊重和緬懷。

當一個人不幸去世,根據本人和家屬意願,將其功能良好的器官捐獻給因器官功能衰竭而急需器官移植的患者,挽救他人生命。

可以捐獻的器官分為兩類,一是器官類,包括腎臟、肝臟、心臟、肺臟、胰臟、小腸等;二是組織,包括心臟瓣膜、骨、皮膚、角膜等。

來源:巴音郭楞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