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科技,話語權背後的國家力量

加速發展5G已成國際社會的戰略共識,但是5G技術的標準不同於4G及其以前的通信技術,5G時代有望形成全球統一的標準。各國紛紛制定5G發展戰略,公佈了5G商用時間表,研發5G相關技術,以期在5G標準話語權爭奪中搶佔先機。而中國也投入巨資對5G研發進行頂層設計,希望在移動通信標準建設中取得更大的話語權,期望在新時代的發展浪潮中搶佔到先機。

中美科技,話語權背後的國家力量

根據國際電信聯盟(簡稱ITU)的相關計劃,5G最早將於2020年實現商用,目前已經啟動5G標準研究的相關工作。ITU傾向於以推動單一5G標準為目標,以實現全球互通。但是如果各國達成共識,也有可能形成多個標準。由於5G市場的發展較快,其背後牽涉的利益重大,該標準不僅存在於技術層面上的爭奪, 背後還有政治博弈、經濟競爭、國家力量較量。更確切地說,5G 標準的競爭其實是國家合實力的競爭。

中美科技,話語權背後的國家力量

歐盟方面。2012年11月,歐盟投資2700萬歐元用於啟動大型項日METIS(構建2020年信息社會的無線通信關鍵技術),目的是研發5G相關技術、應用場景、需求分析和測試樣機開發驗證等。為建立5G系統的建設提供參考,在需求、特性、指標、概念和關鍵技術組成等方面達成共識。2013年12月,歐盟委員會以 METIS項目的相關成果為基礎,啟動了一項科研項目—5G公私合營合作關係(簡稱5GPPP),計劃從“地平線2020”科研規劃項目中劃撥7億歐元,用於開展5G關鍵技術和系統設計的研發,確保在移動通信行業的領先地位,並在物聯網、移動互聯網、智慧城市、智能交通和智慧醫療等相關領域取得先發優勢。

中美科技,話語權背後的國家力量

韓國方面。2013年,韓國設立5G論壇推進組—5G Forum, 這是韓國最重要的5G研發組織。2014年,韓國推出“5G移動通信促進戰略”,力爭在2020年獲得全球移動通信設備市場20%的份額,並且在國際標準專利競爭力上達到全球領先水平。

中美科技,話語權背後的國家力量

日本方面。2013年9月,日本設立了2020 and Bevond Ad Hoc 項目組,負責研究未來十年移動通信系統中的服務、系統概念和相關技術。

中美科技,話語權背後的國家力量

中國方面。2013年2月,國家工信部、發改委和科技部等聯 合發起成立1MT-2020(5G)推進組,目標是實現5G引領,先發後布了《5G願景與需求》《5G概念》《5G無線技術架構》與 《5G網絡技術架構》白皮書,對5G的願景、需求、頻譜、關鍵技 術,標準化等問題進行分析研究。與此同時,國家“863計劃”、 國家重大科技專項等課題組也對5G相關課題開展研究,並建立了5G國際合作推進平臺。2015年5月,國務院在印發的《中國製造2025》發展規劃中指出要全面突破第五代移動通信(5G)技術。2016年3月,《國家“十三五”規劃》指出要積極推進第五代移動通信(5G)技術研究,並於2020年啟動5G的商用。2016年7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綱要》,提出了要積極開展5G產業佈局,到2020年5G技術研發和標準取得突破性進展的目標。

中美科技,話語權背後的國家力量

中美科技,話語權背後的國家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