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蘇聯為什麼會有那麼強悍的戰鬥力?請說說其中的故事?

用戶1719247286314631


這個颶風戰鬥力,我還是頭次接觸這個問題。不過,從題目上看,問題可能是想知道蘇軍為何在蘇德戰爭中能反敗為勝,戰鬥力迅速提高那麼快吧。對這個問題,我是這樣理解的。

一方面,蘇聯是個戰鬥民族,這是大家公認的。蘇德戰爭爆發前,無論是從老沙俄帝國還是從一戰過來,沙俄也好蘇聯也好,對軍事的重視一直就沒停止過。即使在蘇德戰爭中,蘇軍的裝甲打擊力量稍有欠缺,但其整體實力還是有目共睹的。

另一方面,蘇德戰爭,蘇軍前期的失利不是在戰鬥力和打擊能力上,而是指揮和判斷失誤方面。蘇軍為什麼在莫斯科戰役中能轉危為安?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斯大林啟用了朱可夫來擔任指揮。就整個蘇德戰爭每場戰役來看,德軍的取勝都是靠裝甲突擊力量,但短期可以,長期就不行了,因為閃擊戰理論並不支持打持久戰,這也是德軍失敗的根本原因之一。

再一方面,蘇軍的戰鬥力在與德作戰中不斷調整和提升。從歷史資料上看,蘇德兩軍在戰前的實力並不相差太大,相反,在整體國防潛力和陸海空三軍綜合實力看,蘇軍甚至要強於德軍。那麼,德軍為為什麼還敢對蘇軍動手呢?這就是希特勒不自量力的原因。

第一,德軍閃擊戰主要依靠突然襲擊和裝甲優勢。但這個理論是不長久的,事實也證明,德軍裝甲打擊根本不適合與蘇軍打持久戰。不僅在蘇德戰場,在北非同樣遭到失敗。這是客觀存在的。如果我們讓德軍拋棄裝甲打擊優勢來打這場仗,你會發現,德軍根本都不敢去想。

第二,蘇軍的戰鬥力是逐步提高的。很多人認為1938年斯大林對部隊改革是個大錯誤,一大批紅軍高級將領被拉下馬。但是事物要一分為二的看,就算是蘇德戰爭爆發後,仍然有一些老將指揮出馬,但他們的才能並沒有在戰場上得到體現,這是為什麼呢?還是因循守舊思想僵化。

由於德國在一戰後能摒棄傳統作戰思維,敢於向裝甲突擊要戰鬥力,才使德軍裝甲所向披靡。但德軍並沒有其它可供戰場利用的優勢戰術形式。相反,蘇軍正是在與德作戰中,不斷從閃擊理論打擊中獲得靈感,到1942年時,蘇軍才將原來以建立強大炮兵和空軍的方向轉向建立坦克集團軍和加強裝甲打擊力量。從這個方面講,這也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舉措。

第三,蘇軍的戰鬥力是以舉國之力換來的。對蘇聯來說,德國的入侵不贏則當亡國奴,所以,斯大林在1941年7月3日發表全國動員令時就提到了,要撤退的地區要堅持堅壁清野,不給德軍留下任何有用的東西。這就是打破罈罈罐罐重建的思想,國都快滅亡了,還要那些東西有什麼用。正是這種堅決還擊的決心,才使蘇軍有了反攻的動力。

所以說,蘇軍的後發制人是意識上的,你所說的颶風戰鬥力也是從思想到行動上的提高,落實到武器裝備上只是一種形式而已。用中國的一句老話講,人才是決定戰場輸贏的關鍵因素。


島主說事


紀律是部隊戰鬥力的保證,這是各國軍隊都認可和遵循的一條原則。尤其是在戰場上逃跑、自殘等怯戰行為,都會有嚴厲的處罰,這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戰時紀律”。相比較而言,二戰中蘇聯執行的戰場紀律最為嚴苛。

