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為什麼都喜歡考公務員?大學生考公務員對國家利弊如何?

紫藤


您好,江門華圖教育為您解答:

公務員在大部分人眼裡代表著穩定的生活,工作穩定有保障,部分地區公務員工資不算高,但總體上也不會低,而且公務員的福利待遇也是獲得極大認可的,有很多人也是工薪階層,大部人認為普通的工作更辛苦但工資卻不如公務員收入。

其次,社會上絕大多數人認可公務員是好工作。公務員有相對穩定的假期,上下班時間,其管理也依照《公務員法》執行,有較強的的保障,是獲得長輩等人的認可。

綜上所述,公務員職業的社會認可度很高,大學畢業生考公務員,可以是個人的興趣、職業規劃所在。

大學生群體普遍年輕,公務員崗位也設置部分畢業生崗位,國家鼓勵大學生到社會需要的地方去鍛鍊、去發展,也鼓勵幹部年輕化。因此,大學生參加公務員考試無可厚非,每個人有每個人的夢想,每個人有每個人的優勢,只要在其中找到合適自己的定位才能更好的發揮價值。

目前,各大招考工作正在逐步恢復當中,如您有意願參加公務員考試,建議您儘早做好備考規劃,及早做好備考準備。如您在備考過程中有其他疑問或需要幫助,歡迎關注我們,與我們交流,也歡迎諮詢我們華圖的老師。加油!


江門華圖


現在大家都喜歡考公務員,說明公務員這職業肯定是"大多利好“。比如超市的某種商品,大家爭相搶購,那必定有它的誘人之處。"千軍萬馬都擠獨木橋“並非是一件好事,其實真正創造社會財富的仍要靠實業,靠無數直接操作機器的普通勞動者與依靠科技進行創新的專業人才隊伍。要改變這種現象,首先主要還是要依靠頂層設計,如何能有辦法讓全社會人人都感到勞動最光榮,勞動人民最偉大,從而激發廣大青年人主動想投身實業的積極性。企業職工與公務員在崗工作時待遇有差別,假設我們認為這屬正常的話,那麼到退休時國家應出臺一些特殊照顧政策,使同學歷同工齡同類工作崗位性質的"兩類“人員退休待遇能基本平衡。其次,在全國所有工種行業人人(除省部級以上領導人以外)都實行合同聘用制,每年末位淘汰制,徹底砸爛"鐵飯碗",這樣"爭搶擠"上“獨木橋"的現象就會自然消失了。


無名的小草208507432


大家為什麼都喜歡考公務員是一個偽命題,因為名校比較受歡迎的專業的學生,也就是那些尖子生沒有幾個人去考公務員,你動員他去考公務員,他也不去。雖然公務員的工資可以為普通人群的中等工資,但是對於那些尖子生,對那些專業好的學生,特別是大學生、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都是沒有太多吸引力的,有的人到國企、民企工資都是比公務員工資要高出很多的,特別是有些外企、他的工資高出公務員的幾倍。所以說在報考公務員的人員當中,基本很少看見名校好專業的學生。基本是一些普通院校一般專業的學生,他們在企業工作很難得到高薪。他們的水平又很難得到企業的承認,所以他們高不成低不就。沒有辦法,才去考公務員,還有的人把進入公務員隊伍當作權宜之計,先穩一下生活,有了保障再去想其他辦法。從我們今日頭條的討論中,就可以看到有的公務員是身在曹營心在漢,不斷地打探跳槽的方式方法,這說明有的人並沒有長期工作在公務員崗位上的要求。因此說有很多人想考公務員還勉強說得過去。說大家都喜歡去考公務員,那就是一個偽命題。

國家公務員隊伍也需要大量的大學畢業生充實到隊伍當中來,有很多專業職位,也需要大學畢業生到這個崗位上進行服務。比較多的人來考公務員,可以使招考公務員工作進行的比較順利,可以優中選優把那些有能力,有水平,適合做公務員的人選拔到公務員隊伍中來。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有很多人參加公務員招考對國家是有利的,通過公務員招考有一些應屆畢業生和往屆畢業生解決了就業的問題,對畢業生們來說也是有利的。

從不利的一方面來看,就是在招考公務員的過程當中,浪費社會資源太大,有的職位有幾千人競爭,結果只有一兩名畢業生上崗。以每人¥5000保守數字估計,招考一個公務員競爭比較多這職位,就要有1千萬到幾千萬的社會資源支出,這種浪費在我國經濟還不發達的情況下,無論對國家對考生都是不利的。就以一個職位幾十個人競爭來說,也需要耗費幾十萬的社會資源。浪費的社會資源是比較大的,現在這種考試方式的依據就是公平,公正、公開。我們不能一種傾向掩蓋著另一種傾向,在公正、公平、公開的旗幟下,從另一個角度上浪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

我的建議國家錄用公務員,各省錄用公務員可以到相關院校相關專業的畢業生中,直接選拔公務員。可以在範圍較小的程度內,在校內進行選拔。能夠達到大學畢業的畢業生,原則上都是能夠勝任公務員的工作的,如果對其品行、對其學習成績進行考察。再對其進行崗前的培訓淘汰,就完全可以達到公平,公正,公開和節約社會資源的目的,也解決了有錢人可以參加大量的培訓來爭奪公務員職位,沒有錢的人就喪失了這種培訓的機會,從而在競爭中處於劣勢,這種不公平的情況的發生。目前要求有兩年工作經歷的職位,可以從現有公務員隊伍中選調,新招公務員對原有職位進行補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