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疾控緊急提醒!這種東西別隨便吃,嚴重可致命,已多人中招!

到了初夏季節

許多野果、野蘑菇也慢慢成熟

俗話說路邊的野花不要採

而路邊的野菇、野果也不要隨便吃

因為吃了可能會中毒……

多地疾控緊急提醒!這種東西別隨便吃,嚴重可致命,已多人中招!

嚴重還能導致中毒身亡

已有人中招

千萬要警惕!

多地疾控緊急提醒!這種東西別隨便吃,嚴重可致命,已多人中招!

野蘑菇別隨意採食

已有多人食用中毒

還有人因此不幸喪命


近日

福建廈門、湖北十堰等地

疾控預防控制中心

發佈重要預警提醒大家

野蘑菇千萬別隨意採食!


5月1日,廈門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佈最新的健康預報:根據我市傳染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監測數據,結合國際國內傳染病疫情動態,經過專家會商評估,預計未來一段時期,廈門重點關注的國內外疫情為:登革熱、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重點預防食源性疾病為:細菌性食物中毒、毒蘑菇中毒
;重點預防傷害:自殘/自殺、故意(暴力、攻擊)傷害、跌倒/墜落、車禍。

可以看到

廈門市已經將毒蘑菇中毒列入

近期高危害等級疾病預報行列!

多地疾控緊急提醒!這種東西別隨便吃,嚴重可致命,已多人中招!

另據十堰市疾控預防控制中心食源性疾病預防控制科科長高海波介紹,根據湖北省風險評估結果提示,

5月-10月,是野生毒蘑菇引起食物中毒事件的高發期,山區農村居民為重點關注人群。

因誤食野生蘑菇

導致中毒的事故已多次發生

因此大家需要特別注意!


採摘野蘑菇食用,一家三口全被放倒

2019年5月16日,張先生一家三口在廈門環島路遊玩時,在一片樹林內發現了不少新生的野蘑菇,於是採摘了一包帶回家,晚餐時用這野蘑菇做了一菜一湯。但餐後不過半個小時,全家人都肚子不舒服,接著腹痛反胃並出現嘔吐的症狀。意識到可能是蘑菇中毒,一家三口急忙打車到廈門前埔醫院急診。經醫生檢查診斷,確係食用毒蘑菇所致,馬上注射藥物,進行解痙止痛、補液促進排毒等治療,一家三口的身體狀況很快穩定下來。

用野蘑菇炒菜,她食用後上吐下瀉

2018年7月中旬,廈門同安區新民鎮蔡宅村村民林女士因為吃了野蘑菇躺在病床上。林女士回憶說,她在村裡發現了一片野蘑菇,便把野蘑菇採摘回家,用野蘑菇和瘦肉、雞蛋炒菜。當天下午2點左右,林女士午睡後正要去上班,結果就開始上吐下瀉,隨後她和孩子被送到醫院接受治療。


警惕!警惕!

毒蘑菇吃不得

有些劇毒蘑菇一旦中毒

死亡率高!

甚至是短時間內死亡!

類似吃毒蘑菇死亡的案例

在全國幾乎每年都時有發生

多地疾控緊急提醒!這種東西別隨便吃,嚴重可致命,已多人中招!

多地疾控緊急提醒!這種東西別隨便吃,嚴重可致命,已多人中招!

多地疾控緊急提醒!這種東西別隨便吃,嚴重可致命,已多人中招!

注意!鑑別毒蘑菇存在五大誤區


民間曾流傳很多種鑑別有毒蘑菇的方法,但這些方法並不科學,民間流傳的鑑別方法存在五大誤區:

五大誤區:

×誤區一:鮮豔的蘑菇有毒,顏色普通的蘑菇無毒。事實上,雞油菌、褶孔牛肝菌顏色鮮豔,卻美味可食用;而“長相平平”的灰花紋鵝膏菌則有劇毒;

×誤區二:長在潮溼地方的蘑菇有毒,長在清潔地方的蘑菇無毒。事實上,有些長在松林中的鵝膏菌、口蘑、紅菇也是有毒蘑菇;

×誤區三:蟲咬過的蘑菇無毒。事實上,一些有毒蘑菇成熟後同樣會長蟲;

×誤區四:

用銀器可試出毒蘑菇。事實上,蘑菇毒素多為生物鹼,不能與銀器發生化學反應;

×誤區五:高溫煮熟就沒有毒了。事實上,毒蘑菇的毒素穩定耐熱,一般烹調方法無法消除毒性。

如何正確辨別有毒蘑菇?


