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龍鳳雛得一人便可安天下,那為啥後世傳頌的只有臥龍,卻基本沒有鳳雛的典故呢?

歷史緣來有此


最重要的原因:諸葛亮出山到去世其中有27年之久。

他也是《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的最愛。

我們知道諸葛亮和龐統的故事基本來自於《三國演義》,《三國演義》從打鼓說書的開始流傳至今,耳聞能詳的都是劉備忠,曹操奸,諸葛亮最聰明,真正的主角其實是諸葛亮。

在書中羅貫中大手筆的描述了諸葛亮的各種才華和能力。

從他出山就以世人羨慕稱頌的“三顧茅廬”,“隆中對”開始,接下來的赤壁大戰,夜觀星象預測天氣,軍備不足就“草船借箭”,火燒曹操連環戰船,用5萬水兵打敗了曹操20萬的兵力,以少勝多,讓人敬佩的五體投地。

實現了隆重對策的定鼎荊益,協助劉備自稱為漢中王,展現了不一般的才智卓絕。

接受了劉備的臨終託孤,輔佐阿斗,又是民眾喜聞樂見的義薄雲天。

後來為了實現劉備的漢王朝,北伐中原,鞠躬盡瘁,終於操勞病重而逝,讓人痛惜不已。

羅貫中寫了諸葛亮27年的人生經歷,基本從三國演義頭部貫穿到尾了。

龐統是剛出山,不久就中箭身亡了。

水鏡先生司馬徽說:臥龍鳳雛得一人便可安天下。但是龐統的出山基本上都是坎坷的,三國演義裡說龐統長的相貌醜陋,在劉備任荊州牧的時候,龐統擔任縣令,但是因為他不懂縣事,整日喝酒睡覺打醬油,被免官。後魯肅和諸葛亮向劉備說龐統有大才能,才又被起用。

之後只做了對劉備獻3個計策收取益州,然後36歲就死於了落鳳坡,一身才幹並沒有展現出來。

兩相比較,後世的民眾自然是傳頌臥龍,忽略掉了鳳雛。鳳雛一生才能也僅限於水鏡先生的評語,並沒有在實戰中體現出來。


芸娘記


臥龍則為容闊於鳳雛…均在亮之預料之中…當屬自然少之…



這個問題,只是當時社會上流傳的一個說法。

然而,即使兩人齊名,也有高低之分。

論才華,可能兩人都差不多,當時才傳頌臥龍鳳雛得一人便可安天下。可論氣量,鳳雛可能就差點啦!讀過《三國演義》的人都知道鳳雛是怎麼死的,就是因為他氣量狹窄,害怕諸葛亮搶他的功,才不聽勸告,一意孤行,結果死於非命。

書中描述鳳雛龐統長得很醜,畏畏縮縮的樣子,沒有啥氣質和風度,也許是因為這個原因,才產生一種自卑的心理,所以在諸葛亮面前,有點心理失衡。臥龍諸葛亮則長得帥氣,有風度,胸懷寬廣,指揮調度關羽、張飛、趙雲等世之名將時遊刃有餘,沉著冷靜,這個氣場是龐統沒法比的。

古代小說中,往往把長得醜陋的高人稱之為奇人,讚美之曰“有奇貌必有奇才”,這應該是一個折中的說法。

至於問題中說的後世傳頌的只有臥龍,那還是因為鳳雛死得早,根本沒有來得及立什麼功,揚名立萬,就不在人世了。再者,即使鳳雛有點小成就,也被諸葛亮的光輝遮掩了,諸葛亮在中國軍事史上,確實太耀眼,太風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