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幣圈的人賺到錢就提去股市?

昨天在群裡聊到了一個話題,相信大家也都有發現這個現象:


為什麼幣圈的人賺到錢就提去股市?| 股市有個最大的假象


這個現象就是很多幣圈的人在幣圈賺了錢之後,都不繼續在幣圈賺錢,而是去炒股。


我覺得這個事情蠻有意思。因為其實我一直以來都認為A股並不是一個值得投資是好市場,更何況對於在幣圈能賺到錢的高手來講。這個觀點也是我的觀點:


為什麼幣圈的人賺到錢就提去股市?| 股市有個最大的假象


其實這樣的情況大多發生在交易員身上,對於交易員來說,幣圈也好股市也好,或者什麼外匯市場大宗商品市場也好,對他們來講就是一個交易的地方,沒有什麼情感在裡頭。


於是我們就會看到很多交易員在幣圈賺了一桶金之後,轉身就把錢提到股市去了。其實我之前的文章截過一些圖:


為什麼幣圈的人賺到錢就提去股市?| 股市有個最大的假象

為什麼幣圈的人賺到錢就提去股市?| 股市有個最大的假象


這些都是之前比較火的圈內交易員們,在去年就紛紛把主要資金轉移到股市去了。


包括現在比較火的交易員也是把主要倉位放在股市:


為什麼幣圈的人賺到錢就提去股市?| 股市有個最大的假象


先聲明哈:我沒有說去股市不好,所有人做投資都是自己的錢,想去澳門賭場堵掉都是可以的,更何況股市的確比幣圈安全和可靠,毋庸置疑。


其實如果是我,靠在幣圈做合約翻了很多倍之後,估計也會提去其他市場。當然,我個人是非常不喜歡A股的,關注我比較久的朋友都知道,我是覺得A股的股票有90%都是垃圾,剩下的也就一半還算有價值,但是也不一定值得你投資。


比如茅臺,的確好,但是目前價格真的適合你投資嗎?這就不好說了是吧。但是其他的大多數,真的都是坑散戶的。


為什麼幣圈的人賺到錢就提去股市?| 股市有個最大的假象


個股的賠率真的太低了,所以股市買個股是完全沒有意義的事情

,我自己肯定是不會參與的,除非大牛市來了我去買點兒創業板指數也就得了,其他時候我寧可去買港股也不買A股。


話說回來,今天主要還是想要去討論他們這麼做的原因。


我總結了下大概有這麼幾點原因吧:


一、股市更安全


當然這裡的安全不是指“不會虧”,而是指資金安全,不會出現交易所跑路、錢包暴雷或者項目方作妖(其實也不是不會,只是比較少)。把大筆的資金放在股市,你是比較放心的,至少不用擔心一覺醒來本金沒了。


當然,也不用擔心自己記不住私鑰或者密鑰,反正一切都是中心化實名制的,你自己的賬戶和自己的銀行卡,基本上是沒有被盜風險的。


說實話,我是不敢把幾百萬乃至更多的錢放在交易所的,一個黑天鵝就一波帶走,瑟瑟發抖。


二、股市交易時間短


股市一天就開盤幾個小時,而且是在上午和下午,這點對於交易員來講不要太舒服。


大家做過交易的應該都知道“比特幣半夜來行情”是多麼折磨人的事情,我和一個交易員朋友交流的時候他就吐槽過,做比特幣的時候真的感覺很累,總是半夜三四點還得爬起來。


因為7X24小時交易,導致了基本沒什麼時間好好休息,尤其是在行情波動較大的時候,基本每天都要開單,許多交易員還得“帶單”或者“指導開單”等,壓力賊大。


到了股市就輕鬆啦,上午倆小時,下午倆小時,收盤舒舒服服出去散步遛狗他不香嗎?


