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經錯了,怎麼才能知道幸福在哪裡

我已經錯了,怎麼才能知道幸福在哪裡


我錯了.mp311:15

來自繪援書畫

最近以來,一直看到有不同國家,不同地區,不同階層,不同年齡的人由於犯了各種各樣的錯誤,結果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懲罰,有觸犯國家法律的,被繩之以法,身陷牢獄。有觸犯紀律的被降職降薪,還有觸犯了道德底線的,身敗名裂。也有一些觸犯了婚姻制度的,獨自感受離婚後的悲傷。看多了這些犯錯的人們,看到他們一個個痛苦的樣子,都找不到幸福的影子了。不由得感慨萬分。

每當想到這些心情都久久不能平息,我們一直以來都在不斷的追求幸福,有的人得到了,有的人還沒有得到。還有的人得到了後又失去了。我們都知道幸福來之不易,稍不留意它就會悄悄溜走。這些犯錯的人中有高管貴族,也有商界鉅富,這些人曾經都有著很多人夢寐以求,卻又求之不得的榮耀與幸福。但是今天這種幸福已然不在,等待他們的或將是無窮的痛苦和煩惱。


我已經錯了,怎麼才能知道幸福在哪裡


我們決不能幸災樂禍,認為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做一個喝彩的觀眾。而是一定要以史為鏡,明鑑自身。雖然我們不一定在高位,但是也一定在自己的某個領域或某個範圍,是一個成功者,也擁有著屬於自己的榮耀和幸福。如果我們自己稍有不慎,也可能會犯同樣的錯誤,或者其他的錯誤,從而失去幸福。這樣的事其實每天都在不斷的發生,只不過更多的案例,並沒有報道出來而已,還有更多的案例根本就不值得報道,但是不報道並不表示類似的事情,就不會依舊接連不斷的會發生。幸福就這樣不斷地失去。離我們漸行漸遠。

當然首要任務是預防此類事件的發生,也就是說我們要謹慎行事,儘量不要犯錯誤。將一切的錯誤都消失在萌芽狀態。這樣我們的幸福,就不會輕易失去。從來都不犯錯誤,或者幾乎不犯錯誤的人,在現實中往往只是鳳毛麟角,少之又少。因此本文先不談如何預防犯錯誤,而是重點談談,我錯了,怎樣才能知道幸福在哪裡?

我已經錯了,怎麼才能知道幸福在哪裡

每個人都會犯錯誤,這一點毋庸置疑。俗話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我們不是聖賢,當然會犯錯誤,從古今中外的名人來看,也沒有一個不犯錯誤的,號稱孔聖人的孔子,都會犯冤枉顏回偷吃的錯誤。何況我等凡夫俗子。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犯錯誤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悔改。如果能夠知錯就改,那麼失去的幸福就還會回來。所以說“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其實我們每個人從出生到現在,犯過的錯誤數不勝數,多如牛毛。有的是我們無意中犯的錯誤,有的是明知故犯,還有的是在不知不覺中做了很多錯事。這其中有記得的,也有不記得的。總之曾經犯過很多錯誤,這些錯誤有的給了我很大的教訓,有的給我造成很大的麻煩,也有的使我非常痛苦,甚至有一些錯誤是永遠都無法彌補的。

我已經錯了,怎麼才能知道幸福在哪裡

由於這些錯誤毫無疑問的,或多或少的造成我們的不幸福。讓我們的幸福感大打折扣。為了找回我們失去的幸福,就必須學會懺悔。懺悔也就是所謂的“知錯能改,善莫大焉”。古聖先賢們早就告誡我們:“浪子回頭金不換”犯了錯誤不可怕,及時回頭,改正就好,還記得以前晉代有個惡人周處,年少時無惡不作,聲名狼藉。後來良心發現,改過自新,為民除害,上山打虎,下海擒龍。成了好人,幸福一生。

