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優秀文化」豫海回民中學:讓紅色精神永放光芒

縣城新區,清水河畔。在吳忠市同心縣,有一所與紅軍西征紀念館隔湖相望的中學——豫海回民中學。漫步在這裡,可以深切感受到濃郁深厚的文化以及蓬勃向上的青春氣息。聳立的高樓、碧綠的草坪、寬敞的運動場,學校的每處佈置無不體現了濃厚的文化氛圍和育人特色,醒目的班級標語,時時警示著師生嚴格要求自己,各班黑板上展示的紅色名言警句,更是體現了學校深化校園紅色文化的內涵。

「傳承優秀文化」豫海回民中學:讓紅色精神永放光芒

豫海回民中學開展紅色傳統文化教育活動。

紅色文化成為學校精神引領

"同心有很多紅軍長征的故事,學校充分利用得天獨厚的紅色資源,結合實際以校園紅色文化建設為主線,在2014年開展了'弘揚本土紅色文化,構建文明和諧校園'特色校園文化建設。"回憶學校建設紅色校園文化的初衷,校長陳樹軍表示,校園紅色文化特色建設,旨在傳承與弘揚適宜學生精神家園的紅色文化精髓,將學校德育工作虛功實做,深化校園紅色文化內涵,創新校園紅色文化建設內容和形式,使學生在系列教育活動中受到潛移默化地薰陶、感染和教育。如今,經過4年的實踐和積澱,豫海回民中學紅色文化特色教育已初見成效,在育人和管理上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紅色文化教育,就是讓學生能充分了解紅軍歷史,傳承紅軍精神。作為學校,擔負著為祖國培養人才的重任,非常需要這種艱苦奮鬥、努力拼搏的紅軍精神。"陳樹軍說,"學校制定了'承三軍志,鑄民族魂'的校訓,不僅讓學生學習紅軍的'敬業、專業、精業''善於學習''自動、自覺、自律'的精神,還讓學生認識到人人都可以成才的道理。"據介紹,同心縣屬於我區教育發展相對落後的地區,而豫海回民中學坐落同心新區,生源質量不是很好,但陳樹軍表示:"通過紅色文化教育的滲透,在校學生的道德規範、學習習慣都有了很大的改觀。"

紅色文化照亮校園

豫海回民中學圍繞紅色校園文化主題佈置的條幅標語、圖片牆報、櫥窗文化、牆壁文化等,讓校園的一草一木都閃爍著紅色光輝。在平時的教學中,參觀紅色教育基地、開展校園紅色文化競賽活動和作品展示、舉行以"弘揚紅色文化"為主題的國旗下講話、開展紅色班級文化評比與交流活動、邀請武裝部領導來學校講述紅色故事……一系列的活動,讓紅色文化滲透在校園的每個角落。翻開學校編訂的具有紅色文化特色的校本教材,關於紅軍長征的歷史介紹、紅軍在同心會師後發生的革命故事……都彰顯出學校對於紅色文化的重視。如今,學校為高一、高二年級每月安排一次校本課程學習主題班會,語文教師每週至少領讀一首紅色詩詞,學生每月至少背誦一首紅色詩文,每學期至少開展一次紅色詩文徵文比賽,讓紅色文化的元素伴隨著學生的成長。同時,音樂教師教唱紅歌,每學期舉行一次紅歌比賽;體育教師在每節課按照革命軍人的標準對學生實施隊列、跑步、形體、儀表、速度、紀容6項訓練……課堂中的滲透,讓學生感悟到了那段烽火連天鬥爭歲月的艱辛和今天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從而主動地、真誠地接受紅色文化的洗禮和理想信念的教育

讓紅色文化教育更加鮮活

如何讓紅色文化教育更加生動鮮活?該校名譽校長王自成表示:"一所學校就是一個團隊,學校工作更需要紅軍的團隊精神和教育工作者教學方法上的創新。豫海回民中學不僅在教師隊伍上下功夫,還邀請了一些老幹部為學生講解紅色革命故事和改革開放前後的時代鉅變,為學生們上好'開學第一課'。""高中生年齡接近成人,對他們可以把道理講大一些、深一些。"在宣講中,退休幹部楊文元以夯實的史料及紮實的考據向學生講述了發生在家鄉的紅色歷史,"孩子們不是對紅色文化沒有興趣,而是需要教育工作者在引導方法上多動心思。"楊文元還為同心縣豫海回民中學編寫了紅色教育讀本。"每次參加完學校的宣講活動,我都對家鄉的紅色歷史有了更深的瞭解,我要向革命前輩學習,努力克服學習中的困難,走好自己的'長征路'。"豫海回民中學高二(11)班學生陳建行說。萬里欲乘風,青山路更遙。伴隨著紅色文化在學校的不斷髮展,相信豫海回民中學這個位於紅色歷史地區的學校將不斷用堅定的理想信念之焰,映紅學子們的心靈。

END

來源 | 華興時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