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你所有的焦虑,其实都源于一个问题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随着本科教育投入力度加大,社会整体学历水平的提升,社会竞争的压力也在不断加剧。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工作与生活慢慢难以协调,人们被找工作、刚需房、求伴侣、涨工资的欲望和需求所支配。

但是无论怎样全面的规划自己的人生,我们还是会感到焦虑,而且这种焦虑往往建立在我们已经拥有了明确的人生规划,对客观事物建立了一定认识基础的情况下。

清醒的焦虑,使得人焦虑不安、神情恍惚、难以专注,影响工作效率的同时,模糊了人们对幸福感真正的渴求。

对于这种情况,心理学家表示,其实在形式各样的焦虑之下,我们都被一个问题干扰着,尽管我们存在着差异性的原因。

心理学:你所有的焦虑,其实都源于一个问题

心理学专家的研究证实,丧失对事物的掌控使我们陷入漩涡式焦虑。漩涡式焦虑顾名思义,好似航海的帆船遇到漩涡,无力的只能看着船靠近深渊。

究其根本,紧扣了无力感和不确定性。

掌控的缺失会让人产生不确定性,不确定性会失去安全感,失去安全感自然引发无力感和焦虑感。前人总结说:“一切困难的形成都是因为当事人能力不足”。

所以我们改变现状的方法论也在其中,便是无论想与不想,该发生的还是会发生。

这要求我们不要去想悲观的后果,不要去猜想无谓的过程,依据规划按部就班,专心做到当下,尽人事再知天命。

心理学:你所有的焦虑,其实都源于一个问题

例如父母总是会担忧孩子的成长,尤其是孩子的成绩,这在无形之中也造成了孩子的压力,使得成绩成为了孩子成败的指向标,故此“考试焦虑”应运而生。

显而易见,“考试焦虑”是孩子不确定自己能否发挥好而给自己预先设定的心理障碍,对成绩的不确定性造成了孩子本身的不安和惶恐,这种感觉在考试前尤甚。

在考试中面临不会的考题会造成这样的想法达到顶峰,最终沉淀于考试后。

同理,能否找到心仪的工作、能否得到符合预期的薪水、伴侣整体是否符合自身心理预期,这些不确定都可以轻易的造成一个人的焦虑。

心理学:你所有的焦虑,其实都源于一个问题

心理咨询师将这种对未来是否符合心理预期的焦虑进行了深度剖析,得出结果:

  1. 对未来的不确定性焦虑
  2. 对自己能力不足的焦虑

对于未来的不确定性,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知识量丰富,但苦于未曾实践,所以将自己困于想象的一方天地,别人进不来,自己也出不去;另一种是面对未知的环境或者目标,对未知本身的焦虑。

前者日常便细腻敏感,接触过许多人许多事使得他们本身对世界有一套自己的切入理论,正如“读过厚黑学,方晓社会险恶”,“少不读红楼、老不读三国”。

一般在没有社会阅历的当下懂得太多,反而会造成自己的焦虑和惶恐,使自己停滞不前。

心理学:你所有的焦虑,其实都源于一个问题

而对于自己能力不足所感到焦虑,这类人社会阅历少,本身却处于经常担忧、时常惊惧的紧绷状态,平时便像惊弓之鸟,草木皆兵,平时心理承受能力较差,遇到人多的社交场合便会紧张脸红、手心出汗,产生各种生理表征。

对自己能力不足的焦虑常常萦绕在我们心间,常见于有进取心,渴望不断进步、对自己有正确认识的人之间,担忧自身能否适应不断飞速发展的社会现状,对自己的能力始终不满意渴望更加进步等。

往往这种心情在群体之间流转,当自身的焦虑严重影响到自己的生活后,会选择向朋友倾诉,而优秀的人往往与优秀的人在一起,于是这种焦虑便具有小范围传递性。

方法论指出,人在焦虑的当下往往是效率开始变低的节点。

心理学:你所有的焦虑,其实都源于一个问题

当需要全神贯注的工作精力被分散,持续坚持的意志被削弱,便会导致工作结果受到直接影响。

所以轻度焦虑患者可以暂时放下手中工作,专心将思维唤回,不要胡思乱想,暗示自己一味陷入被动焦虑是无意义的行为,不如主动击破。严重焦虑患者便需要完全放下手中工作,与两三亲朋好友一同看看电影、听听音乐、投入到自己的兴趣点中。

总结而言,焦虑是把双刃剑,过度的焦虑会影响正常的生产生活,而适度的焦虑会激发人的进取心,使人积极向上。

认清自己能力的优缺点,向减缓或消除自身的焦虑的方向做更多的努力。

用正确的心态面对焦虑,乐观向上。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Social Psychology》

微信公众号:第一心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