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新聞發佈會 多支援助湖北醫療隊相關專家回答媒體提問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3日下午召開新聞發佈會,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吉林大學第一醫院、山東大學齊魯醫院、西安交大一附院援助湖北醫療隊相關專家回答媒體提問。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新聞發佈會 多支援助湖北醫療隊相關專家回答媒體提問

  在武漢有少數的新冠肺炎患者長時間核酸檢測呈陽性,對此,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梁宗安指出,絕大多數“長陽”患者已經轉陰,重新傳播風險較低。他說:“目前絕大多數‘長陽’患者都已檢出保護性IgG抗體,暫時沒有出現‘長陽’患者傳染的情況。關於‘長陽’患者的傳染性尚不能完全排除,但作為傳染源,傳染的可能性小,這個問題需要進一步研究。 目前‘長陽’患者核酸檢測絕大多數都轉陰了,沒有轉陰的這些人還在定點隔離,一般來說,因為‘長陽’重新傳播的風險是比較低的。‘長陽’患者絕大多數是沒有症狀的,如果沒有其他基礎疾病,這種情況是不需要治療的,但是因為他核酸檢測呈陽性,從這個角度我們還是要做必要的隔離觀察。”

  降低醫務人員感染的風險一直是抗疫工作的重點。吉林大學第一醫院副院長呂國悅介紹,由吉大一院制作的多功能防護面屏等裝置已經應用到了抗疫一線,醫工結合的發明創造成為了醫護人員健康的保護屏。呂國悅說:“在武漢隔離區裡醫護人員要穿著厚厚的防護服,戴著三層帽子和兩層口罩,結合這個情況,我們發明了多功能的防護面屏,在防護面屏上配備一個攝像頭,最重要的是防護面屏還攜帶了一個製氧裝置,這種製氧裝置在防護面屏裡面形成了一個高氧濃度的環境,解決了在隔離區溝通、視野不夠的問題,更重要的是也解決了乏氧的問題。這個多功能防護面屏的一代產品在武漢期間已經在臨床中開始應用。”

  援助湖北醫療隊一直致力於降低病亡率,提高治癒率。病亡率的每一點下降都是前方專家團隊科學救治的成果。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院長施秉銀說:“在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工作一段時間以後,仍然看到病亡率比較高,當時我心裡也比較焦急,後來指揮部建議成立降低新冠肺炎患者病亡率小組,我作為小組的組長,同時還有華西醫院的嶽冀蓉教授、上海中山醫院的羅哲教授和武大人民醫院的周晨亮教授,我們四個人成立小組,每天如果有病亡的病人,我們就進行分析、討論、查找原因。我們這個小組非常活躍,最長一次我們反覆討論的微信聊天記錄有135條之多。通過這些工作,我們不久看到東院整個病亡率有明顯下降,幾天以後就有零病亡的情況,又過了幾天,連續三天甚至一個禮拜的零病亡,所以我們感到工作非常有意義。”

  湖北省人民政府日前宣佈湖北省A級景區對援助湖北醫護人員終身免費開放,以此表達感謝。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醫務處副處長費劍春心存感激地說,身處一線,親眼目睹了全國人民、各行各業為取得勝利作出的努力和貢獻,他們才是真正的英雄。他說:“我們醫療隊每天早上在上班的路上看到的是志願者,他們在接送醫療隊隊員、運送患者和抗疫物資。尤其我們在酒店的時候,酒店的服務人員都是各個部門的經理,因為醫療隊的上班時間和下班時間不固定,所以他們專門在駐地酒店的大堂給我們準備了保溫箱,讓醫療隊員下了班以後可以吃上熱乎的盒飯。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傾囊相助是我們在前線安心工作的動力,為打贏這場人民戰爭提供了堅強有力的保障。”

來源:央廣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