據相關專家介紹,“頭上戴帽、腰間繫裙、腳上穿鞋”的蘑菇肯定有毒。頭上戴帽指有菌蓋,腰間繫裙指有菌環,腳上穿鞋指有菌托,這類蘑菇千萬不能採食。

野生蘑菇有毒品種多,且毒性成分複雜,食用後引發中毒症狀表現各異,病死率高,且沒有特效治療方法。

切記!勿採、勿食不明品種野生蘑菇,不要輕信不科學的鑑別方法;對於市場上售賣的野生蘑菇也要警惕。與此同時,一旦食用野生蘑菇後出現中毒症狀,中毒者要立即催吐,並儘可能攜帶剩餘蘑菇儘快就醫!

多地疾控緊急提醒!這種東西別隨便吃,嚴重可致命,已多人中招!

以下這些毒蘑菇

你最好要知道

↓↓↓

常見蘑菇種類

(點擊查看大圖)

多地疾控緊急提醒!這種東西別隨便吃,嚴重可致命,已多人中招!

除了毒蘑菇

路邊的野果也不要隨便亂吃

這不

貴州4名兒童就因誤食野果中毒

↓↓↓

4名男童路邊劇吐,最小的陷入昏迷!

只因撿了這個吃


近日

在貴州安順302醫院

一連收了4名患者

都是吃了路邊的野果中毒

送來醫院搶救的

最大的8歲,最小的5歲

多地疾控緊急提醒!這種東西別隨便吃,嚴重可致命,已多人中招!

4月29日晚上7點

四個孩子被家長抱著衝進醫院

其中三個孩子一直在嘔吐

最小的男童已陷入昏迷

兒科主任賀竹說:

“人是神智昏迷不清的,

患兒還出現反覆抽搐,

情況比較嚴重。”

多地疾控緊急提醒!這種東西別隨便吃,嚴重可致命,已多人中招!

所幸救治及時

目前孩子們沒有大礙

那麼,這4個孩子

究竟吃了什麼?

多地疾控緊急提醒!這種東西別隨便吃,嚴重可致命,已多人中招!

兩天後

記者在醫院見到了4個男孩子

4人精神狀態已經恢復

但是他們的手上還都殘留著

大量紫紅的野果汁

據孩子的奶奶介紹

當天下午

她的3個孫子和

村裡一個男孩去外面玩

路邊一種紫紅色的野果子

瞬間吸引了他們

有個孩子摘了一顆嚐了嚐

覺得味道很甜

於是其他三個孩子也就跟著吃起來

據孩子們描述

他們每人都吃了很多果子

慢慢地,就感覺不舒服了

多地疾控緊急提醒!這種東西別隨便吃,嚴重可致命,已多人中招!

一個叫能能的孩子告訴記者:

“就感覺肚子很痛,

頭很暈,然後我就吐了。”

多地疾控緊急提醒!這種東西別隨便吃,嚴重可致命,已多人中招!

孩子說也不知道吐了多久

就只能躺在路邊

幸好被過路的村民發現

通知了家長

在現場看見孩子們

吐了一堆紅色的果子

大家猜測孩子們是食物中毒

多地疾控緊急提醒!這種東西別隨便吃,嚴重可致命,已多人中招!

隨後

在村民的幫助下

大家迅速將孩子送到了醫院

根據孩子們的症狀

家長的描述

以及孩子們手上殘留的果子顏色

醫生很快判斷出孩子們是吃了馬桑果


多地疾控緊急提醒!這種東西別隨便吃,嚴重可致命,已多人中招!

貴航安順302醫院兒科主任 賀竹:


四個孩子同時吃了馬桑果引起的中毒。

馬桑果、桑葚傻傻分不清楚?

這些知識快get

以免上當!

