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國演義中關羽敗走麥城看出他是個什麼樣的人?

lzh20081015


答:關羽在三國演義裡,最大的優點是忠勇,屬於萬人敵的猛將。從他敗走麥城,可以看出他這人太傲氣了,也太自負;說不好聽點,就是死要面子活受罪。

有史學家分析,當時關羽,敗走麥城的時候,劉備距離他只有20裡,如果向劉備求救,劉備一定會發兵。

在關羽的角度,他無臉見自己大哥,放不下面子,他認為憑他的本事,能奪回荊州。所以他選擇向劉封求救。

再從劉封的角度分析,證明關羽平常和屬下,同僚的關係不是很好,這都是他的傲氣造成的。諸葛亮再去西川時,讓他東和孫權,而關羽早把這一條忘記了,還說虎女不嫁犬子。我來分析這個虎女,關銀屏已是大齡剩女。書中寫到,關銀屏要比劉禪大幾歲,經常以欺負劉禪為樂。所以說關銀屏已經是大姑娘了。


作為父親,關羽很失敗,說白了,還是死要面子。既然想讓女兒嫁給劉禪,那就開口啊,可他不說,希望劉禪開口。可能嗎?劉禪是被關銀屏欺負怕了的。按以前的規矩,父母之命,只有關羽開口,他劉備豈能拒絕,這樣一來不就跟劉備親上加親了。

總之,我認為,關羽只是一勇將罷了。


土豆歷史探秘


答:在三國演義中的關羽,他在作者羅貫中的筆下,是一位有勇有謀,忠貞無比,義薄雲天,兼高超武藝和義重如山與一體的義勇形象,和一生戎馬生涯。給後人留下了無數歌可泣的英雄故事,過五關,斬六將,千里走單騎的英雄孤膽,無所畏懼。

比如說他的忠貞,曹操為了收買他,三日一大宴五日一小宴,上馬一提金,下馬一提銀。然而關羽他只是"身在曹中心在漢"這是何等的忠貞?

雖然關羽在人們心中是一位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但也有他的缺點。敗走麥城當中的關羽所表現出來是他別一性格:驕傲自大,目中無人。這也是他在敗走麥城慘遭殺害的悲劇命運的根本原因。

這場荊州之戰,是由他自負麻痺輕敵而成,他的驕傲自大,目中無人讓他輕視了當時名不見經的小將陸遜,將後方的軍隊調出一半增援襄樊,這樣就造就了荊州防守兵力不足,最後促使呂蒙最終奪取了荊州。

當然,常言道,人無完人,關羽敗走麥城中,關羽就因他那一缺點而葬送了自己的性命。





敖雪寒梅


從《三國演義》關羽敗走麥城來看,關羽是一個剛愎自用、驕傲自大的人。這一點,像極了項羽。進一步講,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問題,是因為他們都極有本事和能力。他們一生征戰,少有對手,才養成了這樣的心態和性格。

關羽有太多的戰功值得自矜,有太多的英雄事蹟讓天下人敬仰。在《三國演義》中,要論軍功和戰績,排在第一的肯定是關羽。他溫酒斬華雄,他與劉備、張飛三英戰呂布。他在白馬坡斬顏良,緊接著又誅文丑。要知道,這時的曹操手下有許褚、徐晃、張遼等一眾將領,可是能殺此二人的卻是關羽。過五關斬六將,千里走單騎,更是英雄之所為。擒于禁,斬龐德,水淹七軍,威震華夏,逼得曹操差一點遷都。關羽征戰幾十年,罕有對手,這自然讓他自以為天下第一。即使是同一陣營的馬超,關羽也要同他比試,還是諸葛亮對關羽一番吹捧,才讓他打消了這個念頭;黃忠被封為五虎上將,與關羽並列,關羽公然侮辱黃忠,認為黃忠不配與自己並駕齊驅。

關羽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個性鮮明,無比自負。當然,他有自負的資本。

更何況,關羽在曹操那裡,曹操對他視為珍寶,五日一大宴,三日一小宴,賜金贈袍。關羽卻不為所動,一旦得到劉備的消息,立馬行走千里去追隨劉備。這樣忠義之人,即使有一些缺點,依然受到大家的喜愛。

在《三國演義》中,有“三絕”,其中之一就是關羽的“義絕”。可以這樣說,如果《三國演義》缺少了關羽,小說的精彩度會失去三分之一。

任何一個英雄人物都不可能是完美無缺的,有缺點的英雄才是真正的英雄。關羽的忠勇和剛愎自用就像硬幣的正反面,缺少了任何一面,都不是完整的關羽。我們喜歡關羽,就應該欣賞其英勇忠義,又為他的剛愎自用惋惜。這才是一種正確的態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