為什麼幣圈的人賺到錢就提去股市?| 股市有個最大的假象


三、明白靠合約賺錢並不可持續


其實這個才是核心原因。交易員考慮問題的本質肯定是這個市場能不能掙錢,風險收益比如何。


這個是顯而易見的,在合約市場賺到一千萬或是幾百萬之後,很多人會明白,再靠合約翻倍到一個億不太可能了。(如果他們覺得可能,也不會提現走人了。)


倒也不是抨擊說合約不好,合約當然好,不好的話他們也不能在這個市場提現幾百萬幾千萬走人是吧。合約是好,但是真正抓到大行情就是那麼一波,完事兒趕緊止盈走人是他們的選擇,這選擇好不好呢,就各有說法了。


如果是我的話,在合約市場賺到一筆錢,肯定第一時間把幣提到錢包藏著,哈哈。


合約市場賺錢靠技術?靠判斷?靠執行力?其實都不是,靠大方向來的時候你是不是賭對了方向,然後一波肥。比如去年三千到一萬四就富了很多人。


在那之後及時離場的都活了下來,沒及時離場的很多人就又都還給了市場。反正在幣圈,這類型的故事太多了:


為什麼幣圈的人賺到錢就提去股市?| 股市有個最大的假象


真正在合約賺錢的人其實心裡都很清楚,多少是靠的實力,多少是靠的趨勢。


以為全部靠實力的朋友,最後會被市場一通胖揍之後在他的簽名裡寫上四個字:


敬畏市場。


四、炒股似乎還是比炒幣高級點?


俗話說中國的投資圈鄙視鏈是這樣的:炒房的看不起炒股的,炒股的看不起炒幣的,炒什麼的都看不起買P2P的。


但是我認為股市有一個最大的假象,就是它讓你覺得“這裡賺錢很可靠,不怎麼會虧錢,都是好公司”。把錢往股市一放,儼然就是一個正經投資者,而不是賭徒。


鄙視鏈的存在其實代表著國人投資的觀念:有錢先買房,房子買夠了去股市,最後再買幣。幣圈掙錢了套現去買房或是去股市似乎成了一件非常“自然”的事情,而相反就很奇怪了,比如你就沒聽說誰房子賺了很多錢,賣了幾套來炒幣的。


綜上幾個原因,我們不難理解為什麼幣圈很多人炒幣賺到錢了之後就提現去了其他市場。


以點看面,我們可以看出幣圈作為一個金融市場,目前的確不算成熟,尤其是在國內。海外還有類似coinbase、Gemini和灰度這樣的較為安全的交易和儲存比特幣的地方(灰度是憑證,接受SEC審核),而國內雖然有三大交易所,他們都具有共識但是不具有“權威認證”,普通投資者們普遍還是希望能得到權威認證的。


雖然把比特幣放在錢包,保存好私鑰,沒有人能動得了你的財產,這聽起來的確很酷。

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的是,絕大部分人,是沒有能力做好這一套“工序”的。大部分人還是希望把錢放在一個地方,這個地方有賬號密碼,最好用手機收個驗證碼就能登陸,並且這個地方還非常安全。


別說保存私鑰和助記詞了,連一個“谷歌密碼器”很多人都覺得太過於複雜了。


所以相比於股市的進場門檻來講,幣圈的進場門檻的確是高了很多。一個是技術門檻,另外一個是心理門檻。


負面新聞看多了,覺得交易平臺都是“黑心平臺”,再加上無法擁有“正規域名”,導致了一個普通人要找到三大並且知道這是靠譜的交易所的確是很麻煩的。說實話,從找到平臺,到註冊賬號,到實名買幣,到直接打錢過去,到收幣交易。這一個流程下來,能難住很多人。


我們推廣比特幣,尤其是指導新人買比特幣,還是任重道遠的。希望大家都能努努力,身邊有想進場買幣的朋友,還望不吝賜教。


當然,只是“指導他買”,可千萬不要腦子一熱去“幫他買”。


國人在讓別人幫忙投資、理財、做生意之類的都是這樣,開始的時候都是“你拿去買就好啦,相信你,沒關係,虧了也沒關係”。


最後你看看有沒關係。


我當年年少不懂事也幫人買過幾回幣,後來找我的時候我特麼還補了不少錢回去,幫人投資最後搞得結果還跟我欠了人錢一樣。賺了,那這筆就是投資你的,虧了,那這筆就是“借給你的”。


千萬不要跟熟人產生沒有合同契約的金錢往來,尤其是跟我一樣臉皮薄的朋友。


多指導,千萬不要直接拿錢幫忙。


最後,最經典的段子作為結尾:


為什麼幣圈的人賺到錢就提去股市?| 股市有個最大的假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