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兒版的“濫竽充數

兒子對我說他最喜歡集體回答問題了。我問他為什麼。他說集體回答問題的時候就可以只張嘴不說話,老師發現不了的。

這個回答讓我頗為驚訝。小小年紀竟然就學著投機,這樣下去將來的學習可怎麼著啊!驚訝之餘,我還懷著深深憂慮。畢竟天下哪個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學習上有好成績,更何況我還是教師?

少兒版的“濫竽充數


孩子之所以這麼說,一定是發自肺腑的。他說真話,我不能責備他的。況且兒子才上學前班,每天回來都準時張羅著主動做作業,也不可能是這麼早就厭學的。我更不應該把問題上升到道德的層面上去懷疑自己兒子的品性。我不願意,也不應該是。因為我確信除了我兒子一定還有別的小朋友也是這樣想、這麼做的。畢竟我的兒子每次的成績都還是排在前面的。

少兒版的“濫竽充數


我給了這種現象一個定性——現代少兒版的“濫竽充數”。南郭先生之所以能不會吹奏而混到宮廷樂隊中白拿國家工資,原因就在於齊宣王喜歡聽合奏,這個機制給了他投機的機會。而後來齊緡王即位喜歡聽獨奏,南郭先生沒有了這個投機的機會自然就捲鋪蓋逃走了。

我們不能過多指責孩子的時候,就應該反思教師的教學手法了。畢竟現代少兒版的“濫竽充數”不是一個好現象。如果一個孩子投機,我們可以不當它是什麼大問題。可是一群孩子這麼投機的時候,就堪可憂慮。因為孩子就是我們的未來,教育關於未來。

少兒版的“濫竽充數


思考的範圍從一個家庭拓展到一個學校,再拓展到一個名族,一個國家。投機的人多了,就說明我們的體制真的是出了問題。畢竟在各行各業中,像南郭先生這樣混吃混喝混工資的實在是太多太多了。

誰也不能迴避這個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