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新指南·學知躬行】甘肅省紀委書記劉昌林:在履行協助職責和監督責任上持續用力


【新時代新指南·學知躬行】甘肅省紀委書記劉昌林:在履行協助職責和監督責任上持續用力

前不久,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黨委(黨組)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規定》。這是黨中央健全全面從嚴治黨責任制度的重要舉措,是管黨治黨制度化的重要成果。《規定》對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作出系統化、清單化、制度化安排,明確了紀檢監察機關的協助職責和監督責任。協助職責和監督責任內在一致,應同步抓好落實。

必須遵循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這個根本原則

全面從嚴治黨的核心是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了“完善和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責任制度”的要求,《規定》是落實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的具體舉措,目的就是通過制度化安排推動全面從嚴治黨走深走實,進一步加強和改善黨的全面領導。

紀檢監察機關履行協助職責和監督責任,必須牢牢把握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這個根本著眼點和立足點,始終在黨的集中統一領導下開展工作。各級紀委監委要嚴守職責邊界,增強協作意識,自覺接受同級黨委的領導和監督,認真落實重大事項請示報告等制度,主動向黨委報告政治生態研判、日常監督和線索處置、案件查辦的總體情況,及時向黨委提出管黨治黨的具體建議、辦法措施、務實方案等,為同級黨委履行主體責任提供有效載體、當好參謀助手,既不缺位失位,也不錯位越位。同時,充分發揮監督專責作用,緊盯黨的建設與經濟社會發展同謀劃、同部署、同推進、同考核的“四同”要求,瞄準責任清單,跟進剛性任務,加強對黨組織履行責任情況的監督,在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良性循環中把管黨治黨引向深入,督促主體責任在各級黨委(黨組)得到充分落實,推動黨委(黨組)的“主心骨”作用得以充分發揮。

必須做精做實政治監督這個根本任務

紀檢監察機關是管黨治黨的重要力量,在推動全面從嚴治黨中承擔著特殊使命。緊扣“兩個維護”做精做實政治監督。圍繞維護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開展監督。督促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幹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世界觀和方法論上不斷向核心看齊。圍繞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開展監督。加強對黨章黨規黨紀和憲法法律法規執行情況的監督,重點監督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議的執行情況,督促做到黨中央提倡的堅決響應,黨中央決定的堅決執行,黨中央禁止的堅決不做。圍繞維護黨的團結統一開展監督。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防範黨內滋生利益集團,糾正個人主義、分散主義、自由主義、本位主義等錯誤傾向,以統一的意志和行動維護黨的團結統一。

圍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做精做實政治監督。緊盯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實情況開展監督。緊緊圍繞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的落實,特別是總書記對甘肅“八個著力”的重要指示、參加甘肅代表團審議時的重要講話和2019年視察甘肅重要講話,以及關於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的落實,聚焦疫情防控、脫貧攻堅、生態環保、意識形態、民族宗教、減稅降費等重點工作,跟進監督、精準監督、全程監督,及時發現問題,校準落實中的溫差、落差和偏差。緊盯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落實情況開展監督。聚焦打好深度貧困殲滅戰,開展對攻克堡壘、鞏固成果、查漏補缺、掃尾清零、接受普查和銜接鄉村振興等工作的監督檢查;聚焦經濟高質量發展,開展對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暢通經濟循環、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保障和改善民生等工作的監督檢查;聚焦生態環境保護,開展對黃河流域、祁連山保護區等生態保護治理的監督檢查。督促各級各部門不折不扣落實好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

圍繞全面淨化黨內政治生態做精做實政治監督。監督政治建設和政治生態,圍繞落實中央《關於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意見》,督促各級黨組織及其主要負責人履行政治責任,聚焦黨的政治屬性、政治目標和政治能力持續發力,紮實開展黨的政治建設,持續淨化和修復政治生態,堅決糾治政治意識淡化、黨的領導弱化、黨建工作虛化、責任落實軟化等問題,堅決整治政治立場不穩、政治行為不端、政治能力不強等問題。

必須堅持一體推進“三不”這個重要方略

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不僅是反腐敗鬥爭的基本方針,也是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方略。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不是三個階段的劃分,而是一個有機整體。紀檢監察機關要準確把握反腐敗鬥爭規律,把“不敢腐”作為前提,把“不能腐”作為關鍵,把“不想腐”作為根本,三位一體,統籌聯動,標本兼治。