多地疾控緊急提醒!這種東西別隨便吃,嚴重可致命,已多人中招!

多地疾控緊急提醒!這種東西別隨便吃,嚴重可致命,已多人中招!

馬桑果看著可愛,毒性卻很強!

嚴重可致人死亡

馬桑果通常每年5-6月份成熟,中毒也主要發生在這個時期,兒童因誤食馬桑果中毒最為多見。馬桑果看著可愛,卻“心狠手辣”。

吃了以後發病很快,一般1個小時左右就會出現反應,以神經系統症狀為主,早期表現為腹痛、噁心、嘔吐、頭暈、胸悶等,然後會煩躁不安、血壓升高、呼吸加快、全身抽搐,嚴重時可發生腦水腫、呼吸抑制、心跳驟停而死亡

馬桑果對人毫不留情,對山羊卻格外溫柔,是山羊很喜愛的美味,吃了不僅不中毒,還長得快。

當心!這些看著誘人的野花野果也碰不得


1龍葵


多地疾控緊急提醒!這種東西別隨便吃,嚴重可致命,已多人中招!

龍葵是一種草本植物,果實呈類球形,黑褐色、橙紅色或黃綠色。是可以拿來藥用的,但是由於葉子中含有大量的生物鹼,煮熟後方可解毒,不然會引起腹痛、嘔吐、腹瀉甚至休克的症狀。


2南天竹


多地疾控緊急提醒!這種東西別隨便吃,嚴重可致命,已多人中招!

南天竹,是中國植物圖譜數據庫收錄的有毒植物!其毒性為全株有毒,中毒症狀為興奮,脈搏先快後慢、且不規則、血壓下降、肌肉痙攣、呼吸麻痺、昏迷等。


3見血封喉

多地疾控緊急提醒!這種東西別隨便吃,嚴重可致命,已多人中招!

又名箭毒木,是一種劇毒植物和藥用植物。箭毒木的乳白色汁液含有劇毒,一經接觸人畜傷口,即可使中毒者心臟麻痺(心率失常導致),血管封閉,血液凝固,以至窒息死亡。


4商陸


多地疾控緊急提醒!這種東西別隨便吃,嚴重可致命,已多人中招!

商陸有兩種,綠莖商陸苗是一種優質野生森林菜蔬,如果是莖紫紅者則有劇毒,只能外用,千萬不可拿來食用!出去玩的時候千萬要注意了。


5夾竹桃


多地疾控緊急提醒!這種東西別隨便吃,嚴重可致命,已多人中招!

是有名的“蛇蠍美人”它包含多種毒素,是最毒的植物之一,誤食用後會出現噁心,嘔吐,食慾下降,腹痛,腹瀉的症狀,嚴重的會出現心動過緩,異位心率等心臟反應,嚴重的會危及生命。

但因其對二氧化硫等毒性氣體有較強的抗性,對粉塵煙塵有較強的吸附力,被稱作是“綠色吸塵器”在公園多有種植。兒童喜歡將其當筷子和飲料攪棍使用而引起中毒。特別注意的是夾竹桃的枝葉焚燒後的氣體是有高度毒性的。


6鹽膚木


多地疾控緊急提醒!這種東西別隨便吃,嚴重可致命,已多人中招!

又名鹽麩木,是漆樹科落葉灌木。葉子和莖的汁液含有漆酚。誤食會引起強烈刺激,引起口腔炎、嘔吐、腹瀉,嚴重者可以導致中毒性腎病。

過敏體質者也儘量不要與這種植物接觸,可能會引起紅腫,出現紅疹、瘙癢等症狀。


7紅花石蒜


多地疾控緊急提醒!這種東西別隨便吃,嚴重可致命,已多人中招!

這種花全株有毒,食後有流口水、嘔吐、下洩、舌硬直、驚厥、四肢發冷、休克,甚至呼吸麻痺死亡。花雖好看,還是遠觀為妙!

事關每個人的生命健康

速速擴散周知

提醒身邊的親友吧~

來源:梅州日報 廣州日報 海峽導報 貴州廣播電視臺 新聞坊、廈門疾控 臺海網 廈門網 十堰晚報 義烏市融媒體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