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缺的集裝箱:中集集團股價翻倍,外貿人員一箱難求

11月6日早盤,航運概念異動走強,中遠海發、中集集團、中遠海特相繼拉昇觸板,中遠海控、寧波海運、招商輪船等紛紛跟漲。


消息上面,中國進出口貿易已連續4月加速增長,主要港口集裝箱吞吐量底部反彈,集裝箱的需求和價格也大幅上漲,出現"一箱難求"的情況。


美西航線已經漲價近三倍,非洲航線運費漲100%、歐線也大漲,當時的東南亞航線的運價還處於平穩狀態,而現在東南亞航線來了最大一次的漲價。


短缺的集裝箱:中集集團股價翻倍,外貿人員一箱難求

這頭海運費的暴漲,這頭"一箱難求",外貿人員哭死:


"好不容易訂到船艙,卻找不到集裝箱!這是什麼人間疾苦!"


"集裝箱只出不進,不缺箱才怪呢"


"國外碼頭在喊,我這麼多箱子堆不下了,國內碼頭在喊箱子呢?啊!箱子在哪兒?"

儘管疫情給航運業帶來了巨大的衝擊,也給航運業的未來帶來了極大的不確定性。

但是目前一塊市場卻引起了航運業內多位重量級玩家的注意,包括威爾森集團、Scropio Bulkers、馬士基以及OHT等紛紛入場。


短缺的集裝箱:中集集團股價翻倍,外貿人員一箱難求


今天中遠海特漲停,其從事專業化特種雜貨遠洋運輸的公司,五月份創出2.9元今年新低後的六個月內,幾起幾落海特的股價終於回到了3.5元上方。


今年大部分時間內,中遠海特的換手率長期徘徊在0.2%上下,和今年大盤資金的活躍程度來說是格格不入的,甚至很"另類"。


年關將至,相比股價的抬頭,中遠海特今年最高是8月11日的2.37%,股價創下年內新高的3.71。


另外一隻股票中遠海發也漲停,船舶租賃業務規模居於世界前列,集裝箱租賃業務規模為世界第二。


據中遠海發三季報分析:盈利能力維持穩定,主營獲利能力保持穩定成長能力維持穩定,營業收入由虧轉盈償債能力有所削弱,短期償債能力承壓非常明顯運營能力維持穩定,存貨變現能力有所增強,現金流能力維持穩定,銷售回款能力亦有所增強。


短缺的集裝箱:中集集團股價翻倍,外貿人員一箱難求


最厲害的要屬中集集團,股價接近翻倍。


74艘集裝箱船在航運最高峰續約,當然得反映當前的市場水平,鎖定了未來的收益,所以這部分收益確定且肯定比上一個租約期高出不少:


逐步開始進入散貨船油輪的內部市場,這部分市場空間大,收益未必高但是是確定的增量;公司債務一半為美元折人民幣500多億元,今年升值了8個點以上,市場預期明年到6,意味著人民幣升值其負債將下降近佰億。


公司為重資產高負債企業,往前看,你會發現正在發生逆轉,即資產越來越值錢,負債及利率越來越低;出售中集後裝入勝獅集裝箱業務已是明牌,集裝箱業績無疑將大增。


自7月以來,一系列因素推高了集裝箱價格,嚴重影響供需平衡,最終使託運人面臨運輸成本高昂,航行次數過少,集裝箱設備不足以及班輪準班率非常低的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