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家長:假期聚餐、摘口罩、出去玩……這些事情一定要知道

尊敬的家長、親愛的同學:


  五一假期到了,同時,疫情緩解,但仍然在繼續。我們要做好假期和疫情防控下的自身安全。


可以摘口罩了嗎?


4月12日,鍾南山院士在接受採訪時明確表示:現在還不是摘口罩的時候。


鍾南山指出,現在國內外情況懸殊,中國由於採取了非常果斷的措施,現在已步入疫情第二階段,而其他一些主要國家還處在大暴發的第一階段,且仍在向上攀升。戴口罩仍是很重要的自我防護手段,現在就提出不戴為時過早。不過,在疫情不嚴重的地區,人少的地方或空曠場所,倒不見得必須戴。


4月15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佈會上,中國疾控中心研究員張流波表示,普通公眾在家中通風良好的戶外不需戴口罩,而在人員密集的電梯、公共交通工具等特定場所要戴口罩。


可以和親戚朋友聚會嗎?


最好不要。


防範新冠病毒的最大原則,就是:人和人保持距離。


沒事兒別往一起湊,湊一起也別口沫橫飛地聊。用張文宏的話說,就是“瞎混是最大的風險”。


疫情常態化以後,我們最需要注意的就是“跟別人保持距離”。

跟人保持距離,就是跟病毒保持距離。


可以出去吃大餐嗎?


一家人完全可以。平時就是這幾個人一起吃飯,出去還是這幾個人,那就基本沒問題。如果吃熟食,服務員又戴口罩,病毒基本是沒有傳播空間的。


但是,非常不提倡跟家人以外的人吃飯。朋友啊親戚啊同事啊,能免就都儘量免了吧。想交流感情,可以多聊聊微信,打打電話,實在不行視個頻,都挺好,沒必要非得冒著危險大吃大喝。


假期可以出去耍嗎?


可以。


疫情常態化以後,可以出去活動活動。但謹記兩個字:靈活。


儘量往人少的地方去。去哪裡看到人多,就換個地方玩。大家靈活地疏散開,自覺地保持距離,分頭開心耍,是最安全最快樂的辦法。


出行之前,這幾件事情要提前瞭解!

  

提前申領“健康碼”


疫情期間,不少地區的商場、醫院、公園等公共場所實施了“健康碼准入”制度,因此,這個“五一”假期出行,一定要時刻關注自己的健康碼變化。

  

出行前,可通過當地政府網站、國家政務服務平臺移動端App或國家政務服務平臺小程序等,查詢目的地疫情風險等級,及時瞭解當地疫情信息。

  

個人可通過國家政務服務平臺移動端App,或微信公眾號“國家政務服務平臺”小程序上申領“防疫健康信息碼”作為通行憑證。

  

此外,各地也設有本地區的“健康碼”,民眾出行可根據不同地區的具體要求進行“健康碼”申領。


去景區要提前預約!


這個“五一”假期,如果想去景區遊覽,一定要留意景區的預約規定。

  

早在4月13日,文化和旅遊部、國家衛健委就聯合印發通知,要求疫情防控期間,旅遊景區只開放室外區域,室內場所暫不開放,接待遊客量不得超過核定最大承載量的30%。

  

各地方政府也根據自身情況制定了相關政策。

  

例如,根據湖北近日發出的“五一”出遊提示,除了遊客接待量不得超過最大承載量的30%,所有旅遊景區還實行分時段預約制度。因此,遊客須通過手機客戶端、景區官網、電話預約等渠道,預約購票、按時段入園。

  

今年“五一”假期,北京市屬11家公園中的10家售票公園將首次全部實行“網絡實名預約購票、實名驗票入園”。

  

因此,遊客在出行前,一定要提前瞭解好景區的預約途徑、入園是否需要攜帶身份證等相關信息,避免白跑一趟。

 

消費前別忘領券!

  

為提振經濟、促進消費,近期各地陸續向民眾派發了不同面值、不同種類的消費券。


例如,武漢市政府從4月19日起陸續向全體在漢人員投放5億元的“武漢消費券”。包括來漢人員在內的全體在漢人員,可通過支付寶、美團等網絡平臺參與搶券,這批“消費券”可用在餐飲、商場、超市便利店和文體旅遊四個方面。


鄭州市近期也宣佈將再發1.6億元購物、餐飲兩類社會消費券,繼續鼓勵本地消費。

  

因此,假期有出行、購物等需求的民眾,可以提前領好消費券,以便享受實惠。


與他人保持距離!

  

“五一”假期出遊,也不要放鬆疫情防控的弦。

  

遊客在景區遊玩過程中要有序排隊,保持人際距離,要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注意咳嗽禮儀,隨時做好手衛生。

  

另外,在景區內就餐時建議首選自帶食品,如在餐廳用餐,建議間隔落座或同側用餐,與其他人保持一米以上的距離。

  

就餐用公筷!

