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欢喜》主演黄磊喜欢在家做饭:幸福的人,常做七件事

1

最近电视剧《小欢喜》刷爆收视口碑,剧中,黄磊既是主演,也是总编剧。

《小欢喜》主演黄磊喜欢在家做饭:幸福的人,常做七件事

他说,“我们常常会有一种过关的欢乐,终于孩子考上大学了,考上好大学了,考上研究生了,找着好工作了,孩子娶媳妇了,孩子嫁人了,孩子生孩子了。我们其实欢乐、欢喜就来自于那些小小的一关又一关。”

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许多关卡,不同的认知视角会带来不同的结果。

比如,日常生活中的柴米油盐来说吧。

很多人觉得做饭烧菜很痛苦,但是黄磊却喜欢在家做饭给家人吃。

前两天,他又在微博晒给儿女们做的午餐:

《小欢喜》主演黄磊喜欢在家做饭:幸福的人,常做七件事

这碗手工虾肉丸味增汤面,有荤有素,营养到位,可谓色香味意形养俱全。

黄小厨就是有这个本事,让普普通通的一碗面,竟然也吃出幸福的感觉。

同样是一顿午饭,你的态度决定了一切。

你可以选择马马虎虎地应付过去,也可以选择在有限的条件下尽自己所能呵护自己的胃。

我不禁想起,《重塑自我——如何成为一个很幸福的人》中的一句话,

“幸福的人并不是拥有最好的一切的人, 而是把一切都变成最好的人。”

《小欢喜》主演黄磊喜欢在家做饭:幸福的人,常做七件事

2

加州大学心理学家桑雅•吕波密斯基在《这一生的幸福计划》中分享了她最新的研究成果,她精确分析了环境对幸福的影响指数。

我们是否幸福,有90%都跟世界上发生的一切无关!而是基于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

这90%的因素主要是遗传倾向和意向行为,而意向行为对幸福感的影响比环境要高出五倍。

米开朗基罗的一个崇拜者问他:

“你那些绝美雕塑是怎么创造出来的?”

米开朗琪罗说:

“朋友,美是本来就存在的,不是我创造出来的,我不过是凿去了周围的大理石,让美显现出来罢了,美是内在的,它早已经就位了。”

大师所说的周围的大理石,就像是我们日常生活的各种琐碎,而孕育在大理石之中的美则是幸福的精髓。

美一直存在,就像幸福一直存在。

只是,你是否有一双看见幸福的眼睛,你是否有一颗感知幸福的心灵?

从来不是生活中缺乏幸福的元素,而是我们对幸福的感知力越来越迟钝,对幸福的创造力越来越匮乏。

《小欢喜》主演黄磊喜欢在家做饭:幸福的人,常做七件事

著名摄影艺术家David duChemin在《视觉之旅》中有个观点很有意思。

他说,每个摄影师心中都有三张照片:

A张是你想象中的视觉语言,存在于心中脑中;

B张是你用相机实际拍下的照片;

C张是你后期制作的照片。

摄影师要做的是,缩短A与C的距离,如果C能完美表达A,即是成功。视角和技术,代表了A的维度,BC的程度,而这都要加强学习。

其实,我们的生活不就是这三张照片吗?

A张是我们理想中的幸福生活;B张是我们的现实生活;C张是我们创造的生活。

怎样通过你的经营,实现理想中的幸福生活状态,需要我们加强学习,提升自己的幸福力。

《小欢喜》主演黄磊喜欢在家做饭:幸福的人,常做七件事

林语堂在《人生不过如此》中写道:

“我们最重要的不是去计较真与伪,得与失,名与利,贵与贱,富与贫,而是如何好好地快乐度日,并从中发现生活的诗意。”

就像那碗方便面,有的人或许就开水泡泡,三下五除二,呼噜呼噜没几分钟就解决了。有啥美?有啥幸福?填饱肚子就行啦!

