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作品上写着“舍得”,真的是舍得吗?

舍得,在很多人的眼中,是大度、放弃的意思,有一部分人甚至把舍得当作一种酒的品牌,喝舍得酒,有舍有得,呵呵,感觉豁然胸怀,如涛涛江水,奔涌而来。

我对酒文化没有研究,所以,至于说“舍得”是一种酒的品牌,也不关心,所以,我写的这一幅斗方,完全与酒无关,当然,有可能与酒后的顿悟与感动有关。

毕竟,在我们的人生当中,舍的东西太多,得的东西也太多,但舍得再少,我们也认为多了,得的再多,很多人也认为少了,在这种得与失之间的斤斤计较当中,很难有人能够自拔。

这一幅斗方,既然写了,我就要理解当中的含义。

我只是关心这“舍得”给我带来的心智的顿悟。

书法作品上写着“舍得”,真的是舍得吗?

有人说,“舍”是为了“得”,有所舍弃,才能拥有自己真正想要和值得拥有的东西,“舍”与“得”之间是因果关系,是一种互相利用互相取得的关系。

书法作品上写着“舍得”,真的是舍得吗?

这是把“舍”与“得”割裂来进行分析的,当我们把“舍得”二字连在一起理解的时候,意境却是大不一样。没有目的性的“舍”,才会自然而然地“得”,得到自己想要的,可能包括物质,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满足。

书法作品上写着“舍得”,真的是舍得吗?

“舍”本来意味着失去,失去了某种东西,怎么还能得到呢?这不是一对矛盾吗?

其实,失去的,可能是我们不该拥有的,尽管它很珍贵,也可能是我们富余的东西,尽管它很廉价,而得到的,则是由于我们的失去,大自然重新调整了给予的结构,让我们重新得到另一种我们念想中该得到的东西。

自己想拥有的,其实不必去太过于苛责,太过于纠结位:是否得到、何时得到,或者怎样得到,然后千方百计,使用各种手段得到,无论白道黑道、正道邪道,于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有可能得到了自己日思夜想的东西,满足了某种欲望,但有可能来的时机不对,或者它根本就不属于你,所以,来得快,去得也快,最终你还是无法真正得到它。

中国的传统文化当中,历来不主张直来直往,而讲究迂回曲折,我们明知道前进的道路是光明的,但也确信道路是曲折的。

对于自己想要的东西,“宁可直中取,莫向曲中求”,《封神演义》中有一个典故:周文王见姜子牙在河边用直钩钓鱼,有些不解。姜子牙说:“宁可直中取,不向曲中求。”意思是“宁可正而不足,不可邪而有余,凡行事堂堂正正”--宁可正当去争取,也不可委曲地谋求。意思是该来的来,不该来的也强求不来。这句话代表了中国人宁折不弯、襟怀坦荡的处世哲学。

舍,有的时候也就是舍掉自己想急功近利的贪念、邪念,感觉得来的东西来得太容易,所以也忽略了自己守护的能力,最终被舍弃。

但是,当我们有充分的自知之明,把该舍的东西舍弃了,剩下的,全是我们自己修行所得,既守得住,也是得而乐之。

书法作品上写着“舍得”,真的是舍得吗?

故而,舍即是得,得即是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