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屏80後朋友圈,B站的《後浪》是在對誰說?

B站正在從月活1.3億往3~4億走的階段,增量來自於哪裡,已經一目瞭然。手握大筆資金的80後,看懂了、燃爆了,B站股價或將迎來新一輪重估。 

昨天B站的《後浪》又刷屏朋友圈了,燃爆,感動,淚目。

但也有一些人說,你們看轉發的都是七零後八零後叔叔阿姨,真正的後浪人家根本不care。

這麼說的人,是沒看懂。

寶哥如果在20歲的時候,有個老頭子站在臺上這麼哇哩哇啦說一通,哪怕是說我讚美你我羨慕你你好牛逼,我也不會有啥感覺。

就跟大學開學典禮上校長講話一樣,你會認真聽伐?

多數是不會的,甚至搞不好還要嫌棄一下,煩死了拜託快點結束我後面還約了妹子。

但是這場演講的真正受眾,根本不是00後。

這場演講的本質是前浪對著後浪,講給中浪聽。

關鍵詞叫作:“我看著你們,滿懷羨慕。”

而且是七分羨慕,三分自卑。

探索興趣、熱愛生活、分享快樂、自信從容,表達自我,擁抱世界。

這些哪個不是80後中浪們曾經有過的狀態?

從小學電腦英語,中學裡開始接觸互聯網打開新世界大門,最早開始擁抱歐美日韓流行文化……那時候生活每天都在日新月異,我們也最早學會各種各樣的新東西,小小年紀就享受著前浪們的驚歎。

但是大部分中浪們現在的狀態,是被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改變了。

關鍵詞成了疲勞、虛弱、油膩。

哪怕青年的定義上限是44歲,他們都不敢再自認是青年,而是在話語上自覺站入中老年隊伍,甚至9293年的都要自比為中年人。

我相信這是一種自嘲,提前給自己一種降低預期的暗示,以建設一種心理防禦機制。

為什麼要提前防禦呢?這說明不是真的甘心變老,反倒是害怕變老。

大家都有著一顆少年的心啊。

這次《後浪》引爆了80後朋友圈,恰恰印證了這點:

我看著你們,滿懷羨慕。

Z時代是人在其中不自知,只有像中浪們這樣到了一定年紀,才會明白和懷念年輕人的品質。

“這幫小寧條件好,以後伐得了”。

這TM明明也是我們小時候聽過的話啊!

85/90/95其實作為人的差別並沒有那麼大,截面上的不同更多隻是所處年齡階段的差異。

我相信,既然可以變成自己曾經討厭的樣子,那也可以活回自己曾經年輕的樣子。

最後從商業上說一下。

拉新的角度,00後大部分已經在B站上了,他們聽不聽這個演講其實無所謂。

00後1.4億人,90後1.7億人,80後2.3億人。

B站正在從月活1.3億往3~4億走的階段,增量來自於哪裡,已經一目瞭然。

這次PR事件和年初的跨年晚會有些異曲同工,關鍵詞是破圈。

整個演講最意味深長的一句話是:

我們這代人的想象力不足以想象你們的未來。

就股票而言,前浪們確實不足以想象B站的未來。

後浪們明白B站的未來,手裡又沒錢。

而想象力還在又能給股票定價的中浪們看懂了、燃爆了。

重估已經勢不可擋。

年少有為不自卑,這即是B站今年的走勢,也是對所有中浪後浪青年人的祝福。

五四青年節快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