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要建快速路网!规划总长度为134.8公里!

  《蚌埠市中心城区快速路实施规划(2018-2030)》已经出炉,中心城区规划布局“三横三纵二联”快速路网将满足城市道路亟须缓解交通压力的需要。

  

蚌埠要建快速路网!规划总长度为134.8公里!


  快速路网规划图

  “三横三纵二联”快速路网规划出炉

  城市快速路,常简称为快速路,是等级最高的城市道路,通过设置超长距离的中央隔离带、立交控制出入,使汽车快速通行。快速路为城市道路中最高等级的道路,服务联系城市组团、高速公路、重要枢纽等中长距离机动车交通,可以有效引导城市扩张、缓解城市拥堵。

  据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政工程规划管理科科长陆民介绍,目前,蚌埠市中心城区真正意义上的长距离快速路尚未形成。该市编制了《蚌埠市中心城区快速路实施规划(2018-2030)》,在规划中,中心城区规划布局“三横三纵二联”快速路网。

  “三横”即淝河快速路(北外环)、东海大道、南环快速路;

  “三纵”即大庆路、解放路和老山快速路;

  “二联”即长淮卫快速路和迎宾大道。

  此次,快速路网规划总长度为134.8公里,其中高架21.6公里,主要集中于解放路、大庆路、东环线,隧道7.6公里,主要分布于东海大道。

  快速路网建设迫在眉睫

  快速路系统是连接城市内外交通的重要载体;完善的快速路网络和结构是保障城市内外交通高效、快速运行的重要因素;快速环路对缓解城市的交通压力,提高城市路网承载力,带动城市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蚌埠作为“两个中心”城市,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交通压力激增,居民的机动化出行要求也越来越高。从机动车保有量上来看,我市机动化发展迅速,到2019年底,全市机动车已达53.8万辆。从市区内交通流量上来看,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5年底,卡口监测流量300万次,到2019年,日均流量已达590万次,周末节假日高峰时段高达800万次,极限达1040万次。小汽车高速度增长,公交竞争力不足,单纯依靠提高道路供给难以满足交通需求,尤其是核心片区功能集聚,人口密度高,道路资源增量供给受限,交通常态化拥堵严重。

  快速路作为城市交通网络的主骨架,加快建设、完善城市快速路系统,提高城市交通运输的服务水平,将是蚌埠市快速路网建设的重点。

  另外,我市目前已有的路网结构优化也需要快速路系统支撑。市区内干道路网呈“八纵八横”的格局,道路骨架初步形成。“八纵”即黑虎山路、大庆路、华光大道、朝阳路、延安路、解放路、宏业路、曹山路;“八横”为淝河路、淮上大道、胜利路、涂山路、东海大道、燕山路、黄山大道、南环线。

  然而,中心城区路网片区化特征明显,道路网集中于淮河南岸、龙子湖以西,同时受淮河、龙子湖、张公山和铁路的分割,各片区路网的系统性与网络化程度不一,外围片区道路的“网络化和系统性”尚待完善。不论是城市空间功能布局还是城市路网结构优化,都需要快速路体系的支撑。

  

蚌埠要建快速路网!规划总长度为134.8公里!


  快速路为何比普通路“跑得快”?

  名为“快速路”那一定会与普通的城市道路有所区别。陆民介绍,城市快速道路系统的作用在于引导中、长距离交通与地区性交通的分离,采取与常规交通分离的办法疏解城市交通密集地区的交通,使城市各部分建立起快速直接的交通联系,因此城市快速路不同于一般的城市道路,有其自身的特点。

  首先,快速路是汽车专用,考虑到其道路性质,应禁止拖拉机、摩托车及其它一些时速过低的车辆在快速路上行驶,以避免行驶秩序混乱,降低快速路的服务水平或造成交通阻塞。

  其次,快速路比一般的城市道路容量更大。城市快速路的规划红线较宽,一般在60-100m。主路双向可安排6-8条车行道,辅路双向也可安排2-4条车行道。

  另外,快速路要体现“快”。城市快速路系统全部控制出入,与主要相交道路采用立体交叉,主路无平面交叉口,因此,设计车速可以达到60-100km/h的标准,保证车辆连续快速通行。

  而快速路又不同于高速路,城市路网密度较大,相交路多,短程交通比例较高,因此,城市快速路与各相交道路之间的交通转换较为频繁,使得进出口间距明显小于高速公路。

  为解决快速路沿线区域交通以及满足禁止在快速路上行驶的机动车交通、公共交通、非机动车交通和行人交通的运行需要,在快速路的两侧或一侧会设置辅路系统,以完善快速路系统的使用功能。

  由于城市快速路经过的区域基本为城市建成区或规划开发组团,因此它对道路与周围环境的协调与配合、道路沿线的城市设计以及环境保护的要求均比较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