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工業回升乏力,經濟政策有望調整助力

今年以來紡織行情一直都難有起色,市場上對這種現象出現的原因也是眾說紛紜。但歸根到底都是全球經濟走弱、信心缺乏,人們避險情緒濃厚、消費意願降低,整個零售增長都很乏力,紡織服裝業也是如此。

紡織工業回升乏力,經濟政策有望調整助力

以我國為例,近年來社會消費動力明顯不足,整體零售累計增長率一路下滑,由2017年10%的增長率跌至目前的4%左右。在服裝上的花費也走出了類似的曲線,但下降的更快、跌的更狠。2018年整年服裝類零售累計增長率基本在10%左右,但是一進入2019年便是一波斷崖式下跌,從10%左右跳水至2%左右。

終端服裝需求市場如此萎靡,上游紡織行業也難以獨善其身。近兩年,紡織業營業收入累計增長率出現了大幅下滑,從2017年9%左右的增長率一步跌至了2018年的2%左右,到了2019年甚至出現了負增長。

紡織工業回升乏力,經濟政策有望調整助力

解決紡織行業目前的困境,固然是離不開個體的努力,研發新品、注重品質、立足服務,但“傾巢之下安有完卵”大的經濟環境不改觀,消費市場不回暖,包括紡織業在內的工業很難有行情反轉的機會。

紡織市場動力不足,旺季難現

沉寂了大半年的紡織市場,近期從染廠方面頻頻傳出好轉的消息,行情反轉淡旺季交替彷彿就在眼前,但實際情況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樂觀。

首先紡織原料方面,正常來說紡織市場轉暖、原料產銷興旺,價格會立馬跟漲,但目前滌綸FDY、POY、DTY都處於全年最低點,PTA方面更是不斷創全年新低。染廠方面在此節點,卻還能傳出染費不漲反降的消息。凡此種種,都是對紡織現在以及未來信心不足,覺得目前的紡織狀態根本就不是旺季,也難以推動一個旺季到來。

據吳江地區一家坯布廠老闆反饋,目前他們的坯布銷量確實比前一段時間好點,但同比前兩年還是完全不在一個檔次。前一段時間,原料價格下跌他們在不斷囤原料,以往只備一個月的量,到現在已經有兩個月的存量。可這原料價格絲毫沒有止跌回升的姿態,理想中的原料價格回調,坯布升值並沒有出現,導致現在他們的售價基本就是貼著成本線走,銷量是有所增長,但很難說獲利很多。

現在的訂單利潤很難讓該老闆心安理得的坐在辦公室,每天出去跑客戶找訂單也是常態。 對於未來行情,他也是毫無信心,畢竟如果生意沒有利潤,完全就是在浪費時間。

紡織工業回升乏力,經濟政策有望調整助力

經濟政策變化,紡織業有望“注血重生”

消費與工業生產的困頓局面,最根本的就是資金問題。消費者未來財富增長信心不足,以及手中資金有限,致使消費增長動力下降;工業缺乏流動資金,導致升級設備、提升產能、完善服務等難以落實。

紡織工業回升乏力,經濟政策有望調整助力

通過對近幾年紡織行業投資與流動資產數據進行分析,可以明顯發現紡織行業投資增長減少,流動資產降低。紡織行業投資增長率2017年整體在7%左右,而現在已經連續兩個月負增長。流動資產方面從2017年最高的12800億降至了目前11000億左右,降幅超過14%。紡織行業一邊資金流失,另一邊投資增長不足,如此一盤“死棋”該如何打開局面。

既然是缺錢,那麼最直接有效的解決方式就是釋放資金入場,例如國家降息、降低存款準備金率等等。尤其今年全球已有近30個國家通過降息實施寬鬆型財政政策,來緩解經濟壓力。但我國受制於連續幾個月高居不下的CPI(居民物價增長指數),怕經濟政策轉變導致通貨膨脹,一直沒有跟隨國際趨勢。

但最近房貸利率的調整,為我國降息釋放了一絲利好的消息。國家將房貸利率孤立出來,使之不在以基準利率為準。其目的一方面是為了打擊上漲的房價,另一方面也是避免大量資金流入房地產市場。其實也是為後市降息大量資金入場,救工業於水火埋下伏筆。只有限制住資金流向房地產市場,才能確保急需資金的工業真正能夠獲益。

最新的房貸利率政策將於10月8日實施,也就是說我國的寬鬆型財政政策很可能會在此之後實施。一旦獲得資金,工業與消費市場都將會立即活躍起來。服裝作為剛需,在人們手中資金充足的情況下,消費量會立刻騰飛,紡織工業也必然會緊隨其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