  

近期,各地餐廳陸續恢復堂食。但疫情期間,民眾要注意安全文明就餐,與其他顧客保持距離的同時,公筷也要用起來。

  

例如,根據北京市商務局制定的疫情期間餐飲服務單位經營服務指引4.0版,餐廳要全面推行公筷公勺,對於合餐顧客,要做到“一菜一公筷、一湯一公勺”,餐具使用前必須洗淨、消毒,做到“一客一用一消毒”。

  

使用公筷和公勺,減少接觸傳播的機會,降低感染風險。


這些物品隨身攜帶!


“五一”假期出行,除了要佩戴好口罩外,一些消毒用品也建議隨身攜帶。

  

在景區內接觸欄杆扶手、公共衛生間門把手等公共物品表面後,應注意洗手或使用含酒精的免洗手消毒劑清潔雙手。

  

不過,對於要乘坐火車或飛機出行的民眾來說,一定注意相關規定。

  

以鐵路為例,84消毒液、免洗抑菌洗手液等含酒精類產品屬於易燃易爆危險品,無法攜帶進站上車。

  

而按照民航局相關規定,多數免洗洗手液含有高濃度酒精,酒精的體積百分比含量>70%,不能託運,也不能手提或隨身攜帶;酒精的體積百分比含量≤70%的消毒劑不能手提或隨身攜帶登機,但可以託運,託運時應放置在零售包裝內,每瓶不超過500mL。建議隨身攜帶含有酒精的小型免洗洗手液、消毒溼巾或棉片,以便清潔雙手和可能觸碰到的地方。


此外,學生還需注意以下安全事項。


防疫安全


1.減少外出。無十分必要,各地學生及家長不要到其他地區,減少人員的流動。


取消外出探親、研學、旅遊等行程;避免到封閉、空氣不流通的公眾場合和人多集中地方。

2.減少接觸。減少接觸密集人群,避免與有感冒或類似流感症狀的人密切接觸;取消不必要的聚會。確需外出的,正確戴口罩,做好常態防護。

3.及時就診。疑似症狀者及時到定點醫院就診,不要拖延,既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他人負責。

4.健康飲食。食用肉和蛋類等動物性食品要徹底煮熟; 避免在未加防護的情況下接觸野生或養殖動物。

不暴飲暴食, 拒絕菸酒;多攝取水果蔬菜,多喝白開水,外出時保障有足夠熱水喝,少喝或不喝各類飲料,促進體內毒素的排出。


外出清淡飲食,有些飯店難以保證飲食衛生,因此,除非特別喜歡吃,要避免海鮮,涼菜等易導致腸胃疾病或炎症的食物。

5.保持衛生。做到勤洗手,特別在以下情況下洗手:

外出回家;觸摸口鼻眼等部位;飯前便後;接觸動物、生食;抓取食物、水杯前等等。

洗手時,用肥皂或含有酒精的洗手液,用流動清水仔細充分沖洗。

廚房器具生熟分開,避免交叉感染。

咳嗽和打噴嚏時,用紙巾遮住口鼻。

6.規律起居。要加強鍛鍊,提高自身免疫力;關注天氣變化,適時增減衣物。


不熬夜,保證充足的睡眠也是維護機體正常抗病能力的有效措施。調整和完善假期日程,早睡早起,規律作息。

7.清理居室。通風是最好的消毒,注意開窗透氣,保持居室新鮮空氣對流。

對居室及用品做好即時清理,清洗,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 例如,飯後即時清洗餐具;垃圾即時清理;衣物及時洗滌等。

晾曬被褥,適時適當消毒。

8.愛護環境。積極參與單位、社區衛生清理活動。

疫情之下,更要做到文明行止,不隨地吐痰,不亂扔垃圾。自覺保持環境衛生,不做環境衛生的破壞者。


防火防觸電


1.不讓孩子自己玩火柴、火機等引火用具,不讓小孩隨手能拿到火柴打火機,小孩不動燃氣設備;

2.近期山區火災頻發。不得在景區、山區、林場抽菸;不亂扔菸頭;

3月28日19時30分,四川省涼山州木裡縣在兩個村子的交界處山頭髮生森林火災,蔓延成三條火線。

當地出動大量人力物力應急處置。

例如,4月3日這天,木裡縣出動滅火人員共4746人,使用大量滅火裝備、通信裝備、救援車。到4月3日晚,火場過火面積約260公頃,火線斷續約50公里。

直到4月6日,明火才被撲滅。

木裡縣4月12日通報,這起火災初步查明原因是:

2020年3月28日14時,一名11歲男孩田某在自己家後山處用打火機點燃松針和木羅松煙燻洞內松鼠,不慎失火


3.一旦發現火災,撥打119報警。要及時消滅初起火災,但火勢太大時常人不可撲救。


4.不在室內和樓道內給電動車電瓶充電;

5.小孩不自己動插座插頭轉換器,注意用電安全;家長告知孩子用電安全;


6.在戶外遠離輸電場所、設施,不在高壓線下,配電室附近玩耍;


7.不在電線附近放風箏。


交通安全


1.遵守交通法規,過馬路走斑馬線、天橋或地下通道,不闖紅燈,不翻越隔離欄;