正因為我們都曾犯過錯,所以就有懺悔的必要,不管記得的還是不記得的,現在明白了這個道理,那麼對自己所犯的錯誤,就全部需要懺悔。關於懺悔,傳統文化中和世界各大宗教,都有一整套的理論體系。儒家對於懺悔更是如此,孔子曾說:“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古語說:“過而能知,可以謂明,知而能改,可以即聖”。事實上懺悔對於減輕自己的負罪感,消除內心的內疚感,增強自己的幸福感有著巨大的作用。經常可以看到,在基督教的教堂裡,那些虔誠的基督徒們在主或者牧師面前懺悔。穆斯林每天的禮拜中也都有懺悔的內容。

我已經錯了,怎麼才能知道幸福在哪裡

當然在另一個佛學體系中,關於懺悔的理論和實修自成一派。律宗的弘一法師,曾在廈門妙釋寺《改過實驗談》的演講中,把自己知錯就改的經驗歸結為十條:一曰虛心,二曰慎獨,三曰寬厚,四曰吃虧,五曰寡言,六曰不說人過,七曰不文已過,八曰不覆已過,九曰聞謗不辯,十曰不嗔。此外還有則將“金剛薩埵”稱為懺悔之王,因為此佛曾在因地發願,誰在他面前懺悔,如果不能清淨過錯,那就不能成佛,結果他成佛了,所以只要在他面前懺悔,就一定可以清淨由所犯錯誤造成的一切不良後果。

要想真心實意的懺悔,就要按照一定的方法,正確的方法會讓我們事半功倍。我們還是採用“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辦法,我們選取一個成熟的理論體系中的方法來進行。佛學中懺悔的具體方法,應該按照以下四個方面來進行。在這個體系中稱為四種對治力。專門對治我們所犯的錯誤。


我已經錯了,怎麼才能知道幸福在哪裡


第一所依對治力,這個就好比你要承認錯誤,原則上就要到你所侵犯的那個人面前,當面道歉爭取原諒。所以我們懺悔就要找到一個懺悔的對象,但是由於我們曾經犯的錯誤很多,那些苦主有的記得,有的不記得,有的能找到,有的找不到,有的可以面對,有的不願意面對。所以我們就找一個,可以替代所有這些人的對象,那就是所依對治力,這個對象,也就是我們懺悔所依靠的對象就是“金剛薩埵”。

第二厭患對治力,也就是對自己的過患很厭煩。換句話說就是對自己所做的過錯非常後悔,特別討厭自己,怎麼會做這麼離譜的錯事。這一條主要就是真心實意的後悔。我錯了,我確實錯了。我真的後悔不已。

我已經錯了,怎麼才能知道幸福在哪裡

第三返回對治力,也就是說我知道錯了現在我一定改,並且保證以後絕不再犯的對治力。這一條的重點在於,以後絕不再犯同樣的錯誤,正如俗話所說“人可以犯錯誤,但是不可以犯同樣的錯誤”就是這個道理。關鍵詞是“絕不再犯”。

第四現行對治力,也就是說我知道我已經錯了,我就在金剛薩埵面前懺悔,並保證以後絕不再犯。這時候金剛薩埵,就從自己身上流出清淨的甘露,從自己的頭頂流下來,把自己所犯的一切錯誤,造成的不良後果,就像洗澡那樣沖洗的乾乾淨淨。然後金剛薩埵對自己說:“我原諒你了。你的罪過懺悔清淨了”。這就是懺悔起作用了,懺悔清淨了。

最好在這個過程中同時能夠唸誦,這個體系中的懺悔的“金剛薩埵心咒”的咒語,那麼無疑效果會更好。這個咒語是:“嗡班扎薩埵吽”。一般情況下對這個咒語,唸誦的次數當然是越多越好。如果有興趣的朋友想要了解的更詳細,可以參閱佛學體系中,有本專門講述懺悔的經典《金剛薩埵修法如意寶珠》。

我已經錯了,怎麼才能知道幸福在哪裡

當然如果對其他學修體系中的懺悔方法,感興趣也可以去研究學習。總之犯錯誤不可怕,只要我們能夠做到,所謂的“放下屠刀,回頭是岸”。積極主動的悔過自新,那麼你就會發現“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原來我們失去的幸福,早就又回到了我們的身邊。

回頭再來看那些已經犯過錯誤的人們,如果也都能夠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積極認罪悔過,好好地懺悔,勇敢地改過自新,那麼總會有一天也能找到那失去已久的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