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知識 ▍天干地支,一絲熟悉,又有些陌生,像極了愛情

作者:逐雨瀟瀟

愛知識 ▍天干地支,一絲熟悉,又有些陌生,像極了愛情


前言

承接上期的歷法內容,這篇文章想聊聊有關“天干地支”的知識,這個常在我們耳邊晃悠你卻不一定了解的二十二個字究竟是什麼。

如果你感到本篇的趣味性有所減弱,還堅持認真看到了最後,那今晚睡前就可以快樂地告訴自己“嘿,你今天又博學了一點喔”。

愛知識 ▍天干地支,一絲熟悉,又有些陌生,像極了愛情


溯源

干支始於商。早期的中華大地上生活著各部落族,其中惟有一個部落刻下了“干支”的符號 , 從而留下他們的史前歷史,留下中華民族原始社會的痕跡,這便是商民族。

“我從哪裡來?”是人類從古至今都在思考的問題,每個有自我意識的民族無不擁有關於自己來歷的傳說。商民們聯繫祖宗傳下來的故事,發揮豐富的想象力,想象本民族的由來 , 想象出了“玄鳥生商”的故事。

《詩經·商頌·玄鳥》有曰:“天命玄鳥,降而生商。”,一隻“玄鳥”唱著歌兒從空中飛來,帶給人們無窮無盡的遐想――它是天的使者,原始部落的人們一個個對它頂禮膜拜。一個叫簡狄的女人,吞服“玄鳥”下的蛋後,懷孕生下一個兒子叫契。

祖先十月孕育的過程被商民們刻錄下來,這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後稱之為“天干”。繼而商民又用刻符記述了從子契到王亥,這一上古時期的社會風貌、風土人情、生產生活情況,這就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後來人們稱之為“地支”。

天干地支實際上就是商民族的造譜寫史,是整個商民族起始的歷史載體,它填補了我國史前史的空白,是中華民族的第一部 “史書” 。

後人對“天干地支”各字的含義有不同解釋,也把它們搬上了不同用途——與“五行”結合,反應天地之氣,用於八卦占卜,用於紀年,紀月,紀時…都並非刻符本義 。

愛知識 ▍天干地支,一絲熟悉,又有些陌生,像極了愛情


干支紀年

相傳黃帝時代,公元前2697年,黃帝開國,定為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甲子時,天干地支之紀時由來。

史書記載商朝30位帝王全部以天干字樣命名, 如太甲、祖乙、外丙、武丁、太戊、雍己、盤庚、小辛、外壬等, 這種命名用字的方式, 很可能也是與其出生的年份或月、或日、或時辰有關。

用干支紀年就非常有趣了,我們知道天干有十,地支有十二,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共有六十種基本組合,稱 “ 六 十 一 甲 子 ” ,迄今為止已有七十八個花甲子,這種週而復始的紀年法頗有“天道輪迴”之意,與傳統道家哲學相吻合。

具體紀年累積的劃分為:一元,正元,大元,被稱之為“三元九運”。

一元:為一個花甲60年,一元分三運,一運為20年。正元:為三個花甲180年,正元分上元、中元、下元,又叫三元。每個正元有九運。大元:為三個三元540年。過去的540年的舊曆叫“黃曆”,預示著下一個紀元的開始,循環往復。這就是干支紀年的規則。

愛知識 ▍天干地支,一絲熟悉,又有些陌生,像極了愛情


在古代,我國紀年一直延用皇帝年號紀年法和干支紀年法,正月初一叫元旦,立春叫春節。

直到1912年,清朝被推翻,曆法數序紀時的皇帝年號紀年法被廢除,孫中山宣佈使用公曆,把1月1日定為元旦。後來袁世凱改農曆正月初一為春節。

而干支紀年自古以來就是從立春起算。

一.中國玄學與二十四節氣息息相關,“立春”作為二十四節氣之首,長久以來就在術數界中皆被視作新一年開始。傳統的“八字算命”都是以立春作為一年起始的。

二.雖是玄學,卻也不無道理。實際的歷法理論支持的也是“立春”為一年之首:上期介紹了農曆是一種陰陽合曆,二十四節氣是陽,月份為陰,日月合朔(太陽月亮的黃經相等)為月首,即“初一”,而“年”就跟月亮沒什麼關係了,年初自然應該以二十四節氣來定。

農曆的新年、屬相都應該從“立春”開始,只是習慣成自然吧,現在大家都認為一年是從春節開始的。

在《紅樓夢》第九十五回中有寫:“是年甲寅年十二月十八日立春,元春薨日是十二月十九日,已交卯年寅月”,此處便明確指出了干支在紀年紀月時的轉換點。

如何通過公元年計算干支年?

既然大年初一過春節已成習慣,好像也沒必要過多糾結,不如來點有用的,干支紀年的換算方法——

愛知識 ▍天干地支,一絲熟悉,又有些陌生,像極了愛情


公元紀年和干支紀年是我國現行並用的紀年法,上個小節提到公元1912年孫中山宣佈使用西方引進的公曆, 同時實行中華民國紀年法 ,公元1912年為民國1年,也是壬子鼠年。(轟轟烈烈的辛亥革命便發生在上一年,公元1911年,這年便是辛亥豬年)。

以公元年推算干支年的方法很多,見多也無太大用處,在這兒便列舉我覺得最好用的一種。

首先你得記清楚十天干十二地支得排列順序:

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生肖屬相自行記憶)

天干:用公元年除以10(天干),餘數大於3則減3,餘數小於3則加10再減,所得的數即為天干的序數。

例:2020年除以10 ,餘數得0,加10減3等於7,第七位天干是庚。2020年的天干就是庚。

地支:用公元年減3除以12(地支),得餘數即為地支序數。

例:(2020-3)/12餘數為1,2020年的地支就是子。

當然還有一些什麼編碼法,計算方便,但需要對照編碼表或是記在腦子裡,比如公元年末位數字是4,則天干為甲;還有手指推算法等等,大家感興趣可以自行查閱,我數學不好,就不多說了。

愛知識 ▍天干地支,一絲熟悉,又有些陌生,像極了愛情


寫在最後

干支紀年法已經千古流傳,根深蒂固,成為中華傳統文化中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天干地支就更不得了了,包羅萬象,演生出泱泱華夏,其形成的文化體系也早已滲透進了每個中國人的血脈之中,實在龐大。

這篇文章就算作個小小的探照燈吧。

這是我們古人留傳下來的,讓我們引以為傲的智慧結晶,我們自己的東西當然還需自己去細細品咂。


今日宜關注,轉發,評論

忌白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