蘇德戰爭初期,閃擊戰的迅猛確實將蘇軍官兵打蒙了,他們無所適從、四處逃命,甚至是成建制的投降,不要說戰鬥力了,簡直就像一群烏合之眾,毫無紀律和軍人氣節可言。更可怕的是,“恐德症”像瘟疫一般在軍中肆意傳播,士氣極低。

蘇聯統帥親自簽發了著名的《270號命令》。明確規定,“任何在戰爭中翫忽職守或者投降自首的人,都將被視為是叛國者。翫忽職守者們將被就地處死,因德軍包圍而放棄抵抗、投降自首的,他們的家人將被剝奪所有政府補貼和援助”。

要知道,在當時實行配給制的國家裡,被政府剝奪補貼和援助意味著什麼?只能是餓死。然而,這條命令的效果並不明顯,特別是到了1942年蘇德戰場最嚴峻的時候,戰場上一個士兵後撤,往往是帶動一大片部隊撤退,防線瞬間被突破。

為了徹底打消部隊後退的念頭,蘇聯統帥又簽發更為嚴厲的《第227號命令》。“凡製造恐怖者和膽小怯懦者必須立即處死,每一支軍隊都要由3到5支裝備精良的特遣隊(每支大約200人)組成第二戰線,去射殺那些企圖逃跑的戰士。”

這就是史稱“一步也不準後退”的命令,確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戰場上蘇軍的表現大為改觀。儘管大多數蘇軍官兵出於對祖國的熱愛,以及軍人的責任感,表現出令人敬佩的英勇頑強,但這條命令的威懾作用也很關鍵。

同時,對於那些“罪不當誅”的官兵,組成特殊的“懲戒部隊”,由他們擔任一些打頭陣、排雷等危險任務。戰爭期間,約有42萬蘇軍官兵被送入“懲戒營”,他們大多數沒有活下來。不管怎麼說,蘇軍的戰鬥力徹底被激發了出來。


白楊樹下談歷史


蘇軍的戰鬥力倒是很強,實際上這是一個成長的過程,如果回顧整個二戰歷史的話,蘇軍的作戰能力實際逐步提升的一個過程,在戰爭中學習戰爭。

1941年開始的第1年之當中,德軍有機會對蘇軍進行大規模的合圍,以基輔戰役為來,蘇軍直接就是一個西方方面被整個合圍,這樣的事情在1941年發生了好幾次,甚至在1942年上半年,還發生了西南戰役,幾乎把西南方面軍全部賠進去。

在戰爭的第2年,從1942年的下半年開始,德軍實際上已經沒有條件創造大型合圍戰役,蘇軍已經學會了如何進行撤退,不再有方面軍級別的部隊陷入合圍,到了1942年底的時候,蘇軍已經能夠進行成功的大規模戰役進攻,這要比1941年底的莫斯科戰役水平還要高,最終在斯大林格勒城下取得了一個大勝利。

1943年初的時候,雖然在哈爾科夫戰役當中,蘇軍又一次慘敗,但是這場戰役的慘敗程度相當低的損失,遠沒有想象那麼大,只能算一個集團軍規模,大部分被圍人員得以成功突圍,

1943年的下半年德軍無力對蘇軍的集團軍下手了,當時的庫爾克戰役想夢想何為整整一個方面軍進行圍殲,計劃實際上根本實現不了,

1944年,德軍已經沒有機會對蘇軍進行什麼大規模合圍,只能搞一些戰術性的勝利,反而蘇軍開始對德軍進行大規模的合圍。

1944年底,德軍也就變成了1941年的德軍了,被蘇軍反過來大舉進行合圍,這個局面變化還是非常迅速的,從這個過程當中,可以看出蘇軍已經從戰爭當中學會,如何打仗了,戰鬥力變化還是挺快的,相比之下,德軍的作戰能力不斷下降,這個可謂是:此消彼長,最終在柏林結束了戰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