但是对于追求幸福的生活家来说,即使是一碗方便面也要创造点美感来的。

过一种有审美力的生活是一种能力。

这种精致生活的背后,有一颗热爱生活的从容心,才能让普通的日常闪闪发光。

《小欢喜》主演黄磊喜欢在家做饭:幸福的人,常做七件事

3

幸好,幸福是可以习得的,通过不断地实践和应用,你也可以拥有一根魔法棒。

积极性和领导能力培训专家尼尔•帕斯理查研究了数百份积极心理学领域的资料,他认为有7件事,可以让我们得到长久喜悦。

散步。

每周散步三次,每次健步走半个小时。散步可以加强心肺功能,有助于血液循环,提高大脑的含氧量,可以让精神放松,减少抑郁情绪,足以增加你的幸福感了。

《小欢喜》主演黄磊喜欢在家做饭:幸福的人,常做七件事

写日志。

每天花上二十分钟记录下一件充满正能量的经历,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幸福感。通过回忆和重温,强化了幸福的感受。

《小欢喜》主演黄磊喜欢在家做饭:幸福的人,常做七件事

做点好事。

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教授在《持续的幸福》中说:

“科学家发现,在我们测试过的所有方法中,帮助别人是提升幸福感最可靠的方法。”

一周做五件善事,即使是微不足道的小事。

比如,在车上,让座位给需要帮助的人;

比如,自己倒垃圾的时候,顺便帮邻居家门外的垃圾一起扔掉;

比如,在超市里,看到有人够不到高处的商品,帮她拿一下;

比如,在电梯里,按住打开键,确保让后来的人都进来之后,再按关闭键;

《小欢喜》主演黄磊喜欢在家做饭:幸福的人,常做七件事

放空。

吉姆•洛尔和托尼•斯瓦茨在《精力管理》中写道:

“最丰富、最幸福和最有成效的生活,其特点是既有全力以赴地迎接挑战,又能适时、定期地全身而退以补充能量。”

牛顿是如何发现万有引力的呢?是他坐在一棵苹果树下的时候。

阿基米德是如何发现水可以测出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呢?是他踏入浴缸的时候。

给生活留白,有时是幸福的起点。

放空的方式很多。

比如关掉手机,切断网络。

比如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比如美美地睡上一大觉。

《小欢喜》主演黄磊喜欢在家做饭:幸福的人,常做七件事

达到心流。

用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的说,

心流就是“全身心地投入到某种活动中。随着自我的隐退和时间的消逝,你的一举一动、所思所想,如同演奏爵士乐般,一气呵成;在全身心投入的同时,将技巧发挥到极致”。

一个人如果有自己的爱好,就比较容易进入这种状态。所以精神生活丰富的人一般都比较容易感知幸福。

《小欢喜》主演黄磊喜欢在家做饭:幸福的人,常做七件事

冥想

研究表明,冥想两分钟后,大脑中控制同情心和自我意识的区域明显扩大,相反控制压力的区域则明显减少。每天坚持10分钟的冥想可以持续不断地重组人类的大脑的各种信息,从而增加幸福感。

《小欢喜》主演黄磊喜欢在家做饭:幸福的人,常做七件事

感恩。

你可以准备一本专用的笔记本,在上面写下过去一周值得感恩的三到五件事情。坚持去体会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小确幸,你的心会变得更加柔软和宁静。当感恩成为一种习惯,你会更多关注和珍视生活中的点滴美好。

以上七件事,只要你任选其中之一,并且能连续不断坚持两周,就可以让你比以前快乐,增加你对幸福的感知力。

《小欢喜》主演黄磊喜欢在家做饭:幸福的人,常做七件事

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言,重复的行为造就了我们。卓越不是一种举动,而是一种习惯。

当你提升了自己的幸福力,便拥有了点石成金的“魔法棒”,把普通的日常过成一首诗,简单而精致。

《幸福竞争力》的作者肖恩阿克说,

“并不一定是现实塑造了我们,而是大脑审视世界时的那副镜片塑造了我们的现实。”

生活中的一切本然存在,是我们的思想改变和创造了我们的现实生活。

可以把一切变得更好的人,才会是幸福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