2.切記12歲以下不得騎自行車上路,16歲以下不得騎電動車上路,更不能騎著上下學;18歲以下不得駕駛汽車、農用車、摩托車等機動車;

3.騎車或步行要靠右側通行,不在公路上追逐打鬧和玩耍,例如,不在路上或路邊打球;不在馬路邊或車輛盲區內玩耍打鬧;行走或騎車時不看手機;


一般不得兩人或兩人以上並排騎行,不得勾肩搭背或賽車;

@學生、家長:假期聚餐、摘口罩、出去玩……這些事情一定要知道


4.橫穿馬路和遇路口要特別注意過往車輛,做到“一慢二看三通過”;

有斑馬線的一定要走斑馬線,沒斑馬線的也要確定沒有違反交通規則,更要注意觀察周邊,確認通行安全;

5.不要曲折“S”行車,因為有可能撞到從側面要超過你的人;

6.除了遵守交通規則外,也不要搶行。不要在綠燈將要結束時或紅燈將要變成綠燈時搶行;

7.不乘坐超員超載酒駕車。不乘坐無牌無照無證機動車輛,不乘坐三輪車,老舊報廢車。更不能乘坐擁擠封閉感覺憋悶的車輛;

8.下車前先看看附近是否有其他車輛和行人通過,避免撞上。


預防溺水


全國已發生多起孩子溺亡事件。


1.要告誡孩子不得私自或結伴去戶外水邊,孩子牢記防溺水“六不”;


2.孩子不撿拾掉落水中物品,掉落物品時,請大人幫忙;孩子不在河道、池塘等水域捕撈魚蝦;


3.外出乘坐遊船的,要遵守秩序,根據要求穿上救生衣;

4.不到無安全設施、無救援人員的場所場館游泳;

5.未成年人參與水上游樂項目,應有成年人陪同;

6.告訴孩子如果遇到同伴溺水,不盲目下水救人及手拉手施救,要及時呼喚成人來救並撥打110。


@學生、家長:假期聚餐、摘口罩、出去玩……這些事情一定要知道


戶外安全


1.帶孩子出行,要帶好看好,不要只顧自己看景、玩手機導致孩子走失或遇到其他危險,保持孩子在自己視線內

2.告訴孩子外出人流較大時,要牽牢爸媽的手,不四處亂跑,不到偏僻處。不接受陌生人的搭話;

3.告訴孩子一旦走失,可以向警察、保安或所在場所其他工作人員求助。孩子牢記父母電話;


4.在各處都要避免進入人群擁擠區域,發現有擁擠危險及時躲避和退出,防止擁擠踩踏。


5.孩子們注意各處危險和禁止標識,不在危險處停留,不在工地、軌道、高壓線等危險區域玩耍。


@學生、家長:假期聚餐、摘口罩、出去玩……這些事情一定要知道


社會安全與網絡安全


1.與別人發生摩擦,碰撞時,避免與別人發生激烈言語爭執和肢體衝突,難保對方不是“垃圾人”;

2.外出乘車,吃飯,購物注意事先問明價格,留存證據;外出時避免乘坐“黑出租”。

3.孩子慎交網友,特別是女孩不要約見網友,未成年人可在父母陪同下約見;不在深夜外出;

4.自己和家人的信息不要透露給網絡上的人,保護好日常各類密碼;


5.不玩色情、暴力等不健康遊戲,不看色情、暴力信息(視頻),不沉迷網絡和電子遊戲;


6.防範電信、網絡詐騙;不去網吧、酒吧以及歌舞娛樂場所,在這些地方易遭遇欺凌和暴力事件;


7.孩子遇到網上要充值、遭遇網絡暴力、遇敲詐勒索等,一定立即告知家長。


增強安全意識,習得安全行為!


今年的“五一”攻略有啥不一樣?


@學生、家長:假期聚餐、摘口罩、出去玩……這些事情一定要知道

@學生、家長:假期聚餐、摘口罩、出去玩……這些事情一定要知道

@學生、家長:假期聚餐、摘口罩、出去玩……這些事情一定要知道

@學生、家長:假期聚餐、摘口罩、出去玩……這些事情一定要知道

@學生、家長:假期聚餐、摘口罩、出去玩……這些事情一定要知道

@學生、家長:假期聚餐、摘口罩、出去玩……這些事情一定要知道

@學生、家長:假期聚餐、摘口罩、出去玩……這些事情一定要知道

@學生、家長:假期聚餐、摘口罩、出去玩……這些事情一定要知道

@學生、家長:假期聚餐、摘口罩、出去玩……這些事情一定要知道

@學生、家長:假期聚餐、摘口罩、出去玩……這些事情一定要知道


提前祝各位大朋友、小朋友

勞動節快樂!


— END —


來源|中國政府網《今年的“五一”攻略有啥不一樣?》等

人民日報《鍾南山提醒:現在還不是摘口罩的時候!12個最新判斷,信息量很大》

新華每日電訊《“五一”出門別忘記這件事!否則可能要白跑一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