在推進“不敢腐”時,要注重挖掘“不能腐”“不想腐”的功能。從找出的機制制度漏洞中,主動摸排和挖掘問題線索;用理想信念和黨的政策教育轉化審查對象,促其認錯悔錯改錯。在推進“不能腐”時,要注重吸收“不敢腐”“不想腐”的經驗。深化以案為鑑、以案促改,把解決問題和建章立制統一起來;研究思想認識變化規律,提升制度建設的前瞻性和權力監督的針對性。在推進“不想腐”時,要注重發揮“不敢腐”的威懾和“不能腐”的約束。以典型案例為警示教材,用懲治的強大震懾讓意欲腐敗者知止收手;加強法規教育,讓黨員幹部知敬畏、守底線,築牢拒腐防變的思想堤壩。

一體推進“三不”,不僅是紀委的職責,更是黨委的政治責任,統一於全面從嚴治黨實踐中。要推動黨委把主體責任切實擔起來,在一體構建“三不”機制上發揮領導作用,統籌黨委、政府、紀委、各相關職能部門,協同開展案件查辦、制度建設、警示教育等工作,形成齊抓共管“一盤棋”格局。紀委要協助配合黨委做好工作,將一體推進“三不”納入政治生態評價體系,列為黨風廉政建設年度考核內容,加強督促指導,並及時向黨委報告情況,分析研判存在問題,有針對性地提出工作建議。

必須緊盯領導幹部這個“關鍵少數”

抓責任落實的一個重要訣竅,就在於衝著班子去、盯住“一把手”。紀檢監察機關要緊盯同級班子和“一把手”,完善對主要領導幹部監督制度和領導班子內部監督制度,推動上級“一把手”抓好下級“一把手”,著力破解同級監督和“一把手”監督難題。通過綜合運用談心談話、約談提醒、列席民主生活會、黨風廉政意見回覆等方式,重點盯責任,主要看落實主體責任和第一責任人責任,履行領導、管理和監督職責,抓班子帶隊伍等情況,查是否存在履責不力、責任空轉等問題;盯用權,主要看落實領導班子議事決策規則和“三重一大”決策機制,執行民主集中制等情況,查是否存在不用棄用、亂用濫用權力等問題。

具體工作中,要見微知著,善於運用信訪舉報、監督執紀、巡視巡察中的隱蔽線索,善於挖掘談話、函詢等近距離、常態化監督中的隱藏信息,善於發揮群眾監督作用;要抓早抓小,對苗頭性傾向性問題,不掉以輕心,不麻痺大意,該提醒的馬上提醒,該批評的及時批評,該阻止的立即阻止,該整治的迅速整治;要精準施治,及時從思想認識上找根源,從監督管理上找缺失,深刻剖析問題背後的問題,有針對性地提出建議,督促整改。

必須用好問責追責這個利器

對失職失責的嚴肅追究責任,是倒逼管黨治黨責任落實的重要方法和成功實踐。問責是履責的“後牆”,責任監督離不開問責,問責有力有效,監督才能“長牙帶電”。要健全發現問題、糾正偏差、精準問責有效機制,通過問責喚醒責任意識,倒逼責任擔當,推動各級黨組織和黨員領導幹部切實把責任扛起來,形成黨委不鬆手、書記不甩手、班子成員不縮手、紀委監督不放手的良好局面,合力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

用好問責重要利器,一方面要堅持失責必問、問責必嚴,對不履行全面從嚴治黨政治責任或者履責不力的,對該問責而不問責的,都要嚴肅問責追責,持續釋放不擔責就追責的強烈信號,督促各級黨組織和黨員領導幹部切實做到知責負責守責盡責。另一方面要堅持實事求是、依規依紀依法,準確把握問責追責的政策界限,綜合考慮事實、情節、性質、態度和標準,增強問責的規範性、嚴肅性和精準性,堅決防止問責泛化、簡單化,堅決糾正濫用問責、不當問責的行為,堅決糾正問責“問下不問上”的問題,以精準有力有效的問責推動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落實到位。同時,要認真落實“三個區分開來”要求,堅持嚴管厚愛結合、激勵約束並重,對受處理的幹部及時跟蹤回訪、關懷疏導幫助,在正向激勵中為幹部卸下包袱、撐腰鼓勁,引導保護幹部幹事創業的積極性。

(本文刊載於2020年第9期《中國紀檢監察》,作者:甘肅省紀委書記、省監委主任 劉昌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